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考古2023|新石器考古:史前治水首「屈」一指,海洋文明破「殼」而出

2024-06-18歷史

又是一年「考古時」。即日起,「考古2023」系列稿件將陸續見刊,這是澎湃新聞·私家歷史連續第五年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請多位學者撰寫總結性稿件,對過去一年中國的重大考古發現做全時段、全方位梳理,以饗讀者。

文|彭小軍

2023年,新石器考古人紮根田野,立足大地,開啟時光之旅。 我們站立在巍峨的院落高台,震撼於史前中國的建築之雄偉; 穿行在靜謐的古城村落,沈醉於「隔水風來知有意,為吹十裏稻花香」的田間風光; 來到謹嚴的史前「工場」,目睹燒土為陶、敲石為器的神奇; 走近高聳挺拔的土堆高壩,遙想史前治水的規模之大; 掀開潮起潮落塵封的故跡,感受華夏先民的遠洋氣質; 思接史前祭祀的儀式活動,感受綿延千載的精神之厚重。

院落高台顯威嚴

大型建築不僅反映了人們對於力學和數學知識的掌握,更代表了社會生產力和組織能力的發展。

本年度,多處遺址發現有史前大型建築。山東臨淄桐林遺址揭露出一座面積達5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院落建築。該院落呈橫長方形,同磁北角度保持正方向,精細的考古工作已揭示院墻的西南拐角。考古工作還表明,院墻基槽可分為兩個階段,分別為龍山文化早、中期,早期範圍略小,晚期範圍略有擴大;院內主要為紅燒土層和墊土層間隔形成的「台基」堆積,發掘者推測高等級建築或在台基的北部。桐林遺址發現的大型院落是目前山東龍山文化各城址中唯一明確的高等級建築區,為海岱地區文明化行程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是「古國時代」第一階段代表性遺址。近年來,牛河梁遺址第一地點的發掘,明確了該地點是由多座人工修建的台基組成的台基建築群,規模龐大,結構復雜。河南洛陽蘇羊遺址發掘進一步揭示了遺址北區仰韶文化中期的「大房子」和仰韶晚期的「大院墻」。

蘇羊遺址房址分布圖

蘇羊遺址仰韶文化早期人骨埋藏坑

蘇羊遺址出土仰韶晚期及屈家嶺文化因素陶器

蘇羊遺址出土玉石器

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屈家嶺文化的大型木構建築令人印象深刻。本年度,雞叫城考古隊新發現更早的油子嶺文化的大型木構建築,再次重新整理了對於古人建築規劃和建造能力的認識。同時,雞叫城遺址發現的人骨保存較好的油子嶺文化「屈肢葬」,為探索此類葬俗的傳播和人群特征提供了重要資料。

河南古城寨遺址以往發現的夯土城垣、帶回廊的大型建築令人記憶猶新。本年度,在以往城內發現的F1、F4建築的東北部,新發現1號夯土台基。該台基平面呈西北-東南向長方形,面積約1800平方米。從分布於台基表面柱洞來看,發掘者認為台基整體應是南北為排房建築,中部為庭院,東西帶回廊的結構。此次發現的1號台基與F1、F4以及東部的夯土遺跡,均位於城內中部偏東區域的核心區,在平面上共同構成了四合院式的夯土建築群。這些發現為探索三代宮室建築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料。

中小房屋型別多

與大型院落建築不同,中小型房屋在考古遺存之中較為常見,代表了史前人民的普遍居住方式。

距今萬年前後,以上山遺址為核心的上山文化遺址群構成了東亞大陸新石器時代早期初具規模的聚落群,展示了「遠古中華第一村」的圖景。浙江上山遺址新一輪的考古工作,新發現灰溝與方形灰坑存在組合的關系,而且在北區發現三組疑似房屋的大型遺跡組合。周邊13萬平方米的考古勘探工作表明,遺跡均分布於地勢較高的台地上。同時,在北部台地以外與蜈蚣溪兩岸發現了一條7400-2800年前的古河道,對於探討遺址環境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在壩上草原,河北尚義四台遺址再次出土房屋以及大量的陶、石、骨、貝類等遺物,為探討人類群體從流動性向定居形態轉變提供了重要材料。河北保康興隆遺址發現裕民文化時期的房址,以及舊-新時代過渡階段的火塘,填補了壩上地區該階段考古發現的空白。

