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國君盲目爭霸,可能害國害己

2024-04-29歷史

1

我們在【 】和【 】的篇目裏,經常提到宋國,仿佛宋國能認清自己的定位,甘於做齊桓公和晉文公的陪襯。 但其實在兩位霸主過渡的空窗期,宋國也曾試圖爭霸。

那位試圖爭霸的宋國國君,便是宋襄公。

宋國是根正苗紅的商朝後裔,開國國君是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

早在商紂王衰敗、周文王姬昌崛起的時候,微子啟便認為大禍將至,勸諫商紂王修身養德,團結大多數貴族,保住商朝的六百年江山。但商紂王不聽,說了一句:「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為」,把商朝的命運寄托於上天垂幸。

微子啟見商朝不可挽回,便逃離朝歌。

等到「武王伐紂」成功以後,微子啟又回到朝歌,代表商朝向周武王投降,周武王恢復了微子啟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並冊封商紂王之子武庚祿父為諸侯,管理商朝遺民,祭祀列祖列宗。

「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坦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其位如故。武王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使管叔、蔡叔傅相之」——【史記·宋微子世家】。

微子啟沒有和比幹一樣給商紂王盡忠,商朝滅亡後也沒有殉國,極有可能是希望給周朝做帶路黨,取紂王而代之。 但因為名不正言不順,周武王沒有滿足他的願望。

周武王駕崩以後,周成王繼位,周公旦輔政。

管叔鮮和蔡叔度不服周公旦,便鼓動武庚祿父共同起兵,準備攻破鎬京取而代之。周公旦見周朝有覆滅的危險,被迫出兵東征,誅殺武庚祿父和管叔鮮,流放蔡叔度。

經過這場戰爭,商紂王和武庚祿父的大位終於空出來了, 而商朝遺民需要管理,列祖列宗需要祭祀,周公旦便封微子啟為諸侯,建立宋國,繼承商朝的國祚。

直到此時,微子啟才兌現了投降周朝的紅利,實作夢寐以求的願望。

微子啟受封的時候,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義,給微子啟頒布了【微子之命】,可以視為宋國的立國法統,其中有這麽兩句——

「統承先王,修其禮物, 作賓於王家, 與國鹹休,永世無窮。」

「上帝時歆,下民袛協, 庸建爾於上公,尹茲東夏。」

這兩句話意味著, 宋國是周朝的賓客,而不是臣屬,微子啟的爵位是上公,任務是幫助周朝鎮守東方。

可以說,在周朝的各諸侯國裏,宋國的政治特權雖然不如齊國,但也是地位超然的國家。

後來,微子啟薨逝,按照商朝「兄終弟及」的傳統,冊立其弟微仲繼位,但微仲薨逝以後,又按照周朝「父死子繼」的新規定,傳位給親子宋公稽,宋國的國君之位,就此留在微仲一系。

經過微子啟、微仲、宋公稽等十六位國君,宋國君位終於傳給宋閔公。

宋閔公是宋國歷史上的關鍵人物。

公元前684年,齊國和魯國爆發「長勺之戰」,魯莊公用曹劌的戰術,擊敗初出茅廬的齊桓公。

同年夏,齊桓公和宋閔公組成聯軍,討伐魯國,魯莊公又用不遵禮法、不講武德的戰術,在乘丘擊敗宋軍。 宋閔公不服,便於次年單獨統兵伐魯,結果魯莊公不等宋軍列陣,就向宋軍發起進攻,宋軍再次大敗。

經過這兩次戰敗,宋國和魯國便結下仇怨,逐漸站在齊國一邊,追隨齊桓公爭霸天下。

公元前682年,宋國爆發內亂。

宋國大夫宋萬誅殺宋閔公、大夫仇牧、太宰華父督,執掌宋國軍政大權,隨後蕭國和曹國出兵幹預宋國內政,驅逐宋萬,擁立宋閔公的弟弟公子禦說為國君,史稱宋桓公。

剛繼位的時候,宋桓公不願意做齊桓公的附庸,便有些反復,背叛了「北杏會盟」,齊桓公為了進取中原,直接出兵討伐宋國。

經過這次戰爭,宋桓公徹底臣服了,開始繼承宋閔公的「親齊」路線,追隨齊桓公東征西討,為齊桓公的霸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於宋桓公追隨齊桓公的記載,【春秋左傳】裏比比皆是,時間跨度非常長——

「莊公十六年夏,宋人、齊人、衛人伐鄭。 冬十有二月,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滑伯、滕子同盟於幽。

