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龐德原是馬超手下大將,哥哥又在劉備帳下效力,為何要誓言斬殺關羽?

2024-05-24歷史

龐德,字令明,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一位勇猛將領,其一生的軌跡與多個勢力的興衰緊密相連,尤其是他與關羽之間的恩怨,成為了後世傳頌的歷史片段。龐德早年在西涼軍閥馬騰麾下效力,隨其子馬超征戰四方,因其武勇過人,逐漸嶄露頭角,成為馬超手下的得力戰將。

馬超與曹操的矛盾,始於曹操對西涼地區的控制意圖加劇。公元211年,曹操借故征討漢中張魯,欲借道西涼,遭到馬超、韓遂等西涼聯軍的強烈抵抗,引發了著名的潼關之戰。龐德在這場戰役中,作為馬超的先鋒,表現英勇,但最終西涼聯軍不敵曹操大軍,被迫退守西涼。此戰後,馬超與曹操結下了不解之仇,馬超家族也因此遭受重創,龐德作為馬超的親信,自然也對曹操及其盟友懷有深刻的敵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超勢力在曹操的不斷打壓下日益衰弱,最終馬超投奔了劉備,而龐德則因故未能隨行,輾轉之下於公元215年歸降了曹操。龐德的這一選擇,在當時被視為對舊主的背棄,但在亂世之中,為了生存和家族的安危,個人的忠誠往往顯得復雜多變。曹操素聞龐德之勇,對其頗為賞識,不僅未追究其過往,反而委以重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曹操「唯才是舉」的用人策略。

公元219年,正值關羽北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陣營震動。為抵禦關羽的攻勢,曹操派遣於禁為主將,龐德為副將,率軍救援樊城。龐德深知此戰對於自己在曹營中的地位至關重要,更是一個向舊主馬超及劉備集團證明自身價值的機會。加之龐德的兄長龐柔此時已在劉備麾下效力,龐德內心或許希望透過立下赫赫戰功,來證明自己的選擇無愧於心。

在出征前,龐德特制了一口棺材,一半留給關羽,一半留給自己,以此明誌,誓言要親手斬殺關羽,以報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同時也洗刷自己因歸降曹操而可能遭受的非議。龐德的這一舉動,既是對關羽武勇的敬畏,也是對自己武勇的自信,更是對復雜時局下個人命運抗爭的悲壯表達。

樊城之戰中,龐德與關羽的對決異常激烈。龐德利用箭術多次射中關羽,甚至一度使關羽的軍隊陷入困境,展現了他非凡的武藝。然而,天時不佑,連日大雨導致漢水泛濫,於禁所率的七軍被淹,龐德雖奮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力竭被俘。關羽欣賞龐德的勇武,試圖勸降,但龐德堅貞不屈,怒斥關羽,最終被關羽處死,展現了一名武將的忠烈本色。

龐德誓言斬殺關羽,是其個人忠誠與時代洪流交織的結果。在那個英雄輩出、紛爭不斷的年代,龐德的選擇與行動,既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光輝,也有身不由己的無奈。他的故事,不僅是對個人武勇的贊歌,也是對亂世之下人性復雜性的深刻反映。龐德的結局雖然悲壯,但他那份不畏強敵、堅持信念的精神,卻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銘印。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