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公眾號改版,新規定下文章推播會被刷掉,大家的公眾號首頁就看不到我們的推播了,為了不錯過彼此,動手給我們帳號加個星標 ⭐️ 哦 】
點選上方公眾號卡片→點選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 」。
蘇東坡作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蘇東坡的詩詞大部份以樂觀、豪放為主題,只有提到結發妻子王弗時,他才會流露出難得的浪漫之情。在這份浪漫的背後,是一段被傳為佳話的愛情故事。
據說蘇東坡在成親當日,心情大好,開心之余就提筆寫了一首關於洞房的詩詞,其內容十分肉麻、令人羞澀,但最終卻成為了一首千古絕唱。那麽,這首著名的洞房詩,是哪首詩呢?
1055年,19歲的蘇東坡正在四川的青神古中書院學習,為科舉考試做準備。當時書院的老師名叫王方,進士出身,在書院教書多年,弟子門生眾多,而他最喜歡的還是豪放不羈、出口成章的蘇軾。
有一次,王方帶著書院的學生一起外出踏青,不知不覺眾人就來到了山中的 中巖寺 。說明來意之後,寺廟住持親內建領書院的師生在寺中遊覽,見眾人都是青年才子,滿腹經綸,老住持就提了一個要求,希望書院的師生能夠幫他解決。
原來在寺廟的後山,有一潭碧水,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卻一直沒有合適的名字,老住持就想請眾人幫忙取一個響亮的名字。聽完住持的要求後,王方爽快的答應了,就帶領學生們來到了後山的水潭旁。
只見潭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底歡快的遊來遊去,聽到岸上眾人的談笑聲,紛紛跳出水面,似乎在響應呼喚。學院眾人紛紛為水潭取名,有的以藏魚為名,取名「藏魚池」,有的以歡快為名,取名「跳魚池」。老住持聽了之後,搖搖頭笑道,這些名字之前也有人取過,但都欠缺意境,很難流傳。
老師王方見狀,立刻將後面的蘇東坡叫上前來,讓他試一下。蘇東坡本不喜歡出風頭,奈何老師邀請,就勉為其難的上前說道:「潭水中的魚兒本在歡快的遊玩,因為遊人的呼喚而跳出水面,不如就叫喚魚池。」旁邊的老住持一聽,立刻拍手叫好:「妙妙妙,喚魚兩字意境甚妙,新穎雅致,有聲有色,此名,必將流傳後世。」
老師王方有一位愛女,名叫 王弗 ,年近16歲,自小在父親的熏陶下,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回家之後,王方將中巖寺水潭的事告訴了女兒,但隱去了蘇東坡取名的環節,讓女兒為水潭也取一個名字。
沒想到王弗沈吟片刻,在紙上寫下三個大字「喚魚池」,王方看完大喜,告訴女兒此前蘇東坡同樣為水潭取名「喚魚池」。蘇東坡與王弗兩人的想法竟然不謀而合,可謂天作之合,於是就決定將愛女許配給蘇東坡。
不久之後,蘇東坡與王弗就喜結連理,舉行了婚禮。在當晚的洞房花燭夜,才子、佳人共處一室。在新婚之夜,蘇東坡喝了酒,詩興大發,就寫下一首洞房詩給愛妻,直誇得新嬌妻,含情脈脈,歡喜萬分。此洞房詩是一首詞,名叫【南鄉子·集句】,全詞如下:
南鄉子·集句
作者:蘇軾
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凈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此詞約作於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二月或二月以後。東坡時年19歲,自稱「年少」。當年娶王弗為妻,王時年16歲,正是「豆蔻」年華。此詞為新婚時的紀念之作。也許是東坡填詞的最早試筆。
詞的大意是:清俊的容貌柔潤著潔白滋澤的皮膚。唱一曲【 倒金壺 】的清亮之歌。婀娜多姿的【普都枝】全都熟悉。怎麽比得上二月初的豆蔻梢上的花呢!年少時光即刻消逝。良辰暗暗地換得醉酒的工夫。絲羅帳子柔和地吊在白燭的背後。歡樂啊,如同舍棄掉平生的英俊氣概!