「莊公十九年冬,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

「莊公二十六年秋,公會宋人、齊人伐徐。

「莊公二十八年秋,荊伐鄭,公會齊人、宋人救鄭。

「僖公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 蔡潰,遂伐楚,次於陘。

「僖公八年春王正月,公會王人、齊侯、宋公、衛侯、許男、曹伯、陳世子款盟於洮。」

從這些史料記載可以看出來, 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宋桓公始終追隨在齊桓公左右,不離不棄,忠誠不渝。

既然每次齊桓公出兵征伐,宋桓公都積極響應,每次齊桓公召集會盟,宋桓公都是排名第二的人,那麽 齊桓公和齊國成為維持天下秩序的霸主以後,宋桓公和宋國也順理成章的成為霸主陣營的二當家。

可以說,宋國的「親齊」路線非常成功。

2

公元前651年,宋桓公薨逝。

臨終前,太子茲父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繼承國君之位,庶兄公子目夷年長,且有仁愛的名聲,更適合做宋國國君,便請求退位讓賢——「宋公疾,大子茲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君請立之。」

太子茲父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太子茲父和公子目夷的能力,確實有高下之分。

但宋桓公不同意。

為什麽呢?

答案就在 【春秋左傳 】的一句話裏: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齊人使昭伯烝於宣姜,不可,強之。 生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惠公是衛惠公, 昭伯 是衛惠公的兄長, 宣姜是衛惠公的母親、齊桓公的姊妹。齊子是嫁給齊桓公的衛女,宋桓夫人、許穆夫人則是嫁給宋桓公、許穆公的衛女。

這句話透露出來的資訊就是, 衛惠公的兄長昭伯,和衛惠公的母親宣姜私通,生育兩子三女,兩子都做過衛國國君,三女分別嫁給齊桓公、宋桓公、許穆公。

換句話說, 宋桓公不僅是齊桓公的外甥女婿,也是齊桓公的連襟。透過這層關系,齊、宋、衛、許四國緊密捆綁在一起。

宋桓公和衛女之子,就是太子茲父。

正因為太子茲父是宋國「親齊」路線的繼承人,同時也是以齊國為核心的霸主同盟的重要一環,宋桓公便不同意 太子茲父的請求。

公子目夷也非常清楚,自己沒有強大的外援,即便做了國君,也得不到國內外的承認,便順勢推辭說,太子能以國家相讓,可謂是大仁大義,我遠遠比不上,更何況太子是嫡子,我是庶子,廢嫡立庶不合禮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子茲父繼位,史稱宋襄公。

說到底, 誰能做宋國國君,根本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背景問題。

不過,宋襄公的能力其實不差,退位讓賢也不是惺惺作態。

因為就在繼位以後,宋襄公認為公子目夷仁愛賢明,便任命 公子目夷為左師,全權負責宋國政務。如果宋襄公忌憚公子目夷,退位讓賢是試探他有沒有野心,根本不會有這樣的人事任命。

這就說明,公子目夷說的沒有錯,宋襄公也是仁義的人。

於是在仁義君臣的治理下,宋國政通人和。

而在國際事務方面,宋襄公繼承了宋國的「親齊」路線,繼位同年便參與了齊桓公的葵丘會盟。

這次會盟,宋襄公親眼見證齊桓公霸業大成的輝煌時刻,旁觀了「合諸侯匡天下」的具體流程,明白了「尊王攘夷」的價值,甚至有可能埋下 「大丈夫當如是」的種子。

3

此後的日子裏,齊桓公在鹹、牡丘、淮等地操辦了三次會盟,宋襄公都以排名第二的地位積極參與,堅定執行「親齊」路線,維護霸主陣營二當家的地位。

做為報酬,齊桓公也非常倚重宋襄公。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裏說過很多次,宋國和鄭國地處中原,春秋時代的爭霸戰爭,很大程度上就是爭取宋國和鄭國。所以齊桓公為了保證齊國在中原的影響力,便冊立鄭姬之子、非嫡非長的公子昭做太子,並送到宋國,委托宋襄公撫養。

這樣一來,公子昭繼位以後,便能代表齊、宋、鄭三國的利益,占據中原重地,延續齊國的霸業。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宋襄公將繼續執行「親齊」路線,以霸主陣營二當家的身份走完一生,把「大丈夫當如是」的夢想深深埋藏在心底。

但意外還是發生了。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薨逝,齊國隨即爆發內亂,已回到齊國的公子昭立即逃往宋國,尋求宋襄公的幫助。

