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戰國諸侯手裏那些千奇百怪的「爛賬」

2024-05-15歷史

本 文 約 5300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聯合攻滅智氏,從此晉國強族只剩下這三家。春秋時期的北方超級大國自我瓦解,為秦國的東進擴張掃除了最大的障礙。

自我瓦解的北方強權

晉國是西周早期成王所封的姬姓諸侯,開頭是個小國,兵力只有一個軍 (1萬人左右) 。一直到晉獻公十六年 (前661) ,晉才編成上下二軍,比起當時擁有三個軍的大國 (如齊、魯) ,顯然還差一截。

但是晉國的地理環境有著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晉坐落在今天的山西省南部,所謂表裏山河之地。表是外面的意思。開啟地圖一看就可以發現,晉南汾水流域一帶,東、西、南三面被一層層的山脈、河流包住。最外面一層,東面是太行山,西面和南面都是黃河。黃河的東岸有龍門山,北岸有連綿160公裏的中條山。這一層層的山河構成天然的防線,在使用馬拉兵車作戰的時代,敵人很難侵入。

後來,晉文公、晉景公和晉悼公的三次稱霸,把晉國的地盤擴大到山西以東的河南、河北部份地區。到春秋末年,晉國北面發展到山西中部的太原以北,東和東南面越過太行山,發展到河北西部和河南北部,南面也擴大了黃河以南的土地。據當時楚國人估計,晉的兵力有兵車4900乘 (春秋時兵車千乘就算大國)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存在直接斷絕了秦國逐鹿中原的希望,何況崤山道 (今陜縣、澠池間) 的險要也在晉人掌握之中。

但晉國這個超級大國卻有著嚴重的內部問題。晉景公十二年 (前588) ,晉國設定六卿,直接掌握並統率六軍。六卿逐漸坐大,竟至架空了國君,禮樂征伐自卿大夫出。這樣的晉國不僅無法對外擴張維護霸權,而只能與吳國在黃池之會上爭些口舌,甚至迅速陷入了六卿之間的殘酷內戰,待到韓趙魏終於成為六卿混戰最終勝利者時,晉國實際已經解體,國君雖仍在位,早已同虛設的一般。到公元前434年晉哀公死去,幽公即位的時候,國君只有絳和曲沃兩城,反而要去朝見三家了。宋朝司馬光編【資治通鑒】,把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三晉為諸侯這件事作為全書的開端。後人往往以此作為三家分晉的年代,其實當時三晉已經存在了半個世紀之久了,雖然晉國在名義上一直存在到公元前4世紀中葉,但只是魏的附庸而已。

頹廢的南方強權

在晉國自我解體的同時,春秋時期長期與之對峙的南方之強——楚國,也衰弱了下去。

楚是當時華夏世界最大的諸侯國。已有現在的湖北全省、湖南、江西、安徽的大部份和半個河南。後來南面取得今江西南部和湖南、廣西間的蒼梧一帶,從而把領土擴充套件到嶺南地區,東北面取得山東南部,東面滅掉越國 (約前333或306) ,把春秋時吳、越兩國的土地 (今蘇南浙北及上海市) 完全收入版圖。它坐擁當今中國南方大部,進可以威脅中原各諸侯國稱霸稱王,退可以以一國之力守衛本土,防止他國入侵。這個地最大、人最多的國家,在春秋時一直保持發展的勢頭。楚莊王問鼎中原,已有混一天下的雄心。楚國所處的長江中下遊地區已是普遍的產稻區,土地肥沃,這使得楚國所擁有的糧食產量相當充足。在生產技術方面,它生產的絲織、刺繡、漆繪均十分先進,它在開礦、冶金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古代江南出產金屬礦物,很有名氣。楚國能用金銀造幣,沒有資源,根本不可能做到。湖北大冶銅綠山發現楚國銅礦遺址,戰國礦井深50公尺以上。假使這個趨勢不變,順理成章,由楚來統一全中國,應該不成什麽問題。但是楚在戰國時發展很不順利,屢遭挫折。

