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李自成不是敗於″紅顏禍水″,也非驕奢腐敗。那真相到底是什麽?

2024-03-22歷史

【因為公眾號改版,新規定下文章推播會被刷掉,大家的公眾號首頁就看不到我們的推播了,為了不錯過彼此,動手給我們帳號加個星標

點選上方公眾號卡片→點選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

曾幾何時,群雄逐鹿的明朝已風雨飄搖,而豪門富貴詔安嬰城。當南方梁山之水漫過長堤,而徽王東山再起時,北方有一只偏安隱於草原的老虎,虎視眈眈地盯著動蕩的中原之地。在這三足鼎立的山河裏,一個叫李自成的失敗者,曾逆轉乾坤,卻也註定隕落。

那麽,當年那只偷渡易水的虎究竟是如何一躍而起的?他又為何會在北京城中央火如傾盆,難以為繼?我們不妨設身處地,去探索這位起義首領的經歷,或許真相近在咫尺。他為何會「燈花落雕殘垣壁,影蕭條」呢?

一、權柄易握,雄獅難牽

東海之上,夕照從波浪的溝壑中流瀉而出。十八騎在商洛山中穿行,馬蹄的沙沙聲踩在石子上顯得格外清脆。為首的這位遊擊軍首領,眉毛低斜,一只瞳色如墨,是雙桃花眼。

戰亂的歲月在他眼中烙下了深深的銘印,眼神裏透著刀鋒般的寒意。正是大順的領袖李自成,風塵仆仆地趕路。

在甲午年七月,沔水下遊,漢中剿總督申時行率軍大敗李自成正規軍。

李自成敗走商州,率部二千余人突圍西北。

在明軍死死的追捕下,李自成連戰連敗,僅余十八騎。然而望著如狼似虎的敵軍,李自成絕處生生不息。

「十八騎,今日當決一死戰!」

李自成一聲厲喝,他身後的武士們瞬間覺醒。

當敵人的炮口托上炮彈時,這十八騎人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了出去。明軍的炮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落空在十八騎繼續逃命的背影上!面對洶湧的明軍,這十八個人仿佛是一支獨行的刺,帶著無匹的鋒芒,堅定地刺向未知的方向。 ........................................................................................................................

在一場又一場浴血慘戰中,大順軍英勇作戰,首尾呼應。從此之後,李自成聲名鵲起,在烽火連天的明朝末年,啟建立了其一生的事業。

然而,即使是這樣一位能在絕境中發奮殺敵的首領,也難逃風雨飄搖之厄運;即使是這只常勝的老虎,在電閃雷鳴之時也折斷了爪牙。明史上,他似太極轉動的陰陽魚,一邊黑色,一邊白色;而李自成本人,就是明與暗交匯的那道界線。

他的一生,正如陰陽兩重天的一場賽局,裹挾著時代的瘋狂與天地間的變遷。在一次失敗後,他孤註一擲,攻占了北京城。可是,那座明朝末年的帝都,早已成了橫臨的鼠疫停歇的港灣。

大順攻陷舉國震驚,北平淪陷的訊息幾乎在短短幾天內便傳遍各地。但隨著訊息而來的,也有噩夢般的瘟疫,這場災害將帶走北平城內一半以上的生命......

二、「十萬雄師」承受萬箭穿心之痛

「傳檄天下,楊嗣昌討賊有功,特命為湖廣總督。」當楊嗣昌接到任命的檄文後,頓感一陣諷刺與悲涼。明崇禎十六年十一月,李自成在襄陽城的連番打擊下,「十萬雄師」宛如萬箭穿心,四面楚歌。

甲午年二月八日這一天,在四十天的圍城戰後,大順軍終於攻破襄陽城,占領荊州。此役過後,李自成聲勢如日中天,再無阻礙,直搗黃龍。然而令李自成沒想到的是,其慘勝的軍隊中暗藏著一場浩劫。這場浩劫,終將使他在北京城中央接近成功時灰飛煙滅。

李自成部下的一名醫士從病患堆裏擡起頭,擦了一把汗。醫士眼前成片倒斃的士兵們都渾身發黑,嘴角有黑色血跡流出,神色極其痛苦。這些年輕的士兵們平日裏勇猛異常,可一旦染上了這種怪病,便瀕死掙紮。

醫士心中暗暗嘆息,這已不是普通的傷寒或天花痘疹可以解釋的了。聞言李自成皺起了眉頭:「可有對策?」醫士失望地搖搖頭,表示束手無策。自襄陽城破後,大順軍中的這種瘟疫開始肆虐蔓延。

