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同為古都,為何西安城墻保存完好,北京城墻僅余兩處殘址

2024-06-12歷史

—— 以下內容為商城廣告 ——

關註微信公眾號「水煮商城」查詢訂單、物流

引言

1948年冬,解放戰爭勝利前夕。彼時還未與傅作義達成和平解放北平的共識,為了保住北京城內的文物古跡,解放軍沒有貿然進攻,轉而請來了梁思成,請需要避開的文物標在了地圖上,以便保護。

但就在短短幾年後,這些曾被重點保護的古城墻卻被列入了「拆遷」。面對千年寶貴古跡,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奔走呼籲,卻沒有多少效果……

01

不同的命運

如今的首都北京,昔日也曾是歷經幾個朝代的都城。

北京作為一朝之都,可追溯於元朝。創於元朝而成於明朝,於明成祖朱棣時期正式成名「北京」。

1406年,朱棣遷都北京,開始興建宮殿。富麗堂皇的紫禁城外,城墻綿延不絕。歷經幾個朝代的修建,北京古城墻周長達24公裏,墻高十多米,將古都城安全地保護了起來。

北京古城

而歷經幾個世紀風雲變化,在戰爭年代尚且得以保全的古城墻,卻在建國初期就開始遭遇拆遷。

如今,北京古城墻遺跡僅存兩處,長度也從原本的20多公裏變成了1500多米,實在可惜。

而同樣曾是古都城的西安,卻有著和北京城不一樣的命運。

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北京古城墻歷經幾輪拆墻,而西安古城卻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唯一古城垣建築。

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歷經更多朝代的風雲變化,得以保存至今並且一直被保護下去,也是一件幸事。

西安古城

雖然歷史更為悠久,但相比於未被拆的北京古城墻,西安城墻要小得多,周長僅有13.74千米。原本的古城門僅有4座,直到民國時期才擴建為18座。

總的來說,西安古城在歷史的推移中反而變得更大了,而北京古城墻卻在逐步縮小。

同是寶貴的古文物遺跡,北京和西安的待遇卻差別如此之大呢?

02

拆墻與保墻之爭

在和平解放北京之外,關於如何管理大量古文物遺跡,中國也歷經了一番探索。

歷經幾個世紀的發展,雖是堅不可摧的古城墻也有些地方出現了衰敗跡象,當時中國還對古城墻的態度仍是「以修為主」。

建國初期北京

1951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給北京市撥付搶修城樓專款人民幣15億元(舊幣),駐京部隊也加入搶修城墻的隊伍。

但在出資修繕的同時,也逐漸出現了一部份建議「拆墻」的聲音。

最早提出拆墻建議的,是北京都市計劃委員會總工程師華南圭。這位出生於清末,曾留法學習的土木工程專家,在接手北京市規劃之後,面對「古城墻阻塞交通」的問題,提出了拆墻的看法。

在他看來,北京古城墻範圍極大,北京的城門共18座,內城11座,外城有東便門等7座,地處繁華地帶,交通量繁重,拆了更為好。即便是要采取保守一點的做法,不拆城墻也應該「多開洞門」。

和他一樣主張拆墻的,還有著名文學家郭沫若。

相比於華南圭,郭沫若對於拆墻的態度更為堅定。在他看來,古城墻雖是偉大的文物遺跡,古時用於防禦,但對於現代社會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且從城市規劃來說,大範圍的城墻會嚴重阻礙城郊一體化,也會影響工業化發展所需的大規模用地。

郭沫若

在當時一窮二白,經濟竭待發展的條件下,修繕城墻也是一筆巨大的支出。

倘若不花這個錢,又擔心城墻年久失修帶來更大危險隱患。多方面比較之下,似乎是拆墻更為劃算。

但拆墻的聲音一出來,也引來了一批「護墻派」。他們抗議於拆墻的粗魯決定,其中最為激動的莫過於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作為建築學家,梁思成深知北京古城墻是多麽偉大的建築。且他親身參與了解放前夕為保護城內古遺跡的調查。才短短一兩年間,就從護城轉變為拆墻,想來也是無法接受的。

為了保住古城墻建築,梁思成和林徽因奔走呼籲,和有關部門對接,希望能阻止這一決定。

為此,他還和建築學家陳占祥一起送出了【關於中華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議】,希望保住古城,在城西另起一座新城,可作為新中國的政治心臟。

但這項建議最終沒能透過,古城墻還是迎來拆毀時刻。

古城墻

03

被拆掉的古城墻

在1950年送出梁陳建議之後,梁思成一度滿懷希望,但終究逐漸變得絕望。

在建議被拒之後,北京外城城墻於1952年開始逐步拆除。起初只是拆城墻,尚且未動樓。

當時人力和技術都有限,光是為了拆外墻和一半的內墻,就花了好幾年時間。期間由於人力不足,大多數時候還是組織市民義務勞動,一點點地將大工程推進。

北京古城墻拆除

拆了墻之後,古都城的多個城樓和門影響交通的問題依然嚴峻,施工隊便在組織安排下開始逐步拆門。最先被拆的是朝陽門和阜成門的城樓。

此後幾年時間內,地安門、永定門和中華門也逐步被列入拆墻範圍。

在五十年代的工程中,內墻尚且得以保存一半下來。

但到了六十年代,因修建地鐵的需要,內墻也無法再保住了,於1969年被徹底拆除。至此,北京古城墻也只就只剩下了兩處,崇文門至東南城角樓,也是如今人們能夠參觀到的北京明城墻遺址。

距離北京拆城墻已過了半個世紀之久,如今關於「應不應該拆」,人們仍有不少爭議。無數人感慨幾百年的古建築毀於一旦,偉大的建築作品被一拆了之。

但縱觀北京如今的發展,雖不是建國之初所期望建成的工業化城市,卻也是飛速發展的國際大都市。

北京古城墻

昔日的古建築讓步於現代社會發展,換來了一定的成就。雖惋惜偉大建築不再,也莫無視換來的發展。倘若有更加兩全其美的方法,既能保住北京古城墻,又能促進北京發展的話,中國也不會作出拆墻的決定了。

如今西安古城仍在,而北京古城墻「消失」了。西安因不再是首都而避開了被拆的可能,是一種幸運,被拆了的北京古城墻卻也並非不幸。

參考資料:

史真.北京城墻大規模拆除始末[J].出版參考:新閱讀, 2006, 000(003):P.23-24.

瞿宛林."存"與"廢"的抉擇[J].北京社會科學, 2006(3):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