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曾力壓儒家的墨家,後來怎麽就神秘消失了?

2024-05-15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開放、文化最燦爛的時期,在華夏大地上學派林立,百家爭鳴,特別是以道、儒、墨、法四家最為出名,其中墨、儒、道三家又是構成中國古代三大基本哲學體系的基礎,由此可見墨家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是非常活躍的。但是自戰國時期以後,墨家整體仿佛是人間蒸發,在此後的兩千年多年的歲月裏,徹底地消失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那麽,為什麽墨家會突然銷聲匿跡?

墨家,它既是一個思想學派,也是一個紀律嚴明、等級森嚴的神秘組織,墨家內部組織制度嚴格,首領稱為「巨子」,他對墨徒有絕對的領導權,墨徒凡事以巨子所言為準,就連君王也要排在巨子之後。

對於墨家而言這是內部紀律嚴明的表現,但在君王眼中,這卻是一個有極大的危險組織,竟然可以視君王之言如同虛設。所以在統治階級眼中,這種組織寧可讓其消失,也不願讓其在民眾心中紮根。

並且統治者是極力打壓這樣的群體,由於沒有當權者的支持,還甚至被打壓,這樣的群體想要在歷史中大有作為卻是很難,這也是墨學沒有大規模流傳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另外,歷史上的墨家與儒家矛盾重重,墨家經常當眾激烈抨擊儒家學說中的種種弊端。儒墨兩種顯學活躍在華夏大地上,互相向各國闡述自己的理念,最後還衍生出了「非儒即墨」之爭,兩者幾乎是勢同水火,互不相容,其中最出名的事為墨家代表吿子與淳於髡驅逐孟子的事件。

在各諸侯國中,儒墨兩家在政壇上相互驅逐。這也就導致了後來儒學在封建統治中占絕對領導優勢的時候,儒學弟子在官方開始了對墨學典籍的大規模刪除和修改。直至後世只能從【春秋】【墨子】等書中看到墨家的支言片語。沒有大量典籍的支承與受眾,這也是墨家沒有流傳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墨學在戰國之後銷聲匿跡,是可以預計也是必然的結果。其部份思想內容對於戰國時期的官府來說太過於超前,嚴重觸及到統治階級以及貴族的利益,即便其有部份底層人才支持,但是太過於渺小,故而無法抗衡整個貴族體系。

儒墨之爭,以墨家失敗而告終。統治者對儒家情有獨鐘,使得墨家闡述其思想的經典典籍無法被世人所知、所學,必然導致其後繼之人有限,無法與有無數年輕血液註入的儒學相抗衡,如此惡性迴圈,其最後逐漸消失於歷史中。

墨家內部嚴格的組織制度,就是其最後的喪鐘,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願意「臥榻之側,有他人酣睡」,這在封建社會是一個大忌,尤其是有龐大的群眾基礎。稍微設想一下,要是朝堂之上半數為墨家學子,那麽巨子的權力與君王何異?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