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超級大國」波蘭,為何一再被瓜分?

2024-06-07歷史

波蘭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它曾經與立陶宛一起建立過龐大的國家,史稱 「波蘭立陶宛聯邦」。這個國家在16—17世紀是整個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超級大國。波蘭的祖上真是太闊了,可惜由於各種原因,波蘭三次被瓜分,這三次瓜分皆有沙皇的身影,所以波蘭人一直不喜歡俄羅斯。在最近的俄烏沖突中,波蘭政府對俄國的表態也是比較敵視的,甚至有「烏克蘭政府在沖突中失敗,那麽波蘭政府將不得不與俄羅斯發生軍事沖突」的言論流出,波蘭軍事專家與時政研究者也預測過,波蘭有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與俄羅斯開戰。這種言論也為俄烏局勢增添了新的變數。

18世紀上半葉的波蘭在地理上是一個大國,但很多問題導致這個國家動蕩不安。首先,波蘭沒有自然疆界或足夠的防禦手段。在西邊,將波蘭與普魯士和奧地利分開的,只是一條穿過平原或低矮的丘陵的人為劃定的邊界線。在南邊,一條起伏不定的邊界線,通常沿著聶斯特河,將它與鄂圖曼帝國隔開。東邊豐饒的聶伯河流域和北邊肥沃的德維納河流域,由俄羅斯和波蘭共享。沒有連綿的山脈和堅固的防禦工事保衛波蘭人不受德意誌人、鄂圖曼人或俄羅斯人的侵犯。

此外,居住在這片廣袤但無法防禦的土地上的人民,並非同一個民族:波蘭人,以西部城市華沙和克拉科夫為中心,占據了人口的大多數;屬於斯拉夫民族的立陶宛人,占據了這個王國的中東部;大量的哥薩克和被稱作「小俄羅斯人」的羅塞尼亞人居住在最東邊;沿北部和西部邊界線分布著德意誌人和瑞典人的聚落。波蘭人和立陶宛人在歷史上曾是宿敵,而德意誌人對所有斯拉夫人都難掩輕蔑之情。

多樣化的種族和語言加劇了波蘭國內的紛爭,而不同的宗教信仰又是在火上澆油。波蘭人和大多數立陶宛人都是堅定的羅馬天主教徒,其余的立陶宛人——尤其是大貴族——外加俄羅斯人和哥薩克人,則信仰希臘東正教,而居住在西邊的各個聚落的瑞典人和德意誌人信仰新教的路德宗。東正教徒和新教徒被稱作「不從國教者」,他們向占據人口大多數的天主教徒要求信仰自由,但信仰自由在當時的歐洲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當不從國教者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便訴諸外國勢力的幹涉——路德派教徒向普魯士求助,東正教徒求助於俄羅斯。

更令人憂心的是波蘭的社會狀況。18世紀時,城鎮已經沒落,其地位相對不那麽重要了。這導致波蘭缺少人數眾多或富裕的市民階層。至於其他階層,大貴族或巨富擁有大片土地,生活奢靡,自私自利且相互猜忌,熱衷於操弄政治,而大多數民眾則淪為農奴,過著歐洲其他地區無法想象的悲慘生活。一邊是貪婪傲慢的貴族,一邊是飽受壓迫且被忽視的農民,國家獨立的最有力保障——社會團結,早已蕩然無存。

一個開明、進步的政府本可以做點什麽來解決這些社會弊病,但當時的波蘭政府無疑是各國政府中最無能也是貽害最深的一個。自16世紀起,波蘭君主就是透過選舉產生的,這也導致歷任君主的統治都被外國的陰謀和國內各方勢力爭奪繼任者的行動所破壞。而且作為有投票權的貴族選舉人不僅能獲得豐厚的賄賂,還能壓榨當選者以獲得某些特權,王權因此逐漸淪為裝飾性的擺設。後來的波蘭國王大都是外國人,他們會竭力用僅存的一點權力為自己的國家撈取好處,而置波蘭的福祉於不顧。18世紀上半葉的波蘭國王都是德意誌的薩克森選帝侯。他們能登上王位,主要歸功於其與奧地利、普魯士或俄羅斯的利益交換以及對波蘭各大勢力的收買。這些薩克森君主都樂得利用波蘭的資源來推動他們的德意誌政策。

