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成化犁庭——女真挑釁的下場

2024-06-02歷史

防失聯,敬請關註備用號:

公元1469年,即明成化十五年,明憲宗朱見深命汪直作為監軍,和大將趙輔共率五萬大軍,並且命令其附屬國北韓派出國內青壯年隨軍出征,進攻建州(今遼寧朝陽境內),下令「絕其種類」。那麽,建州女真究竟是因為什麽,或者說是犯了什麽錯誤,讓明憲宗恨得咬牙切齒,下了這麽狠的命令呢?

女真興起,弊端初現

這件事情,還得從明憲宗的父親明英宗說起。

明英宗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努爾哈赤的五世祖愛新覺羅·董山和其叔凡察為了躲避烏德蓋人(西伯利亞原住民)的騷擾,帶著無數的奇珍異寶,主動向明朝示好。後來,董山和凡察之間又不斷地發生爭執,把剛剛安定好的建州女真搞得雞犬不寧。所以,為了化解叔侄之間的爭執,明英宗於公元1442年授予董山、凡察叔侄為「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的官職。與原先的建州衛李滿住共同管理女真,合稱「建州三衛」。後來,董山向明英宗申請開設馬市,明英宗欣然接受,並且為了方便女真和漢地之間的貿易,特開撫順關(今遼寧撫順),此舉不僅為中原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也極大地促進了建州女真的經濟發展。還使建州與中原之間的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促進了建州女真思想文化的發展,受教育程度超過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成為關外最為繁榮的地區。

公元1458年,明英宗又晉升董山為右衛都督。而在當時的建州女真,李滿住因為年老多病,無心管理政務。而建州右衛凡察已經去世,由其孫納良哈世襲,而納良哈過於年輕,經驗過淺,無法服眾。於是,無論是從實力上,還是從名義上,董山成為了建州女真實質上的首領。但是,由於明英宗對建州女真的放縱,導致其越來越強大,並且借著「打草谷」的名義不斷騷擾邊境,成為了明朝北方極大的隱患。後來,董山又背著明政府,做了一件令其十分寒心的事情。

勾結北韓,屢犯邊境

公元1459年,董山在得勢之後,瞞著明朝政府,帶領李滿住之孫李古納哈、納良哈,到北韓去朝見北韓國王李瑈,並且歸附於北韓。【明史·北韓傳】中,就記載了這樣的一句話:以建州頭目潛與北韓通。而用「建州頭目」來稱呼董山,足以表達其對於董山這種吃裏扒外的無恥行徑的厭惡。

身為從小接受儒學思想熏陶的北韓國王李瑈,北韓非但沒有斥責董山等人的這一行為,反倒是欣然接受了他們的歸附,並且還給了他們很豐厚的賞賜。董山、李古納哈均接受了國王的賞賜,但是納良哈卻死活也不肯接受,這是為什麽呢?原因在於由於其祖父凡察與董山爭位,並且最後以凡察的失敗告終。而且在這之後,董山變相地打壓凡察一支的族人,例如在開設馬市的時候,讓他們幹餵馬、趕馬這些最累、最辛苦的活,得到的報酬卻是最少的。所以納良哈就對這個叔叔懷恨在心,表面和他相處很好,暗中卻處處和他作對。

這一次朝見北韓國王,他就是被董山「生拉硬拽」過來的,所以他不肯接受李瑈的賞賜。這個行為既讓董山很沒面子,也讓李瑈下不來台。最後,還是一個官員出面調解,這件事才得以解決。事後,董山本想教訓這個「狂妄的小子」,但礙於自己的地位,傳出去可能會落個持強淩弱的罵名,只好作罷。

同年,當明英宗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數次下旨責問董山這一吃裏扒外的行為,還說要重新關閉撫順關,並且要停止馬市貿易。這一下可把董山嚇得不輕,他立刻向朝廷進獻大量的奇珍異寶,為表歉意,親自押運送達。明英宗見董山態度誠懇,便不再追究。又因為納良哈沒有接受賞賜,足見其忠貞之心,將其晉升為右都督,與董山平起平坐,同時也起到了對董山的牽制的作用。但是這一次的封賞,卻讓李古納哈陷入了「一仆二主」的尷尬處境。

公元1464年,明英宗駕崩,其子朱見深即位。而在這一期間,董山也沒有閑著。表面上一直向明廷不斷地進貢,並且接受著明廷對他的賞賜。但是暗中卻仍然和北韓保持著結盟的關系。更過分的是,在公元1466年,董山接受了北韓國王李瑈所賜封的中樞密使這一高級官職。