在黃河下遊,後李文化時期遺存之前在魯南地區鮮有發現。本年度,山東滕州黃安遺址揭露出後李文化保存較完整的聚落,大彥遺址則發現北辛文化的遺存。此外,黃安遺址還發現以半地穴式房址為特色的龍山文化早期小型聚落。

此外,河南上蔡小冀莊遺址發現裴李崗文化灰坑、井等遺跡,是豫東南地區裴李崗文化賈湖型別的又一次重要發掘。

居址和墓地分別代表了人們的生死場所,二者功能有別。山東鄒城中南宮遺址的發掘則揭示出大汶口晚期至龍山時期,遺址記憶體在居址與墓葬的功能分區轉換交替的現象。

內蒙古敖漢西劉家屯遺址出土房址、灰坑、墓葬等遺存,其聚落布局、房屋結構、器物組合等與敖漢興隆窪遺址、阜新查海遺址相同,再現興隆窪文化聚落特征。

以往的區域系統調查表明,北陽平遺址是鑄鼎原最大的史前聚落。本年度考古發現房址、陶窯、灰坑、壕溝、墓葬等遺跡,並進一步揭示聚落內房屋的組合關系。新發現的房屋在形制結構、營建方式和建築材料等方面,與鄰近的西坡遺址以及較遠的白水下河遺址接近,表明這一時期仰韶文化房址呈現出標準化、成熟化趨勢。此外,在一些中小型房址發現地面塗朱現象,而新發現「瓦形器」為研究早期房屋建築材料提供了重要資料。

湖北襄陽鳳凰咀遺址位於南陽盆地與江漢平原交往的咽喉地帶,為兵家必爭之地。近年來,鳳凰咀遺址的考古工作進一步揭示古城內的聚落特征,新發現的「土圍」院落建築極具特色。

浙江寧波陳王遺址包括河姆渡、良渚等文化階段的遺存。河姆渡文化遺存發現有土台、墓葬、木構窖穴、木構護欄、灰坑、灰溝等;良渚文化遺存則發現圓形或近長方形的房屋、獨木棺的墓葬以及犁、刀、錛、斧、耘田器、鐮、紡輪等生產工具。兩階段遺存,生動展示了河姆渡、良渚文化小型村落的生動場景。

河南淮陽朱丘寺遺址發現的建築遺跡中,有居住型的連間排房,也有與淮陽時莊遺址夏代早期糧倉遺跡相似的土墩立柱地上式圓形建築和土坯墻圓形地面式建築,可謂居住和倉儲建築共存。

城壕聚落突破多

城與壕是史前社會生產力、政治、技術、組織管理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晶,是人類探索自然、改造大地的產物。

依托於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長江中下遊早期稻作農業社會的形成研究課題,多處8000-9000年前後的遺址發現環壕設施。浙江仙居下湯遺址是上山文化遺址群的最南部,遺址保存有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和好川文化階段的地層堆積。其中在遺址的北、東側發現了上山-跨湖橋文化時期寬10公尺、深約2公尺的環壕。環壕與土台的交界處發現大量圓形坑狀遺跡,內部篩出有魚類碎骨,發掘者推測坑狀遺跡可能用來儲藏水生動物。聚落中還發現有多處人工土台、器物坑、建築遺跡、儀式廣場、農業加工工場,展示了上山-河姆渡文化的村落畫卷。