詞的上片,寫妻子王弗的美貌。「寒玉細凝膚」,描繪王弗的體態。「寒玉」,突出她玉般容貌之清秀。「細」,刻畫她皮膚的柔潤。「凝膚」,細狀她肌體之潔白。「清歌一曲倒金壺」,描敘王弗之歌聲。「清歌」,襯托歌喉之美。「一曲」,言歌唱得極少,可就是能叫人傾倒。「倒金壺」渲染歌後的效應「如醉如癡」。「冶葉倡條遍相識」,比喻王弗的動人舞姿。「冶葉倡條」,突現她身段的婀娜多姿。「遍相識」,引起廣泛的轟動效應,如同老友問的久別重逢,一見如故。
將上述三方面集中到一點,就是獲取與「寒玉細凝膚」句照應的動人印象:王弗整個精神的美就在於「凈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它既點明王弗年齡,也有「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含意。「二月初」,新嫩、旺盛、活潑,宛如「二月春風似剪刀」。對於詞人的婚姻觀來說,他沖破了「父母包辦」下的「安心順從」的世俗,成全了筆下她那「美麗」、「親密」、「融洽」的妻子形象。
下片,寫難忘新婚夜的歡樂生活。「年少即須臾」,意即珍惜少年時光。「年少」點明年齡,「須臾」點明青春易逝,突出了生命誠可貴的特點。「芳時偷得醉功夫」,夫妻二人正處於情愛的「芳時」——黃金歲月,哪怕是喝酒時間也要抓住盡情歡樂,得閑「偷得醉工夫」,親熱,醉酒,行樂,詞人突出了「芳時」寶貴的特點。
「羅帳細垂銀燭背」,描繪新婚之夜的邂逅情趣。「羅帳細垂」,為新婚夜的象征物,「銀燭背」,表明不能露之於外的新婚私密生活。邂逅是命運對情侶的巨大恩賜,是深戀的顯示,無疑,詞人在這裏突出了性愛情愛以「互愛為前提」的特點。「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照應開頭,寫新婚之夜那種縱情的總感受。
情愛是人類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新婚之夜盡情傾瀉,會獲得「歡娛」的美感,以致「達到這樣強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是「豁得」,拿出平生之精力,但不英雄誌短,兒女情長的話,那麽,這種男女結合無異於動物的自然邂逅了。縱觀整個下片,由年少——芳時——羅帳細垂——豁得,形象地組綴了一幅年輕夫妻新婚夜的璀璨奪目的情愛世界長卷。
其實,這首詞的大多詞句並非蘇東坡的原創,而是摘自古人的詩詞,但蘇東坡將它們融為一體,毫無違和感。通讀全詞,既有蘇東坡對愛妻王弗美貌的贊美,也有對洞房花燭夜幸福的描述。特別是那句「羅帳細垂銀燭背」,流露出了洞房之夜香艷的一面,讓很多讀者感到臉紅和肉麻。
此時此刻,蘇東坡不是豪放不羈的文人,只是一位掉入溫柔鄉的才子!其詩詞言簡意賅,充分表露出一種浪漫美妙的韻律。婚後,王弗一直陪伴在丈夫身旁,在情到濃時,兩人又浪漫一番。王弗很快成為了蘇東坡的貼心幫手,夫唱婦隨,心心相印。
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可惜兩人未能攜手白頭到老,王弗二十七時,即在1065年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而此後的十余年間,蘇東坡從未停止過對愛妻的思念,他後來又寫下了另一首千古絕唱——【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 述說與亡妻陰陽相隔十年,十分難忘,想起千裏外的王弗孤墳,加之寂寞到無處訴說自己的淒涼慘狀,故此異常感傷。
寫【江城子】的時候,蘇東坡正在山東省密州當官,而亡妻王弗的墳墓則安葬在四川的眉山,每到清明重陽除了他之外,無人去給王弗墓除草上香,故此變成孤墳一座。
由於太過思念王弗,蘇東坡甚至在寫此詩的前一晚做了一個夢,夢裏他回到了久違的故鄉,走至當初兩人的房屋窗下,看見王弗在裏面梳妝打扮,而兩人相視,卻默然難語,盡流下悲傷的淚水。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路,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