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清朝官員告老還鄉,因太窮裝10余箱石頭充臉面,乾隆:全換成黃金

2024-04-18歷史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這句話,是名垂千古的包拯所說,像包拯、海瑞這類清廉勤懇的好官,一直被百姓牢記在心中。他們的事跡,不僅被記載在史書上,更是透過民間故事口口相傳,至今依然在電影、電視劇等形式中演繹更新。反腐倡廉一直是古代王朝仕途之路的重中之重,但如趙高、和珅之流的貪官汙吏依然層出不窮數不勝數,清廉的好官為人所知的並不多。可見,清廉二字,說來容易,做到確實不容易的。為官只有手口如一,行動上落實清廉才是真正的光耀門楣、民心所向。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官員在告老還鄉之際,因為太窮,他裝了10余箱的石頭撐場面,乾隆得知後,立刻派人將他的石頭換成了真金白銀。這位官員,是歷任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也是清朝一位有名的肱骨清官。他雖然沒有像包拯、海瑞那樣千古留名流傳至今,但在當時的百姓心中,他依然是難得的受人愛戴的清廉好官。

敢言直諫肱骨能臣孫嘉淦,字錫公,又字懿齋,號靜軒,康熙年間出生於山西。幼年家境貧寒,但他誌向遠大,為求取功名,自幼便飽讀詩書。康熙五十二年,孫嘉淦考中進士,自此踏入仕途,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檢討等小官。孫嘉淦兄弟三人皆是進士,但一門三進士的榮耀,一開始也並不能為孫嘉淦帶來順暢的仕途。

初出茅廬的孫嘉淦官職不高,康熙在位期間,他敢言直諫的性格並不討好。槍打出頭鳥,遭受排擠的他並沒有太多施展才華的機會,好在他未曾頹喪,依秉持著正直的品性。1722年,康熙駕崩,經過激烈的爭奪,雍正排除萬難得以登基。新帝上位三把火,且孫嘉淦對雍正帝也有所了解,他終於等到了實作抱負的機會,他很快上書給雍正,提出了「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三條建議。兄友弟恭、減少納稅、停止打仗,第一條「親骨肉」的建議直擊要害,激怒了雍正。他勃然大怒,雍正最終能在「九龍奪嫡」中勝出,其間的手段不容小覷,孫嘉淦的這句話簡直是在挑戰天家權威,是找死的行為。

而「停捐納」、「罷西兵」這兩條建議,也十分直接。不僅批判雍正頻繁發動戰爭,還直指西北用兵掏空國庫、加重百姓稅負。盛怒之下,雍正立刻召集朝中大臣,下令要罷黜孫嘉淦的官職,將他處死。群臣應和,不敢有任何異議,只有雍正的老師,朝廷重臣朱軾向他求情:「嘉淦誠狂,然臣服其膽」。雖然十分惱怒,但雍正也不得不承認,孫嘉淦的這份膽量令人佩服,「朕亦服其膽」。

如果換一位混淆是非的君王,孫嘉淦大概已是小命休矣。但雍正並非一般的君主,冷靜下來後,他不僅沒有責罰孫嘉淦,還贊賞了孫嘉淦的剛正不阿。之後更是將孫嘉淦升職,提為了國子監司業。自此,孫嘉淦憑借自己的敢言直諫,進入了帝王的視線,也獲得了聖上的青睞。不過他並不曾因此驕傲自滿,依舊如從前一般兢兢業業的工作。他還保持著清廉的為官之本,從不曾利用職務之便貪汙腐敗。

清正廉潔的孫嘉淦,得到了雍正的重用。雍正四年,皇帝任命他為國子監祭酒。雍正六年,他被任命為署理順天府尹。同年,孫父去世,守喪期滿,被雍正調回京城,擔任工部侍郎,仍兼任順天府尹、國子監。但在雍正十年,孫嘉淦經歷了一次挫折。彼時孫嘉淦在祭酒任上,負責對方從仁、宋鎬等人的教育培養。學習期滿,孫嘉淦認為二人可以委以重任,但後期他發現方從仁名不副實,又直言上書告知聖上,令雍正非常生氣,斥責他反復無常,欺蒙聖上。