浙江永康湖西遺址以地勢較高的台地為中心、四周挖設內外雙重環壕。新發現的一條壕溝呈東北-西南走向,最寬處達20公尺。從地層關系和出土遺物推測該壕溝的建造年代不晚於上山文化晚期,廢棄年代不早於上山文化晚期、不晚於跨湖橋文化時期。距其不遠的永康長田遺址,亦發現有壕溝堆積,而且在壕溝底部發現有灰坑。

浙江衢江皇朝墩遺址不僅發現上山-跨湖橋文化時期的壕溝,碳十四測年數據顯示距今8000-8450年,而且發現台地、疑似稻田等遺跡。該遺址是目前已知上山文化遺址群最西端的分布點,為了解上山文化的分布範圍、聚落內部的景觀提供了資料。

湖南澧縣李家崗遺址是彭頭山文化的重要聚落,本次發掘發現多種形態和結構的房址以及相關生活遺存,展示了澧陽平原最早的鋪墊地面、道路等遺跡。新發現的相對獨立的墓葬區,為進一步認識彭頭山文化時期的喪葬習俗、思想觀念提供了新的視角。更為難得的是,考古確認的壕溝(圍溝)設施,反映了澧陽平原地區早期定居農業社會的聚落景觀。

皂市下層文化是繼彭頭山文化之後,洞庭湖地區的重要考古學文化。湖南澧縣戴家屋場遺址新發現皂市下層文化的外圍壕溝,碳十四測年結果表明壕溝的年代為距今7800至7400年。新的考古發現為探究皂市下層文化的社會狀況提供了支撐材料。

三星堆出土的古蜀遺贈令人著迷。本年度,四川溫江魚鳧村古城內的發掘,為探索寶墩文化向三星堆文化過渡、成都平原由新石器時代走向青銅時代的歷史行程提供了資料。新發現的眉山登雲古城,是成都平原目前發現的第九座寶墩文化城址。

在黃河流域,發現的壕溝主要集中於龍山文化階段。山東萊州呂村遺址進一步明確了北壕溝的年代和結構。臨沂毛官莊遺址不僅發現了龍山文化早中期的外圍環壕,而且在環壕內側確認了「堆築」的城墻遺跡,這是沂沭河流域首次發掘的龍山文化城址。淄博高南遺址則是魯北龍山文化早中期的環壕聚落,面積約9.5萬平方米,略呈橢圓形。

河南鄧州太子崗遺址是南陽盆地的中心聚落,新的考古工作揭示出仰韶、屈家嶺文化的多類遺跡。新發現的高崗周圍的人工環壕,周長約1250公尺,開口寬30-40公尺、深3-6公尺,規模巨大,結構完整。

河南孟州西小仇遺址新發現內城墻、內外三重壕、疑似出入口等遺跡,發掘者推測內城壕的年代不晚於龍山時代晚期。太康劉莊遺址發掘出兩段龍山文化晚期的夯土墻。結合勘探可知,夯土墻應是環繞遺址核心區。聚落內部揭示的房址多為土坯壘砌而成的連間房。出土遺物表明,劉莊與造律台、王油坊、平糧台遺址屬於同一個文化型別。劉莊城的發現對於研究豫東地區龍山晚期小城的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料。

內蒙古清水河縣後城咀遺址是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目前發現的等級最高、規模最大、防禦最為嚴密的龍山時代石城。出土的地下通道、房址、墓葬、灰坑、城垣、護坡墻等遺跡,反映了城址建築結構的復雜性。外甕城發現了河套地區最早的土坯式台基,同時台基、壕溝內發現大量的野豬下頜骨在河套地區龍山時代也屬於首次發現。

後城咀石城甕城總平面圖

後城咀地下通道內景

後城咀M6

陜西西安太平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關中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龍山時代環壕聚落。本年度在西壕內側,發現了四座距離相近但形制各異的房屋建築,進一步豐富了聚落內部的建築認識。在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內城城垣低矮呈台形,內外側有壕溝環繞,城垣台基上有復雜的建築結構,可能反映了極具江淮地域特點的城址結構。