這個悲劇的根源在哪裏?根子恐怕在於舊貴族的勢力太頑強,他們破壞了一切改革運動。政治上的分權體制以及內政的腐敗使得楚國的國力難以有效地發揮,使楚國大而不強,反而越大越臃腫。與此同時,楚人敬畏鬼神的傳統意識很濃,更加重了楚人政治上傾向於保守,缺少積極進取的意識。

楚國貴族的腐朽暴虐便利了秦軍的入侵。公元前278年 (頃襄王二十一年) ,秦將白起攻破楚的郢都,燒夷陵 (現在的湖北宜昌) ,東進到竟陵 (今湖北潛江西北) ,南進到洞庭湖一帶。楚國被迫遷都到陳 (今河南淮陽) ,受到了空前沈重的打擊。至公元前277年,秦又攻取楚的巫、黔中,設定黔中郡。從此,楚國西部的半壁江山為秦所得,其頹敗之勢已難以挽回。

以後50年中,秦再也沒有大舉進攻楚國。這時的楚國雖然失掉郢都、巫郡、黔中,仍是一個大國。公元前256年滅魯以後,它擁有現在的江、浙、滬、皖、贛五省市以及山東南部、河南東南部、兩湖東部,是當時人口最多的國家,能夠出動100萬左右的軍隊。春秋末期的吳人、越人是天下精兵,楚有了吳、越舊地,自然也得到了勇敢善戰的兵士。

然而楚國統治者的內心,已經患上了恐秦癥。前273年,秦昭王方令白起與韓、魏共伐楚。以善辯和遊學博聞著稱的楚國春申君黃歇上書秦昭襄王勸阻,信裏的邏輯很奇怪:韓魏是秦的世仇,應當先與楚聯合討伐之,韓魏既服,齊楚趙燕四國不待痛而服。而這正是三年後範睢所教秦昭襄王的遠交近攻之計。春申君等於要讓楚國充當秦國的打手之後,再自己去套上絞索。此後,盡管秦軍已經多年不曾進攻楚國,楚考烈王為了避秦,竟遷過兩次都。公元前253年,從陳遷到巨陽 (今安徽阜陽北) 。公元前241年再遷到壽春 (今安徽壽縣) ,用舊都的名稱叫郢。這種做法很可笑,巨陽和壽春,相去不過二百裏,大致相當於步兵三天左右的路程,秦兵能到巨陽,自然也能夠到壽春。也許他們以為壽春在淮河南岸,多一重保障……可一個國家不發憤圖強,只想避敵,只圖茍安,只能是靜待屠刀落到頭上的日子。

四戰之地的三晉

分了晉之後的 魏韓趙三國在 戰國前期 結成聯盟,形成唇亡齒寒的相互依賴關系。 但是三晉的聯盟是基於恐懼和利益而非基於友誼,當利益發生沖突時,三晉聯盟便分道揚鑣了。

到了魏惠王時,由於魏國過於強大並顯露出統一三晉的意圖,從而引起韓、趙的不安,並趁其即位之時進行武裝幹預,引起三晉分裂,魏國霸業的基礎就不復存在了。而 另一個難兄難弟南韓也好不到哪兒去。戰國初年,盡管周天子名義上還存在,但實際已淪為小國茍延殘喘,此外還有中山、宋、衛、鄒、魯等小國,即所謂泗上十二諸侯,而真正在國際舞台上活躍的不過秦、楚、趙、魏、韓、齊、燕,即所謂戰國七雄,同屬三晉的南韓本就是其中忝陪末座的弱國,連吞並從春秋初期後一直淪為二流國家的鄭國 (在今河南鄭州周圍) 的過程也顯得艱難無比,幾乎是在以生死相搏。但即使是兼並鄭國也只是接過了一個燙手山芋,春秋時的鄭國本就是晉楚爭霸的焦點,南韓繼承鄭國的這一負資產以後,地處天下之咽喉,為秦、魏之門戶,夾在魏、秦和楚等強國之間,且無險要關隘可以防禦,常常是強國兼並土地、擴充實力的物件,故有春秋戰爭之多者莫如鄭,戰國戰爭之多者莫如韓之說。結果,自戰國中期後,南韓始終在夾縫裏委曲求全,茍且求生。