起初也只有個別患者,可後來這病毒猶如開啟的潘朵拉魔盒,瞬間席卷全軍。據醫士考察,這似乎是透過老鼠跳蚤傳播的一種疾病。因當時的醫學水平所限,醫士也無法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法。這場難以名狀的瘟疫日漸嚴重,即便在次日攻陷北京後,也未見好轉。

當大順軍班師回朝之際,浩浩蕩蕩的麾下「十萬雄師」已然雕敝,士氣全無。可即便如此,李自成的豪氣與威嚴也絲毫未減。他擡起頭眺望著紫禁城那片熠熠生輝的琉璃瓦,在疾風中威武非凡。

此時此刻,他已觸手可及那廣袤的江山,確已讓明朝一蹶不振。但無奈,其麾下精銳已不足三萬,大部淪為瘟疫的階下囚。這疫病猶如無形的枷鎖,讓大順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三、駿馬踏雪而來的清軍免於鼠疫侵襲

正值明朝動蕩之時,滿清在關外虎視眈眈,蓄勢待發。滿清的太祖皇太極對中原多有覬覦,迫切想要侵占這片富饒的土地。當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取北京城的訊息在清軍中傳開時,皇太極瞬間意識到了這是千載難逢的一次機會。

李自成雖意氣風發,大順的基業已初具雛形,但根據清軍的情報,大順軍正深受瘟疫之苦。皇太極瞄準了這層薄弱環節,預謀對大明的最後一擊。皇太極原本安排在元月十五遷都盛京,但得知十萬雄師染上瘟疫的訊息後,他當機立斷,將計就計,提前在甲子年正月初十發兵南下。

面對品質遠勝於己方的大順軍,滿清采取了走小道,迂回包抄的戰術。由於清軍長年駐紮在遼東的馬場上,主要依賴著騎兵作戰。他們身輕如燕,行動敏捷迅速。而老鼠跳蚤這種小動物又極其討厭馬的味道,很難寄生在馬身上。

這樣一來,清軍便能免於鼠疫的侵襲。相比之下,大順以步兵為主,行動遲緩,又無法擺脫鼠疫的陰影。最終,清軍趁大順軍措手不及之際,直抵京師,大明明朝至此一蹶不振。而皇太極也順勢入主中原,建立大清王朝,史稱「甲申之變」。

而令人唏噓的是,大順的領袖李自成也在這一次變亂中下落不明。至此,這位起義英雄的一生宛如一場荒誕戲劇。他擊敗過明朝的重臣,率領十八騎殺入漢中,建立起輝煌一時的大順政權,卻也在鼠疫的侵襲下失守了北平。

當九五之尊崩塌,他那藏汙納垢的城池淪為瓦礫之時,連李自成本人也煙消雲散。他似乎永遠停留在了那一刻,在亂世與紅塵間踽踽獨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自成敗於鼠疫,似乎並非偶然。他步履維艱,豪情萬丈,卻難阻瘟神降世。

正如史書所雲,「大順以攻城略地起家,士卒皆恃勇,不習整肅」。李自成大可不必自責,時運不濟之下,他已竭盡全力。當百萬雄師從此一蹶不振之時,那位起義領袖嘆曰:「天亡我大順也!」 他的言語似乎預見了自己最終的結局。一個王朝的覆滅,一個政權的毀壞,一個傳奇人物的消逝,恐怕並不全是他一人的過錯。在疫情與亂世的夾縫中求生存,這已非他所能左右。

結語

李自成與其麾下百萬雄師,在瘟疫與亂世中奮力嘶吼,卻也註定歸於失敗。他死而後已,大順未免覆滅。

然而,正如那十八騎突圍的身影,李自成的故事仍留存於亂世之中。它預示著一個朝代的衰落,一個新政權的崛起。它揭示出激烈變革背後隱藏的機緣與巧合。

他死後,滿清入主中原。然而他的故事卻延綿流傳,那堅韌不拔的精神已成為千古佳話。李自成似乎註定被時代拋擲,然而他那堅毅的一面,卻獲得了後人的稱頌。他的失敗固然值得哀嘆,然其頑強進取的精神,卻值得後人敬佩。

似這般,英雄之所以為英雄,不僅因為其成功,也因為其最終的失敗。正如李自成之敗似一副驚世駭俗的畫作,透過滄桑後的裂紋,反而對映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芒。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路,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