在河南新密新砦遺址,基本探明了西外壕的走向,且首次在新砦遺址發現有仰韶時代的遺存,文化面貌與大河村三期較為接近。新發現的兩座疑似石料坑,為研究新砦遺址龍山時代晚期的手工業功能分區提供了新材料。

山西興縣碧村遺址東城門城墻圪垛的發掘,發現外甕城南北入口、內甕城西口均有被封堵現象。遺址西端寨梁上發掘了一段成組的護坡石墻,年代為距今4400年前後,將碧村遺址的年代向前延伸。遺址石門嫣地點發現內城城墻內的「扁體玉琮」,再次證明了藏玉於墻的特點。

陜西榆陽東岔遺址則發現了主體年代早於石峁遺址的內外雙重結構石城,為探索石峁文化的源流和陜北地區石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資料。甘肅臨洮寺窪遺址一處半閉合方形溝狀遺跡,年代屬於馬家窯文化半山時期。

河北張家口鄧槽溝梁遺址是龍山時期北方石城的東緣。新近的考古工作,揭露出龍山晚期城墻及早晚五個階段的城門系統,展示了東南甕城區域城門系統的發展、演變過程。「城門」附近的考古還在繼續,山東章丘城子崖遺址北門址內側的考古工作表明,該地點在龍山文化時期為居住區,且為龍山城址的核心區;後來,可能與修建北城門有關,嶽石文化時期聚落的中心逐漸西移。

在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大汶口人對於南城墻和壕溝的修建過程得到進一步探索,確定了崗上城址年代為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外東北部發現的大汶口中晚期墓地,分化小、規模小。這與之前發現兩處墓地形成明顯對比,意味著居住在崗上城或周邊的人群之間存在差異。

除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城壕聚落之外,陜西臨潼吳中遺址發現了半坡文化的環壕聚落和墓地。

陶石生產新發現

手工業是史前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物質體現,而陶器、石器是新石器時代最為常見的生產生活用具,因此關於二者的生產活動能夠反映當時社會的發展水平。

在浙江杭州沈家裏遺址,馬家浜文化先民依托於附近的長石碎屑砂巖山體作為原材料,開展了大量石器生產活動。良渚文化時期,古人延續石器加工的活動,文化層中包含大量的石核、石坯、碎塊與碎屑等。發掘者推測沈家裏應該是錢塘江南岸良渚文化玉石器交換網路的生產支點之一。

桐廬沈家畈遺址也是良渚文化的石制品加工場,包括了石器生產過程中的成品、半成品、毛坯、剝片等不同階段的產品,成品主要有錛、鏟、鑿、鏃、矛、球、刀、斧、鉞、鐮、錐形器、網墜等。值得註意的是,遺址北部發掘區分布1處石器(陶片)堆,呈長條狀,總長42公尺,由大型石料和石(陶)堆組成。大型石料多長而窄,排列規整有序;石(陶)堆位於石料兩側,由各類石制品及陶片組成。該發現為探索良渚文化石器生產鏈提供了重要資料。

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新發現裴李崗偏早階段陶窯,為研究該時期制陶業提供了新的資料。新發現的墓葬中出土了迄今最早的尖底瓶,為裴李崗文化與仰韶文化源流關系提供了新的實物證據。

風吹稻香水流畔

近年來史前水稻田的考古工作,為我們展示了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畫面。

浙江余姚市上錢古稻田遺址發現的「丁字形」田埂、灌排水口、溝渠等遺存,以及連線居址與稻田的道路,再現了「水畔稻香」的勞作畫卷。有意思的是,考古出土的一些坑狀遺跡分布於田埂附近,坑內填土臨近堆放,可能是為了修整田埂、渠道,就近取土從而形成。

距其不遠的江橋頭遺址,揭示了古河道、村落和稻田的關系,展現了河姆渡文化晚期到良渚時期聚落-河流-古稻田構成的史前生活圖景;文化層、古稻田層與自然層相疊壓的現象,為研究此區域的人地關系提供了新材料。