至於三晉中的趙國,在實行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在北方攻取中山,攻略胡地,軍事力量大為加強,曾一度成為能和秦國抗衡的強國。但趙國所處的地緣環境遠遜秦國,不但在西面需要正面與秦軍對抗;在南面需要應對韓、魏的摩擦;在東面需要戒備齊國與燕國;甚至當匈奴崛起後,趙國也不得不在北部邊界保持一支為數眾多的邊防軍,譬如李牧在其主持的反擊匈奴戰役中就投入了多達兵車1300乘、騎兵13000人、英勇善戰的戰士5萬人、弓箭手10萬名。這自然使得趙國無心也無力如秦國一樣心無旁騖地進取中原。

戰五渣的燕國

所謂七雄之中成色不足者,一為南韓,一為燕國。作為西周分封的最東北封國,燕國地處北荒,與戎狄雜處,在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外迫蠻貉,內措齊、晉,崎嶇強國之間,最為弱小。春秋時期,燕國第一次爆出的大新聞就是為山戎相攻,被迫向熱衷尊王攘夷的齊桓公求援,結果留下一個老馬識途的成語。即使在進入戰國時期之後,燕國仍然處於邊緣化的位置,以致在三家分晉之前,燕國史事依然鮮有記載。

戰國初期,燕國較少參與中原諸國的戰事而多用兵於北方少數民族,曾取得一些勝利,拓地遼東,使其國力有較大提高。 然而,燕國畢竟地處北方荒蕪偏僻之地,其真實實力在與中原諸侯之間的對抗中暴露殆盡。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趁燕國內亂令匡章伐燕,只用50天便攻下燕國都城。公元前298年,齊又北與燕戰,覆三軍,獲二將。雖然燕昭王千金買馬骨,發憤圖強,軍事實力有所提高,重用樂毅,率五國聯軍攻入齊國,使得燕國奪取齊國七十余城,一時間顯赫於諸侯。然而,燕昭王去世之後,燕惠王卻由於對樂毅的不信任而用騎劫為將,致使燕軍在圍攻齊國5年後前功盡棄,被田單逐出齊地。燕國就此錯過了唯一一次兼並齊國從而躍居大國行列的機會。自此之後,燕又恢復到一個弱國的地位,但憑易水天險和燕南長城以自保。

但是,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公元260年,眼看趙國在長平之戰後壯者多死,燕王喜聽從丞相栗腹的建議,不顧燕趙兩國唇齒相依的同盟關系,妄圖趁火打劫侵伐趙國。結果,公元前251年,燕王喜起兵多至60萬,令栗腹以40萬攻鄗,使慶秦以20萬攻代。結果被趙將廉頗率領一幫童子軍以少勝多,打得落花流水;之後再侵再敗,趙大將樂乘反而圍攻燕都,迫使燕國求和,令燕王喜的狂妄自信淪為一場鬧劇。

這實在是愚不可及的蠢行。實際上,戰國後期趙國是在憑一己之力抵抗秦軍,保全山東諸國。若趙國疲敝,將被滅亡的絕不僅是趙國,而是全天下的諸侯。稍有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趙國亡後,如果秦國的鐵騎繼續前進,難道是螳臂當車的燕人所能抵擋的麽?燕王喜應該采取支持趙國的政策,利用趙做屏障,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只想利用趙國疲弱的機會,奪取趙的土地。這種相互征伐的戰爭消耗了燕趙兩國的國力,卻為秦國的統一提供了便利。即使燕軍能夠得勝,能夠侵占到一點趙國土地,也不過是幫了秦國的忙,讓它滅趙時省點氣力,讓它早點和燕接壤,可以直接進攻燕國而已。

趙國滅亡後,燕人才發覺大禍臨頭。在絕望情緒的支配下,燕太子丹采取了一個即使成功也不見得會有任何效果的措施,派荊軻到鹹陽謀刺秦王。這件事情本身,確有強烈的悲壯氣氛,但卻絲毫無法改變虎狼之師一般的秦兵席卷天下的歷史大趨勢。