波蘭憲制的另一個荒謬之處,就是著名的「自由否決權」,這是貴族之間的一種紳士協定,只要有一名議會成員認為某項法律侵害了他的利益而表示反對,該法案就無法透過。歷經整個17世紀,自由否決權的原則已經被濫用到承認1萬名波蘭貴族均有權不遵守其不贊同的法律。這無異於無政府主義。無政府主義盡管看起來是個美麗的理想,但在對抗周邊那些貪婪、無情的專制君主時,則是一件不可靠的武器。

鄂圖曼帝國雖並未陷入波蘭那樣的困境,但其實力和國際聲望已經江河日下。前文我們已經提到鄂圖曼人在15和16世紀的輝煌戰績——他們如何征服巴爾幹半島,如何攻陷君士坦丁堡,如何滅掉有上千年歷史的拜占庭帝國。在蘇萊曼大帝的統治下,鄂圖曼人一邊沿北非海岸擴張領土,一邊在歐洲跨過多瑙河深入匈牙利腹地。雖然鄂圖曼人的海上力量在勒班陀遭遇重創(1571),但他們在陸地上的擴張並沒有受阻。整個17世紀,鄂圖曼帝國都是基督教國家的夢魘。經過二十五年的征戰,他們從威尼斯手中奪取了凱瑞特,並很快將黑海北部的韃靼人和俄羅斯人納入治下。他們強迫羅馬尼亞和特蘭西瓦尼亞的君主臣服,吞並了匈牙利,甚至連波蘭國王都一度向他們進貢。1683年,鄂圖曼大軍包圍了維也納。如果不是民族主義者、波蘭國王約翰·索別斯基及時率兵解圍,維也納就陷落了。維也納也成為穆斯林在歐洲擴張的極限。

此後,鄂圖曼人的勢力開始逐漸收縮。威尼斯、波蘭、教皇和奧地利組成聯盟,與鄂圖曼帝國展開了經年累月的苦戰。最終根據17世紀末簽訂的【卡洛維茨條約】,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獲得了匈牙利的大部份領土,包括特蘭西瓦尼亞;波蘭將其南部邊界推進至聶斯特河;威尼斯人則得到了達爾馬提亞和希臘沿海的貿易中心。鄂圖曼帝國的蘇丹隨後與哈布斯堡家族進行了兩場戰爭,導致整個匈牙利都脫離了鄂圖曼帝國的控制。

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幸運地覺察到鄂圖曼帝國和波蘭的真正弱點,並將俄羅斯的強盛建築於二者的不幸之上。葉卡捷琳娜繼承沙皇之位後,保持中立,這也減輕了腓特烈二世的壓力,使他成功結束了七年戰爭。此時又正值薩克森選帝侯兼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三世去世,這給了她幹涉波蘭事務的機會。葉卡捷琳娜二世並不滿意多多少少會受到奧地利影響的薩克森王室,在狡猾的腓特烈二世的幫助下,她說服波蘭貴族選舉她的一位廷臣和親信——史坦尼斯瓦夫·波尼亞托夫斯基為波蘭國王。1764年,史坦尼斯瓦夫成為獨立的波蘭王國的末代君主。

隨著史坦尼斯瓦夫的繼位,俄羅斯開始在波蘭政局中發揮主導作用。俄羅斯與普魯士、奧地利締結了一個無恥協定,支持這個不幸的受害國限制無政府主義憲法。當具有民族主義情結的波蘭人試圖改革他們的政府,廢除自由否決權,建設國家時,他們無奈地發現這樣的嘗試要麽因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武力威脅而作罷,要麽因為某些人被重金收買而受到阻撓。波蘭內部各種族間的沖突和宗教分歧,為鄰國的幹涉提供了充足的借口,尤其是普魯士和俄羅斯。

已對外國幹涉忍無可忍的波蘭天主教徒,終於揭竿而起,卻遭到葉卡捷琳娜二世無情鎮壓。俄軍在追擊逃逸的叛亂分子時,越過南部邊界,侵犯了鄂圖曼人的領土,於是引發了鄂圖曼帝國與俄羅斯的戰爭。