因薦舉方從仁等人有失,雍正將他撤職,交給刑部治罪。刑部提出孫嘉淦犯了欺上之罪,準備將他斬首,但雍正體諒其清廉:「孫嘉淦太戇,然不愛錢」,赦免了他的死罪,令其到銀庫效力。雖然降為小吏,但孫嘉淦一如既往,盡職盡責,在順時不得意忘形,在逆時也不沮喪挫敗。「權衡輕重,與吏卒雜坐,均勞苦」。孫嘉淦查核所計,賬幣全符,沒有絲毫贏絀。此事為雍正所知曉,便愈發看重他。雍正十二年,孫嘉淦被任命為河東鹽政。

為民請命百姓愛戴1735年,雍正十三年,孫嘉淦的第一任伯樂雍正帝駕崩,弘歷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孫嘉淦是那個幸運的例外,繼位的乾隆依然重用孫嘉淦。乾隆登基之初,孫嘉淦直言上疏【三習一弊書】,直言不諱地告誡皇帝要三習一弊,不要養成「喜諛而惡直,喜柔而惡剛,喜從而惡違」這3個陋習。因為這最終會導致「小人不約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離」的弊端。他還告訴皇帝要除掉這三個陋習該怎麽做,「今欲預除三習,永杜一弊,不在乎外,唯在乎心,故臣願言皇上之心也。」。一位明君,要杜絕陋習,關鍵在於他的心是怎麽想的。

孫嘉淦的這份【三習一弊書】,被譽為清代「奏議第一」。而乾隆帝見到孫嘉淦的直言奏折,對他清廉實幹、敢於直諫的品性更加信任贊賞,積極采納,「宣示於朝」,因此將他提任為刑部尚書,總理國子監事。感念帝王的賞識,孫嘉淦也愈發盡心盡力地工作。上任後,澄清並公正處理了各類事件。

此時,恰逢河南鄭州發生一樁冤案,一位叫做焦韜的平民。他本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卻被汙蔑為邪教,經過嚴刑拷打,焦韜被屈打成招,株連了數百人。乾隆派人審理後依然沒有查清,乾隆很是不滿,便派遣孫嘉淦前去審理。孫嘉淦到達目的地後,就開始不竭余力地審查涉案人員,四處奔走了解情況。經過仔細梳理、思考、審理,最終,他終於發現了破綻,洗刷了無辜之人的冤屈,涉案的百人得到了清白,孫嘉淦成功還百姓以公道。從此往後,孫嘉淦的仕途越發順暢。乾隆三年四月,孫嘉淦被皇帝任命為人事部尚書,仍兼任刑部尚書,六個月後又火速晉升,被提拔為直隸總督。

為百姓洗冤的事情,在孫嘉淦的官場生涯非常多。另一件令人稱道廣為流傳的事,是為「殺人犯」紀懷讓沈冤昭雪。紀懷讓是晉州一位普通的村民,「民紀懷讓食料豆汁染衣」結果衣服變成了紅色,恰好這時候發生了一個殺人案,「會村有賊殺人,偵者以為血」,於是官兵就將紀懷讓帶去審問。「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就這樣紀懷讓也被屈打成招。此時,正定知府陳浩廉收到冤狀,察覺有異樣就告訴了孫嘉淦,於是孫嘉淦親自調查,為紀懷讓洗刷了冤屈。

孫嘉淦直言敢諫,除卻因為他性格的直爽坦蕩,根源是因為他胸懷寬廣,始終心系百姓。清朝建立初年,有個規定,官府禁止民間私自釀酒。但孫嘉淦在職期間發現百姓私釀行為屢禁不止,因此獲罪的人也比比皆是,孫嘉淦知道後,認為宜疏不宜堵,決定改變這一情況。在他擔任直隸總督之際,他深入民間展開調查,對民間釀酒流程、釀酒工藝做了全面的排查摸底。他發現民間釀酒都是用豆皮、谷糠、高粱等原材料制成的,對朝廷民生無害,反而有利於提高民間手工業的發展水平,促進經濟發展。

調查結束他向乾隆總結道:「民間釀酒主要用高粱等谷物作為原料,並不影響口糧需求。」清初禁止民間釀酒的原因,主要是為了保證百姓的口糧需求,擔心百姓用口糧去釀作酒物。孫嘉淦查清始末,打消了乾隆帝的疑慮,解決了政策存在合理性問題。之後提案被朝廷采納,清政府同意了孫嘉淦的建議,解除了民間酒禁的請求,允許民間自主釀酒。