考古發現的植物種子是植物考古的直接支撐。陜西潼關寺底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水稻遺存,為探討龍山時代黃河流域水稻傳播、水稻種植技術發展提供了重要材料。

治水工程規模大

古代中國是農業社會,而農業種植對於水資源的利用和管理有較高要求,因此治水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支撐。

良渚遺址群新近的考古工作,揭示了良渚早中期之間聚落與社會發生的革命性改變,即早期聚落利用自然高地的散點式多中心,向中期在遺址群空間中心大規模人工營建古城和水利系統轉化。

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是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油子嶺文化聚落,並在屈家嶺文化時期得到全面發展。新發現的水壩設施年代不早於油子嶺文化晚期,不晚於屈家嶺文化早期,是長江中遊地區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水利設施,與之配套的還有蓄水區、灌溉區、泄洪道等要件。屈家嶺文化強盛時期,當時的人們在聚落核心位置修建了大型磉墩建築,推測為樓閣式建築,規模宏大,極具特色。在漢江東岸,城河人在聚落北部「攔河築壩」,在聚落西部「築墻防水」,在聚落西南「分級控水」,展示了復雜的管水治水理念。

屈家嶺遺址熊家嶺水利系統示意

屈家嶺F38平面分布圖

屈家嶺F38磉墩(25號磉墩)平、剖面照

屈家嶺H304出土陶器

長江中遊的治水活動還見於肖家屋脊文化。在湖南澧縣孫家崗遺址,當時的人們在聚落邊緣「挖溝修壕」,將其與自然河道連通,以便更好地「導水用水」。

近年的考古工作表明,著名的常州寺墩遺址有內、外兩重環形水系,寺墩墩體恰好位於水系的中心。新揭示的崧澤文化墓葬區、木構建築遺存和良渚文化砌石遺跡、建築基址等重要遺存,為長江下遊區域文明模式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面向海洋新視角

近年來,面向海洋的「大陸棚考古」和「島嶼考古」成為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據介紹,2008年,有團隊在黃海海域開展海底鉆探調查,發現了距海平面80公尺左右深度的陶片。2023年6月份,黃海海上鉆探調查工作再次取得突破,探孔土樣的觀察進一步證實在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海平面快速波動上升背景下,現黃海和東海大陸棚主體範圍部份地域有著適合古人類生存活動的環境條件。有學者提出,「逐海而居、以海為生是適合史前時期部份海岸帶先民的基本生存方式」。

中華文明的「海洋性」也體現在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的考古成果之中。在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的支持下,平潭西營、東花丘等遺址的考古工作取得最新進展。尤其西營遺址出土的人骨、殼丘頭等遺址出土的水稻痕跡,為探討農業文明的向海島的擴散提供了新的線索。

東花丘遺址陶器

浙江嘉興朱福浜遺址處於錢塘江河漫灘-河口灣沈積環境,共經歷2個海進、海退旋回。崧澤、良渚文化的人們不懼海侵,建房堆台,修墓置鉞,展示了生動的奮鬥圖景。

江蘇興化草堰港遺址所在區域地勢低窪、河湖密布,原為蘆葦、水草遍布的湖蕩,遺址整體位於水面之下。因為處於濕地飽水的環境,所以有機質遺存極為豐富。新發現的蘆席、榫卯木板、鉆木取火器、木笛、靴形器等遺物,再現了七千多年前古人的生活趣味,同時為史前時期海岸線變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海南萬寧灣仔頭遺址出土密集分布的陶片堆積。發掘者根據地層關系和器物特征,將該遺址劃分為四期,跨度為距今4800-3500年。發掘者認為,灣仔頭遺址第二、三期的陶器,顯示了與中國台灣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南太平洋地區拉皮塔文化之間的聯系,是探討南島語族擴散路徑的學術增長點。