這場俄土戰爭從1768年一直打到1774年。俄羅斯的對外政策讓鄂圖曼政府深感震驚,鄂圖曼人認為俄羅斯終將利用陰謀詭計吞並波蘭,並打破東歐的均勢。一旦波蘭被吞並,下一個就會輪到鄂圖曼帝國了。此外,鄂圖曼人還受到了法蘭西的慫恿,法蘭西政府同樣急於保持歐洲的均勢,捍衛波蘭的自由,但由於財政窘迫,無力對普魯士和俄羅斯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這場俄土戰爭充分證明,鄂圖曼帝國的確行將就木。裝備差且指揮不力的鄂圖曼軍隊節節敗退,俄羅斯人再次奪取了當年曾被彼得大帝放棄的亞速夫,占領了莫耳丹瑞亞和瓦拉吉亞,並攻克了布加勒斯特,甚至就要越過多瑙河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甚至鼓動蘇丹的希臘子民造反。

葉卡捷琳娜二世

1774年,交戰雙方簽訂【庫楚克—開納吉條約】。之後,鄂圖曼帝國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衰落。俄羅斯已經等不及要大肆瓜分其遺產了。

即使在俄土戰爭期間,葉卡捷琳娜二世也沒有放緩她的波蘭政策。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當然希望她能把波蘭拋諸腦後,以便他能按照普魯士的意願瓜分這片土地。但精明的女沙皇從來不會因為專註別的事情而忽視俄羅斯在波蘭的利益。1772年,她與腓特烈二世、奧地利的瑪莉亞·特利莎一起,第一次瓜分了波蘭。俄羅斯拿走了這個國家德維納河和聶伯河以東的部份,普魯士拿走除但澤以外的西普魯士,奧地利分到了加利西亞和克拉科夫。波蘭總共被奪走了約四分之一的領土。

1772年的瓜分使波蘭人清醒了過來,他們意識到采取根本性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但鄰國君主無恥且虛偽的態度讓波蘭人的努力持續付諸東流。在之後二十一年中,這個不幸的國家,繼續在周邊強權的虎視眈眈中茍延殘喘。雖然在此期間,腓特烈二世和瑪莉亞·特利莎相繼離世,但他們各自的繼任者同樣願意與無情的女沙皇合作。1793年,俄羅斯和普魯士第二次瓜分波蘭。1795年,在波蘭人絕望地嘗試建立新政府時,不得已最後一次允許奧地利從其殘存的領土中再次拿走一部份。在絕望中,勇敢的柯斯丘什科試圖力挽狂瀾。盡管他的軍隊英勇無比,卻無法抗衡久經沙場的外國軍隊,以失敗告終。「當柯斯丘什科倒下時,自由發出了尖銳的吶喊。」國王史坦尼斯瓦夫·波尼亞托夫斯基摘下王冠,逃往聖彼得堡。波蘭不再是一個獨立國家。

經過1793年和1795年的瓜分,奧地利獲得了維斯瓦河上遊的河谷,普魯士獲得了下遊,包括華沙市。剩下的波蘭領土大部份歸俄羅斯所有,小俄羅斯(羅塞尼亞)以及幾乎整個立陶宛因此落入女沙皇之手。自此,俄羅斯與普魯士和奧地利接壤,在地理上成為歐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1796年,在波蘭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被瓜分的一年後,葉卡捷琳娜大帝去世。如果說,彼得大帝使俄羅斯成為一個歐洲國家,那麽同樣可以說,葉卡捷琳娜大帝使俄羅斯成為一個歐洲強權。18世紀見證了俄羅斯在歐洲的驚人擴張:在波羅的海沿岸獲得大片領土,得以建立新首都;在黑海獲得重要港口;把邊界向西推進至歐洲大陸的腹地。俄羅斯的崛起是透過蠶食其鄰國實作的:瑞典讓出了波羅的海東岸的領土,失去了對波羅的海的控制權。鄂圖曼放棄了黑海沿岸地區和對黑海貿易的壟斷權。波蘭則從地圖上消失了。

本文摘自卡爾頓·海斯的【現代歐洲史:1500—1815】。該書是一部講述現代歐洲300余年(自16世紀起至1815年止)的政治與社會變遷的歷史作品,涵蓋了商業、政治、宗教、文化及殖民競爭等方面的內容。卡爾頓·海斯是新史學派的代表,提倡開拓史學研究領域,因而本書除了傳統的政治史內容,也融入了社會史的內容。作者認為,政治變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經濟與社會因素的變遷,因此,他嘗試用社會和經濟因素來輔助解釋政治事實,以更接近歷史真實。

華章同人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