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色字 『文史道』 >右上角…>設為星標 ★ >第一時間閱讀精彩美文
文/文史道
1950年,隨著韓戰的爆發,解放軍大部份力量不得不轉向北方,以援助北韓抗美。
這一轉變,使得原本計劃收復台灣的行動暫時擱置。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台灣的主權。事實上,面對國家的生死存亡關頭,任何局部的利益都必須服從整體的民族利益。
同年6月,美國公然將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表面上聲稱是為了「保護」台灣,實則隱藏著其分裂中國的險惡用心。
這種行徑無疑是對中國主權的挑釁和侵犯,但也被明智的人看穿了其真實意圖。
其中,就先蔣介石也看透了美國的意圖。他雖在格局上可能有所不足,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他也堅決不會容忍任何人、任何勢力來破壞中國的領土完整。
6月28日,經蔣介石授權,國民黨外交部長葉公超向全世界發表聲明:
台灣是中國領土之一部份,仍為各國所公認,國民黨接受美國防務計劃,但不影響國民黨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之立場。
這份聲明明確指出了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這一點仍然被各國和社會各界所公認。
同時,國民黨雖然接受了美國的防務計劃,但這並不影響其維護中國領土完整的立場。
這樣的表態無疑是給美國等外部勢力的有力回擊,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維護國家統一問題上的堅定立場。
到了1953年,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結束,國際形勢逐漸趨於緩和。
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開始考慮改變解放初期堅持武統台灣的強硬態度。他開始構劃一個更為高明、更為智慧的偉大戰略——「和平解放台灣」。
這一戰略的提出,既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於和平的渴望和追求,也顯示了中國政府在國家統一問題上所持的靈活性和務實性。
接著,1955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上,總理進一步明確了關於台灣問題的政策和態度:
他強調,中國人民願意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力爭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完成國家統一大業。
他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傳遞出一個清晰而堅定的訊號: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和挑戰,中國政府都將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宋宜山大陸之行
解放戰爭結束後,國民黨敗走台灣,但那時的蔣介石對於大陸的土地和人民,心中始終存有一份難以言說的芥蒂。
但是,在另一片天空下,我們的偉大領袖卻展現出了寬廣的胸懷。
他從未將國民黨的過往過錯放在心上,甚至還多次在不同的場合明確表示:
「大陸與台灣應該以和為貴,只要愛國,我們就不計前嫌,就是一家人」。
1955年,為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他以中共中央的名義親筆撰寫了一封信給蔣介石。
這封信中,他不僅提出了四個令蔣介石都感到震驚的高規格條件,這些條件甚至超出了蔣的預料,以至於他在閱讀完畢後長時間沈默無言,未能給予明確的回應。
一年後,蔣介石派遣了宋宜山作為代表,秘密前往大陸與我們進行接洽。
宋宜山不僅是國民黨將領宋希濂的哥哥,更是蔣的學生和堅定追隨者,他的忠誠不容置疑。
此外,當時宋希濂被大陸關押在戰犯管理所,因此宋宜山得以以「探親」的名義執行任務,這一舉動既能夠掩人耳目,也體現了蔣介石的深思熟慮。
再者,由於宋宜山是湖南人,與當時的統戰部部長李維漢有著同鄉之誼,這也為他在大陸的接觸工作提供了便利。
1957年4月的一天,宋宜山抵達了北京。
在北京,他受到了總理的熱情接待,並與相關人士進行了深入而坦誠的交流。
他被大陸的民眾熱情所深深打動,同時也親眼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所見、所感令他感動不已。
當宋宜山結束北京之行後,返回到香港後,他迫不及待地寫下了長達1.5萬字的詳細報告,其中詳細描述了自己在大陸的所見所聞和感受。
這份報告或許因為他對大陸的描繪過於美好,或者是因為蔣介石的內心深處仍有所顧慮,總之並未得到蔣的明確回應。
但無論如何,這段歷史都成為了兩岸關系發展行程中的一個重要篇章。
曹聚仁大陸之行
雖然宋宜山的秘密存取並未直接帶來台灣與大陸的立即和解,但這並沒有動搖主席和總理對於「和平解放台灣」的堅定信念。
他們深知,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這樣的親情紐帶是任何力量都無法割舍的。
記得有一次總理出訪印度,當時有記者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如果蔣介石真的帶領台灣回歸祖國,政府是否會給他安排一個重要的職位,比如部長?」
總理聽後,毫不猶豫地回答:「如果台灣能夠回歸,那最大的功勞將歸於蔣先生。我們不僅會歡迎他留在祖國的任何一個地方,更會考慮為他提供比部長更高的職位。」
這番話不僅展現了大國的胸懷和包容,也進一步堅定了人們對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信心。