在這之後,董山就開始有恃無恐,換句話說就是自我膨脹了。不僅在馬市上強買強賣,牟取暴利,而且他不顧納良哈的反對,勾結海西女真諸部萬余兵馬,將魔爪伸向了女真和中原的交界處遼陽等地。僅僅在1466年一年之內,就搶掠了九十七次,殺害了數千名百姓,被掠走的更是不計其數。遼東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原來只是要擔心收成,現在不僅要擔心農作物的收成,還要擔心隨時會來侵犯的女真鐵騎。因為他們的每一次到來,帶來的後果都是災難性的。而當時的明廷卻以「恪守祖訓」為由,只是派人去訓斥,並且還送去錢財進行安撫。而這,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或者說根本沒有用。

兔子急了都會咬人,更何況是堂堂的皇帝。終於,在那一次的招撫宴上,雙方多年來的積怨徹底爆發了。

自作自受,飽嘗惡果

公元1467年,為了能夠籠絡建州女真的人心,明憲宗派出同樣是建州女真部的中軍署都督武忠,帶著自己親自寫的聖旨出使建州女真各部,讓各部落首領進京朝見。明憲宗這麽做,也是為了同族之間能夠更好的交流,如果說派一個其他民族的官員去的話,可能會出現尷尬的局面。在武忠領旨到達的時候,董山欣然接受了明廷的要求,並且設宴款待。

同年,董山、李古納哈、納良哈帶領著家眷和心腹進京朝覲。明憲宗在朝堂上斥責董山強買強賣、燒殺擄掠的行為,但更多的還是賞賜財寶來安撫。但是在宴會上,董山的一個部下借著酒勁,口出狂言,大罵明憲宗。好在有武忠解圍,這個小插曲才算結束。但是,在宴席結束後,董山要求給各部落的頭目封官,遭到了明憲宗的拒絕。被拒絕後的董山惱羞成怒,放話要給明憲宗一些教訓。這一下直接惹怒了明憲宗,當即下令將其家眷扣押,將董山押送回建州,讓其贖回家眷。但是,不老實的董山竟然在中途造反,但因寡不敵眾被殺。

此舉徹底激怒了明憲宗,明憲宗命令趙輔率軍五萬進攻,汪直為監軍,聯合北韓軍大舉進攻建州,並且下令「搗其巢穴,滅其種類」,可見憲宗此時已經對建州女真的所作所為恨之入骨。在這場戰役中,明軍將絕大多數的村寨摧毀,斬首六百余人,死者不計其數,並且解救被俘的百姓數百人,很多的女真首領因為拒絕投降和釋放百姓,被當場處死。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成化犁庭」。

董山家屬,被流放至嶺南,永遠不得歸故土。納良哈也被扣上了失職的罪名,被降為建州右衛。建州女真在這一年,因為董山的反復無常,吃裏扒外,付出了災難性的代價。至此,大名鼎鼎的「建州三衛」只剩下了李古納哈和納良哈。倘若董山能夠安分守己,不去搶奪百姓的財物,並且不依附於北韓的話,和明朝的關系也就不會惡化到這個地步。然而,歷史是沒有如果的。

賊心不改,咎由自取

即便遭受了這樣的打擊,建州女真非但沒有安分下來,反而更加猖狂。馬市上強買強賣的行為變得更加頻繁,許多的百姓對此怨聲載道,但這又是遼東僅有的市場,朝廷也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接受女真商人無理的要求。

在這場戰役結束後的十年內,已經恢復元氣的建州女真在利益的熏陶下,重新和北韓交好。據史料記載,這一時期建州女真在邊境燒殺搶掠了一百多次,屍橫遍野,民不聊生。百姓衣不蔽體已成為了家常便飯。

公元1479年,被女真徹底激怒的明憲宗準備施以顏色。但是朝廷卻分為了兩派:以汪直為代表的「鷹派」和馬文升為代表的「鴿派」。最終,以汪直為代表的主戰派獲得了朝廷的支持。並且在同年十月,派出撫寧侯朱永領兵,汪直再次作為監軍,並且聯合北韓組成聯軍,出兵討伐建州女真。這一次,剿滅的更加的徹底,以至於到後期成為了單方面的、針對性的屠殺。建州女真受到了災難性的打擊,武器被盡數繳獲,村寨多數被毀。經此一役,建州女真也被震懾,相當長時間內再不敢侵犯。馬市也交由專人管理,使得女真人無法哄擡物價,強買強賣。

這兩次戰役,為明朝打出了一個長久的和平,使得女真百年不敢侵犯,遼東邊境得以獲得長期的和平,如果沒有這兩次的戰役的話,大明朝很可能會就此成為建州女真的「提款機」,甚至會面臨被取代的危險。但同時,這一戰也被後來的努爾哈赤當成了其討伐明朝的重要理由。也正是因為這兩次戰役,使得後來清朝修訂【明史】的時候,明憲宗被惡意的抹黑,硬生生的變成了一個「昏君」。

參考資料:【明憲宗實錄】

往期精彩:

更多資訊,關註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