從召公受封燕地到燕國滅亡的八百年中,除了樂毅破齊,燕軍在戰場上竟然從未取得過一次對中原諸侯國的值得一提的勝利,如此戰五渣一般的戰國七雄,實在也是令人汗顏。

沒有地利的東帝

在關東六國中,國祚維持最久的是齊國。但這並不是因為齊國末代國君齊王建為政之道有什麽過人之處。其原因只有一個,距離秦國遠。

齊國是東方大國,在戰國初年已擁有今山東省的大部,兼有今河北省東南部一部份。齊國在戰國中期曾與秦國並稱為東西二帝,除了與其國力強大有關外,還與其四周缺少強大的鄰國,在對外擴張中無後顧之憂有關。

在經濟方面,齊國地處華北平原富庶之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經濟的繁榮發達也是其在戰國中期顯赫一時的重要原因。

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祖孫三代是戰國時期齊國的鼎盛時期。齊威王敗魏軍於桂陵,齊宣王敗魏軍於馬陵,齊閔王率領魏、韓聯軍南勝楚國於垂沙,並組織諸侯聯軍攻秦三年,終於攻破了天險函谷關,迫使不可一世的秦國割地求和,將齊國國勢推至巔峰。但齊國所缺,恰恰是一座屬於自己的函谷關。關於齊國所在的山東地形的戰略意義,明清之際的江南學者顧祖禹曾作過中肯的評價:山東以自守則易弱以亡,以攻人則足以自強而集事,原因在於,山東地處華北平原,缺少有像秦國那樣險要的關隘可用來防禦,不易固守;且山東低山丘陵方圓不過幾百裏,缺乏縱深,幾處險要一被突破,全境即可能被擊穿。更有甚者,齊地近中原 (或者本身就是中原的一部份) ,與其他諸侯國的利害關系過於膠著,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鯨吞蠶食的意圖都容易遭到其他諸侯國的反對。故齊強盛之時,雖有戰勝之名,卻未能略地拓境。後來齊閔王以傾國之兵攻宋,雖然宋國的君主康王在當時國際口碑極差,古書上說康王用皮袋盛血,高高掛起,用箭射去,叫作射天,此外還有種種暴行,被諸侯叫作桀宋。但是利益與道德無關,齊國攻克膏腴之地的宋國 (又割取楚的淮北之地) ,仍然引來天下諸侯的恐懼,成為眾矢之的。周赧王三十一年 (前284) ,燕將樂毅成功組織起燕、秦、魏、韓、趙五國之師群起而攻之。這時的齊雖強國也,西勞於宋,南罷疲於楚,則齊軍可敗而河間可取。齊閔王率領全國軍隊,在濟水 (古濟水下遊,與現在黃河下遊的河道近似) 以西平原野戰迎敵,被五國聯軍打得大敗。樂毅見戰局進展順利,遂分遣魏國之師南略宋地,遣趙國之師北收河間,自率燕軍深入山東腹地,齊人大亂。燕軍乘勝長驅,齊城皆望風披靡。樂毅攻克齊都臨淄,兵分五路,攻略全齊。燕軍勢如破竹,六月之間,連下齊城七十余座,皆置為郡縣。齊僅剩即墨 (今山東平度) 、莒兩城,險遭亡國厄運。

這也是齊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之後,雖有田單以火牛陣破燕復國,但遭受重創的齊軍從此一蹶不振,再不復齊威王時代的軍威了。復國之後的齊國不但再也未能恢復到戰前可與秦國抗衡的國力,甚至連逐鹿中原的想法也已經不復存在了。

這些置身戰國漩渦的諸侯國,終於難逃「六王畢,四海一」的結局。

原文有刪節。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者 | 郭曄旻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韓其娟(實習)

校對 | 火炬

推薦

從1974年到2024年

秦始皇陵考古工作

已經進行了50年

作為中國第一批世界遺產

兵馬俑

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金字名片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

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期,讓我們走進秦始皇陵兵馬俑

回顧50年來的考古成果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