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盤點歷史十大罪人,每一個都是禍國殃民的惡徒。

2024-06-19歷史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出現了眾多的對社會行程有促進意義的正面人物,相反,也出現了眾多阻礙社會歷史行程的反面人物。而這些阻礙歷史行程的反面人物,我們可以稱之為惡人。真正的惡人,不一定是貪官,但是比貪官的危害大了幾百倍。一個貪官影響幾十年,一個歷史惡人可以影響千年的歷史。

10、慶父

朝代:春秋朝代

慶父,字仲孫,春秋朝代魯國上卿,魯桓公姬允之子,魯莊公異母弟。魯莊公去世後,魯國公子慶父先後派人殺害國君公子般和魯閔公,制造政治內亂,齊國大夫仲孫湫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意思是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人民就得不到安寧。由於連殺兩位國君,百姓們對慶父恨之入骨,慶父見在魯國實在無法再呆下去了,便逃亡莒國,魯僖公繼位後,便請求莒國把慶父送回魯國。慶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魯國不會有好下場,便在途中自殺了。

9、趙高

朝代:秦朝

趙高,嬴姓,趙氏。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趙高從一名宦官起家,依仗著秦二世胡亥對他的寵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頂峰,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

8、梁冀

朝代:東漢

梁冀(88年-159年9月9日),是東漢朝代有名的外戚、權臣。梁冀出身世家大族,為大將軍梁商之子最初為黃門侍郎,歷任侍中、虎賁中郎將、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執金吾。永和元年(136年),拜河南尹,任內殘暴不堪、肆意妄為。梁商病逝後,梁冀接任大將軍,襲爵乘氏侯。順帝崩,立沖帝,與太尉李固等錄尚書事。沖帝崩,立質帝。後更毒殺質帝,另立桓帝劉誌。此後他更加專擅朝政,結黨營私,任人唯親,大肆將官爵給予親族。

7、董卓

朝代:東漢末年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生於潁川。東漢末年獻帝時軍閥、權臣,官至太師,封郿侯。公元189年,董卓受大將軍何進征召,進京討伐十常侍,遇到京中動亂,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駕大功,開始掌權。董卓想狼一樣,放縱士兵在洛陽城奸淫婦女,搶劫財富,無惡不作。接著他又招攬呂布,除掉丁原,廢帝劉辯與何太後及太後之母,都遭董卓的毒手,後來董卓擁立漢獻帝劉協即位,自己出任太師。他曾強行遷都,造成極大的人為災害,最終在司徒王允施展反間計下,董卓被部下兼義子的呂布所殺。

6、李林甫

朝代:唐初朝代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畫家李思訓之侄。李林浦擔任宰相十九年,獨攬大權,表面口腹蜜劍,背地裏排除異己,迫害賢才,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安祿山的勢力日漸增大,在李林浦的專斷跋扈下,加上唐玄宗自己的昏庸放縱,唐初比較清明的朝政風氣為之一變,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根。

5、來俊臣

朝代:唐中期

來俊臣(651年—697年6月26日),雍州萬年(今陜西西安市)人。唐朝武周朝代著名酷吏。來俊臣無賴出身,善於告密,得到武則天信任,先後任侍禦史、禦史中丞、太仆卿。組織數百名無賴專事告密,設立推事院,聯合黨羽朱南山等撰寫【羅織經】,制造各種殘酷刑具,大興刑獄,采取刑訊逼供手段,任意捏造罪狀致人死地,大臣和李唐宗室遭到枉殺滅族者達數千家。

4、秦檜

朝代:南宋初期

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秦檜在南宋朝廷內屬於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主張割地賠款求和的秦檜,相當於抗戰朝代助紂為虐的漢奸,秦檜陷害嶽飛入獄,接下來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嶽飛殺害,遭果然唾罵一千多年。

3、嚴嵩

朝代:明中期

嚴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透過戲曲和文藝作品、歷史典籍,嚴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間。嚴嵩為了保住他的權位,他對所有彈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殘酷的打擊,輕者去之,重者致死。

2、魏忠賢

朝代:明末朝代

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明朝末期宦官。天啟皇帝沈迷木工,魏忠賢和客氏一起把持朝政,將皇帝當作傀儡,人氣百步,但是天啟帝的皇後張嫣卻對魏忠賢和客氏很反感,偷偷高訴天啟帝這兩人心懷叵測,這就惹怒了魏忠賢,在皇後即將臨盆的時候,魏忠賢串通禦醫下毒謀害皇後,導致皇後生下死胎郁郁而終。除此之外,搬弄兵權、鏟除政敵也是魏忠賢的拿手好戲,不過等到崇禎皇帝登基後,自稱九千歲的魏忠賢走到了盡頭,畏罪選擇了自殺身亡。

1、和珅

朝代:清中期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透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