到了50年代末期,經過深刻的反思和調整策略,蔣介石似乎重新燃起了對兩岸關系的希望。
這次,他決定繼續接洽大陸方面,並選派了曹聚仁作為新的代表。
曹聚仁是一位在民國時期享有盛譽的作家和學者。他曾拜章太炎和邵力子為師,與魯迅有著深厚的友誼,更是與蔣經國成為了知己好友。
此外,他與葉挺、陳毅等元帥也都是舊識,這樣的背景無疑為他的任務增加了更多的分量。
曹聚仁的大陸之行進行得非常順利。
除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外,他還特意前往了蔣介石位於浙江奉化溪口的故居,拍攝了幾張關於蔣氏祖墳和墓園的照片。
這對於一直渴望了解故鄉狀況的蔣介石來說,無疑是一份莫大的慰藉。
當他收到這些照片時,仔細地端詳了很久,眼角的淚水不禁滑落。他終於感受到了來自大陸的真誠與善意。
然而,正當兩岸關系出現轉機的關鍵時刻,意外卻突然發生了。
由於曹聚仁的特殊身份以及他在陸港之間的頻繁往來,引起了美國情報局的註意。
接著,美國開始對蔣氏父子施加壓力,迫使他們中斷與大陸的聯系。盡管如此,人們依然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兩岸一定能夠實作真正的和平與統一。
合談的偉大一步
到了1960年,當時美國方面開始認為蔣介石對於搞「兩個中國」的陰謀並不夠配合。
他們可能覺得,如果繼續依賴蔣來推動這一議程,可能會遭遇阻礙。於是,有人提出了透過選舉手段將其換掉的設想。
然而,當這個訊息傳到中國時,主席卻展現出了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他不僅沒有隨波逐流地批評蔣介石,反而積極表態,甚至用親切的語氣稱呼他為「老朋友」。
最終,蔣介石如願順利當選,繼續連任台灣地區的「總統」。
而在另一方面,旅居美國長達16年之久的李宗仁先生,也在我們總理的精心安排下,於1965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他的歸來不僅受到了大陸的熱烈歡迎,而且在生活上還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厚待。
看到這一切後,蔣氏父子深受感動。他們意識到,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尋求統一的道路,也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於是,在蔣介石的帶領下,他與兒子蔣經國以及著名的中間人士曹聚仁三人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擬定了一份包含六項細則的方案,準備與大陸方面進行協商。
其實他們擬定的所謂的「六項細則」不過是多慮了,主席給出條件比他們預想的還要多。
後經中央領導的深入商議後,我們對這六項細則達成了廣泛的共識。這似乎預示著兩岸和平統一的大步即將邁出。
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意外又發生了。
從1966年開始,中國進入了動蕩不安的時期,國內形勢一片混亂。這使得蔣介石對是否繼續進行和平談判產生了疑慮,他對此舉棋不定。
不久之後,他又聽說自己位於老家的墓園——慈庵遭到了破壞。這一訊息讓蔣介石大為震怒,他一氣之下決定暫停與大陸的合談行程。
直到70年代初,隨著中美、中日關系的相繼改善,兩岸統一的議題再次被提上日程。但此時,曹聚仁已經不幸病逝,雙方再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溝通橋梁。
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近九旬的章士釗先生主動站了出來。他毅然決然地請求承擔這一重任,但由於種種原因,他還沒有來得及履行實質性的工作就與世長辭了。
再往後沒幾年,蔣介石逐漸進入了人生的暮年階段。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心中落葉歸根的情懷變得越來越強烈。於是,在一個適當的時機,他誠摯地邀請我們的主席前往台灣進行和平談判。
然而,此時的主席也已步入晚年,身體多有不便。盡管他依然心系國家與民族的未來,但現實的身體狀況卻使他無法長途跋涉或長時間參與高強度的政治活動。
1975年4月,蔣介石在台灣逝世,這個訊息傳開後,兩岸人民都為之震動。許多人感到惋惜和遺憾,因為在那段時間裏,兩岸關系本有機會走向更加和平與穩定的道路。
一年後,即1976年9月9日,主席也因病離世。
他的離去讓全國人民深感悲痛,同時也意味著那段關於兩岸合談的歷史篇章正式落下帷幕。
雖然最終未能實作兩位偉人的共同願望,但「和平解放台灣」的理念卻深深烙印在了兩岸人民的心中。
如今,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不禁感慨萬千。
無論如何,「和平」始終是兩岸關系的核心議題。當前我們所堅持和執行的政策,都是基於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原則而展開的。
這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對那些為國家和民族付出過巨大努力的先輩們最好致敬和回應。
任何試圖破壞和平、挑動紛爭的「台獨」思想及行動,或是盲目主張武力的極端觀點,都是對兩岸人民最大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先輩們宏大願景的褻瀆。
我們應該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努力推動兩岸關系朝著更加和諧穩定的方向發展。
讀者們,關於「主席和平解放台灣的戰略」,大家怎麽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往期好文
點 擊 以 下 藍 字 標 題 即 可 跳 轉 閱 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