在天崩地裂的變局面前,宋國和鄭國做出不同的選擇。

雖然公子昭有鄭國血脈,但鄭國不再相信齊國能維持天下秩序,聽聞齊國內亂的訊息以後,便歸附楚國——「鄭伯始朝於楚」,宋襄公則出兵擊敗作亂的齊國公子,擁立公子昭為齊孝公——「宋敗齊師於甗,立孝公而還。」

這一系列變故,造成兩個結果。

1、齊國內亂導致國力衰落,鄭國朝楚導致齊國失去半個中原,這意味著 齊國不能維持天下秩序,霸主的生態席位出現空缺。

2、宋襄公擊敗齊軍並擁立齊孝公,意味著 宋國暫時淩駕於齊國之上,霸主陣營大當家和二當家的地位出現翻轉。

面對這種千載難逢的時機,宋襄公不可能沒有爭霸天下的沖動,最重要的是, 宋襄公認為,宋國有爭霸天下的資格。

從地位來看,宋國原本就是霸主陣營的二當家,現在 齊國衰落,宋國晉位是順理成章的。

從實力來看,宋國的爵位是上公,立國的時候就幫助周朝鎮守東方,再經過宋襄公和公子目夷的治理,宋國政通人和, 力相當 不俗。

從外交來看,齊、宋、衛、許透過血緣捆綁在一起,更何況 宋襄公擁立齊孝公以後,齊國理應報酬宋國,在國際事務上站在宋國一邊。

所以 從宋襄公的角度出發,宋國爭霸天下,幾乎沒有失敗的理由,不去爭霸天下,甘居霸主陣營的二當家,才是浪費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這樣的背景下,宋襄公開始行動了。

公元前641年春,宋襄公出兵討伐滕國,俘虜滕宣公。

夏,宋襄公命邾文公討伐鄫國,俘虜鄫子。因為 東夷部族都祭祀睢水的 水神,宋襄公便命邾文公用鄫子做祭品, 祭祀睢水的水神,希望用相同的祭祀方式,和東夷部族結成統一戰線。

秋,宋襄公出兵討伐曹國。

短短一年時間,宋襄公連續三次出兵,屢戰屢勝,建立起小範圍的霸權。

但這一年間的東征西討,也暴露了宋襄公的野心,激起一些諸侯國的反感,不再和宋襄公站在一條戰線上。例如陳穆公就發出號召,希望各諸侯國保持團結,繼續尊奉齊國為霸主——「陳穆公請修好於諸侯,以無忘齊桓之德。」

陳穆公的號召,其實就是不服宋襄公,認為宋國沒有資格做霸主,但現在沒有更合格的霸主崛起,還不如退一步,繼續尊奉齊國。

為什麽這樣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

一方面,齊國自姜太公開始,就是實力強悍的東方大國,宋國地處中原,自周朝建立到春秋時期,始終沒有表現出睥睨諸侯的實力。那麽在各諸侯國看來,齊國是可以維持天下秩序的,宋國則不一定。

另一方面,齊國是周朝開國功臣姜太公的後裔,是周朝的自己人,宋國是商朝的後裔,事實上是周朝的統戰封國。

受制於這兩個客觀因素,各諸侯國便願意尊奉齊桓公,卻不願意尊奉宋襄公。 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各諸侯國不會懷疑齊桓公要另起爐竈,宋襄公東征西討,各諸侯國就很容易聯想到商朝復辟。

類似於現在哪怕有種種問題,大家還是願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逐步的解決問題,如果國民黨要站出來扛大旗,大家一定懷疑國民黨有其他目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宋襄公要做天下霸主,必須做兩件事——

效仿齊桓公召集會盟,以霸主陣營二當家的身份,獲得各諸侯國的承認,繼承齊桓公的地位。

放棄「尊王攘夷」的旗號,以「仁義守禮」做爭霸天下的基本路線。

因為宋襄公做為商朝後裔,沒資格尊王,攘夷要爆發大規模的戰爭,不符合宋國的國情。 那麽用仁義的本性做為宋襄公的人設,用遵守周禮號召各諸侯國,便是宋襄公的最佳選擇。

4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發起兩次會盟。

第一次是春天,宋襄公召集齊孝公、楚成王在鹿上會盟——「僖公二十一年春,宋人、齊人、楚人盟於鹿上」。

宋國和齊國是姻親兼盟友,宋襄公又幫助齊孝公平定內亂,故而宋國排名第一、齊國排名第二。楚國是南方大國,數十年來開疆拓土威風赫赫,齊桓公也是阻止楚國北上中原,才徹底奠定霸主地位,排名第三。

這次會盟的排名順序,可以看出宋襄公的目的,那就是 利用無法改變的宋、齊歷史關系,把齊孝公置於宋襄公之下,再以齊國的國力聲望,威懾野心勃勃的楚成王,逼楚成王承認宋襄公為霸主。