祭祀葬儀現象多

敬天法祖是中華民族的信仰,而相關儀式遺存與墓葬最直接的物質資料。本年度,多處遺址出土祭祀或墓葬遺存。

浙江雲和、蓮都、松陽、慶元、縉雲等縣區的區域系統調查工作,發現好川時期遺址約五十處,遂昌好川遺址、雲和顯聖灣遺址等或為好川文化時期的中心遺址。蓮都嵐山頭遺址出土的好川文化早期墓葬,填土中常發現有體形較大、棱角分明的石塊,擺放位置不規律,似乎是有意為之,可能是嵐山頭遺址好川文化墓葬的特殊葬俗。雲和顯聖灣遺址出土的好川文化墓地,其中崗頂為以高等級墓葬為主的墓地,坡下為普通墓葬,豐富了學術界對好川文化葬儀的認識。與之類似,慶元小熊山遺址發現的好川文化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大墓亦位於山崗高地且中心的位置。

河南永城王莊遺址位於豫東平原,歷代的黃河改道和決堤泛濫給這裏留下了大量黃沙淤積層。考古工作者克服困難,清理出新石器的環壕、墓地。其中,M3為三人合葬墓,規模大,隨葬品豐富,玉墜、玉環、玉鐲、玉璧、石圭和綠松石飾在內的玉石器達20件。王莊大汶口墓地是商丘地區此類遺存的首次發現,墓葬形制與隨葬品類別可見明顯的階級分化現象。

河南永城王莊墓地發掘區

王莊遺址出土大汶口文化玉器

王莊遺址大汶口文化墓葬ⅣM4出土部份陶器

王莊遺址大汶口文化墓葬ⅣM4出土玉項飾

王莊遺址大汶口文化墓葬ⅣM8正射影像圖

在雙槐樹遺址,墓葬、祭壇、房屋、建築基址、中心大道,展示了「河洛古國」的聚落景觀。河南葉縣余莊遺址的考古工作確認,龍山時期的大墓打破建於夯土之上的房基,大墓又被晚期夯土疊壓。新發現的高等級墓葬,器物組合穩定,擺放位置固定,表明已經出現了早期禮制。

在石峁遺址,皇城台地點出土的復雜石雕,展示「神聖空間」的威嚴。本年度,在皇城台頂部確認一處高等級墓地,階級分化明顯。發掘者根據隨葬品與喪葬儀式的差異,推測該墓地屬於「重貴輕富」的喪葬傳統。皇城台墓地是目前發現的等級最高的石峁文化墓地,可能是石峁「王」墓。

廣東巖山寨遺址出土墓葬、半地穴建築、柱洞、灰坑等遺存。該遺址是嶺南迄今發現的新石器時代至夏商時期規模最大、結構最復雜的中心聚落。

巖山寨遺址出土器物

巖山寨遺址出土器物

巖山寨遺址出土器物

上世紀九十年代,江蘇金壇三星村遺址出土精美的刻符骨板、骨雕裝飾的玉石鉞、最早發現的雲雷紋、上千座墓葬以及保存極好的人骨,引起了學術界的強烈關註。本年度,三星村遺址再次發掘墓葬三百余座,展示了豐富的葬儀特征。新發現的土台、灰坑、房址、壕溝、陶窯等遺跡,進一步豐富了聚落的特征和內涵。張家港東山村遺址被稱為「崧澤之光」。新發現的崧澤文化早中期大型墓和中型墓,反映了當時埋葬制度與早期禮制形成。蘇州草鞋山遺址發現的馬家浜文化墓地、居址,江西九江蕎麥嶺遺址發現史前居址和墓地,為探討相關區域的墓葬制度、社會組織提供了資料。