1739年,乾隆四年,孫嘉淦監管直隸地區的直隸河務工作,發現河道不暢對百姓影響重大。於是他鉆研河道治理辦法,首先提議治理永定河, 提出在金門閘上下修建草壩,還親赴天津,勘察河道及眾河交匯、入海之路,多次上疏朝廷,陳述治理河務的辦法。經過一階段的修復整頓,永定河河道暢通,並加固了保定城郊堤防,提高了抗災能力,減輕了百姓的困苦。孫嘉淦在直隸總督任上做了4個年頭,直到乾隆六年八月才卸任,期間心系百姓、興修水利、安定民生、屢施善政,做出了不少的好事。

喜得黃金榮歸故裏民間有俗語,「十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孫嘉淦一門三進士,且作為三朝元老,在官場深耕多年,應當時有不少積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退休時除了一身官服幾件薄衣,幾乎稱得上一無所有。孫嘉淦剛正率直,三朝元老為官多年身居要職,孫嘉淦卻從不與官場腐敗分子同流合汙,始終保持清廉作風。不單如此,他還時常將自己的官餉拿出來,替百姓辦實事,導致自己的日子過得非常拮據。

公元1747年,乾隆十二年,官至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的孫嘉淦請求告老還鄉,得到乾隆批準。此時的孫嘉淦已經是65歲高齡,古人講究落葉歸根,作為朝廷元老退休回鄉,空手而歸不僅會惹人笑話,甚至還可能讓人懷疑君王的聖明,丟了朝廷的臉面。但孫嘉淦兩袖清風,實在沒有拿得出手的金銀珠寶裝點門面。左思右想,孫嘉淦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他讓仆從借了十幾口箱子,並在箱中塞滿石頭,佯裝是財寶,謊稱帶回十幾箱金銀財寶,以示朝廷對他的厚愛。

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還未曾回到家鄉,便遭人彈劾。這群人稱孫嘉淦之前所謂的清貧不過是逢場作戲,認定他是個假清官,不然為何能帶如此多的財寶歸鄉。乾隆聽聞大怒,孫嘉淦清廉的形象實在太過突出,此番舉動屬實讓人懷疑。雖器重孫嘉淦,但帝王此時還是起了疑心,便派遣朝廷官員前來調查,開啟了本應裝滿金銀珠寶的箱子之後,眾人皆為之汗顏。其中並沒有金銀珠寶,全部是清一色的石頭,官員明白了孫嘉淦的良苦用心,回去後向乾隆稟明情況。

得知事實的真相後,乾隆先是大笑不止,後又被孫嘉淦的清廉品性所感動。看到這位肱股之臣回鄉時刻如此清貧,帝王動了惻隱之心。他下令,命人將木箱中的磚頭,全部換成了真金白銀,當做是對孫嘉淦多年清廉為官的獎勵。然而,因為孫嘉淦真才實幹,清廉為民,兩年之後,乾隆召他回京,入值上書房。乾隆十五年正月,孫嘉淦擔任兵部侍郎一職,同年升任工部尚書,不久後署理翰林院掌院學士一職。乾隆十七年,孫嘉淦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1753年,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孫嘉淦離世,享年七十一歲,謚號「文定」。對於孫嘉淦此人,雍正帝直言:「朕自從繼位以來,敢於直言進諫者,只有孫嘉淦一人。」【清史稿】評價其:「嘉淦諤諤,陳善閉邪,一朝推名疏」。

結語:孫嘉淦自幼清貧,考取功名後,為官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但他歷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卻能始終深得帝王的信賴,不是因為他長袖善舞擅長侍奉君王,反而正是因其剛正不阿、敢言直諫的品性。他對上直諫清代奏議第一的【三習一弊疏】,對下深入民間關愛百姓,真才實幹、為官清廉,一生查貪汙、平冤獄,整修河道,為民請命,為國為民作出傑出貢獻,實乃民心所向,肱股之臣。正是因為有這樣敢於說話、操辦實事、廉政清白的官員,國家才能蓬勃發展,百姓方能安居樂業。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