三星村遺址出土骨板和雲雷紋

河南新野鳳凰山遺址出土屈家嶺、石家河文化墓地,為探索屈家嶺-石家河文化在南陽盆地的葬儀特征提供了支撐。

在安徽含山淩家灘遺址,祭祀坑西側北側區域的考古工作,表明淩家灘人很可能采用石子膏泥修建通往祭祀區的「神聖大道」,或者以此作為大型祭祀區台基的組成部份。

遼寧馬鞍橋山遺址是紅山文化早中期聚落,房址與祭祀遺存均有發現。河北平泉東山頭遺址出土有微型祭壇、墊土、燎祭坑、陶片平鋪堆積、石塊堆塑、石棺墓等遺存,展示了紅山文化中小型聚落的祭祀場景。在東南部區域發現有環壕,為探索居住區的分布提供了線索。東山頭遺址應由祭祀區和生活區兩部份組成,為研究紅山社會文明化行程提供了具有祭祀、生活雙重內容的遺址材料。

蚌龍美玉引關註

玉器串聯起古老的中華文明,展示出突出的創新性。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是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的重要城址,近年來新出土一批肖家屋脊文化遺存。在出土的土坑墓和甕棺葬中,有8座甕棺葬出土玉器,包括玉人、玉鳳、玉蟬、玉鉞、玉璧、玉錐形器、玉珠管及碎玉片等。精細的發掘現實,大多數玉器是被有意敲碎之後,再放置在甕棺之內的。肖家屋脊文化的出土玉器的甕棺主要見於江漢平原,在澧陽平原的孫家崗遺址有少量發現,本次七星墩遺址的新發現有助於重新審視肖家屋脊文化時期長江中遊的社會圖景。

河北宣化鄭家溝遺址是新近發現的紅山文化遺址,積石冢、祭祀坑、墓葬等遺跡豐富,出土玉豬龍、三聯璧、玉鸮、玉環、玉斧等遺物精美,為探索紅山文化的分布範圍和喪葬祭祀習俗提供了新的資料。

內蒙古赤峰彩陶坡遺址出土房址、灰坑、竈址等遺存。深瓢形坑竈及其伴出的與後崗一期遺存形態接近的陶釜,反映了紅山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聯系。出土的龍形蚌飾彌足珍貴,在龍年來臨之際掀起了龍文化的關註熱潮。

文化行程有收獲

區域文化行程是史前考古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一個區域範圍內的考古學文化包括連續不斷的核心考古學文化,也包括區域內部的非核心考古學文化。本年度,湖南臨湘柳洲遺址出土一批堆子嶺文化遺存,以鼎、豆、罐數量最多,而且還發現少量帶有刻劃符號的陶片。碳十四測年數據表明,年代當為公元前3800-前3500年。

湖北當陽九裏崗遺址出土細石器、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的地層剖面,為探索該區域舊新過渡、文化演變提供了支撐。江西靖安老虎墩遺址的最新考古工作,對老虎墩下層文化堆積分布情況有了了解。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融東貫西,連北通南,內涵豐富,譜系完整,為了解皖南地區的文化行程提供了重要資料。

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崧澤文化陶豬尊

青海同德宗日遺址首次發現了居址區,且該區域可能經歷了不同時期人群的反復使用。這一發現為探索青藏高原早期人類居址形態、各考古學文化間的交流互動提供了重要材料。

2023年,新石器考古人奮戰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用毛刷拂去塵泥,用手鏟雕劃出清晰的史前畫卷。我們猶如時間的旅行者,穿梭在一座又一座的史前村落,輕敲一間又一間的史前屋門,參觀他們的「工場」,俯瞰他們的「水庫」,行走在田間地頭,仰望著美玉飛龍,領悟中華文明之壯美,體味史前文明之厚重。

(文字和相關圖片資料引自「文博中國」公眾號、中國考古網、新華網等多家媒體資源以及遼寧、內蒙古、甘肅、陜西、青海、安徽、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廣東等考古的官方網站,特此說明。)

本文先發於【澎湃新聞·私家歷史】。歡迎點選下載「澎湃新聞」app訂閱。點選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存取全文。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