事實上,宋襄公的目的達到了,楚成王在宋、齊兩國的壓力下,承認了他的霸主地位。

於是呢,就有了同年秋天的第二次會盟——「僖公二十一年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會於盂」。

這次會盟的陣容,不次於齊桓公歷次會盟諸侯的陣容, 但值得註意的是, 齊孝公沒有參加會盟。

無論齊孝公不參加會盟的原因是什麽,起碼在其他諸侯國看來,齊孝公是不支持宋襄公做霸主的。

齊孝公這麽做,原因其實不難猜測。

因為齊孝公欠宋襄公天大的人情,必須要還,所以上一次會盟的時候,齊孝公甘居第二,給宋襄公做背書。現在人情已經還清,宋齊兩不相欠,齊孝公便不願意再給宋襄公做背書。

這個微妙的變化,顯然被楚成王捕捉到了。

楚國的實力不如齊國,但強於宋國,那麽在齊孝公的震懾力消失以後,楚成王又怎麽可能臣服於宋襄公?

於是在會盟期間,楚成王直接俘虜宋襄公,然後擁著宋襄公伐宋,幸虧公子目夷調動兵馬保家衛國,才保住國祚,消弭了突如其來的滅國危機。

楚成王見伐宋不能成功,便釋放宋襄公歸國。

這次會盟失敗,成為宋襄公爭霸事業的轉折點。

盂城會盟的時候,鄭國也參加了,這意味著,鄭國即便不是徹底臣服宋襄公,起碼也是觀望態度—— 如果宋襄公能震懾楚成王,鄭國就有可能臣服宋襄公,否則的話,鄭國就繼續朝楚。

結果宋襄公不僅沒能震懾楚成王,還做了楚成王的俘虜,宋國都差點因此滅國,這就導致鄭國對宋襄公的幻想破滅。

為了不激怒楚成王, 公元前638年春,鄭國國君鄭文公,親自南下朝楚。

如果鄭國朝楚成功,其他諸侯國必然有樣學樣,宋襄公以前的一切努力都將化為烏有,宋國霸業永遠不可能建立起來。

這個微妙的變化,宋襄公也捕捉到了。

於是在聽說鄭國朝楚之後,宋襄公立即出兵伐鄭——「僖公二十三年夏,宋公、衛侯、許男、滕子伐鄭」,衛、許是宋襄公的姻親,滕是宋襄公新征服的附庸國,這支伐鄭聯軍,可以視為宋襄公的基本盤。

而聽聞宋襄公伐鄭,楚成王立即出兵「伐宋救鄭」,要 保護楚國進取中原的前進基地。

11月,宋襄公和楚成王在泓水相遇,隔河對峙。

泓水在河南柘城縣境內,距離宋國都城商丘,不到五十公裏。楚成王能走到這裏,說明 陳、蔡也在鄭國之後,背叛了盂城會盟,重新倒向楚國。

從各諸侯國的傾向來看, 泓水之戰,事實上是繼齊桓公的「陘山之戰」以後,以宋襄公為代表的北方諸侯國,和以楚成王為代表的南方諸侯國的第二次決戰。

勝利者,可晉升為天下霸主。

然而,宋襄公用來爭霸天下的仁義性格和守禮路線, 導致宋襄公在決戰中輸給楚成王。

決戰那天,宋軍很早就在泓水北岸列陣,楚軍抵達戰場比較晚,遲遲沒有渡過泓水。隨同出征的公子目夷見狀,便向宋襄公提議,半渡而擊,必勝。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司馬,即公子目夷。

公子目夷的戰術,和曹劌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放棄各諸侯國預設的潛規則,劍走偏鋒,贏得戰爭勝利。

但宋襄公不同意,拒絕了 公子目夷的意見,親眼看著楚軍渡過泓水。

此時, 公子目夷又提議道,可以利用楚軍正在列陣的時機,命令宋軍發起沖鋒,一鼓而下,楚軍必潰。

「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

如果宋襄公接受公子目夷的意見,估計大部份楚軍都要死在泓水岸邊,楚成王都未必能回去。

但宋襄公再次拒絕了 公子目夷的意見。

就這樣,宋襄公放棄了兩次絕佳戰機,等楚軍完成列陣以後,兩軍開始堂堂正正的決戰,結果楚軍大勝,宋軍大敗,甚至宋襄公的親軍都全部戰死,宋襄公本人的大腿受傷。

「既陣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

「泓水之戰」的失敗,讓宋襄公淪為歷史的笑柄,不僅後世人用迂腐二字來評價宋襄公,就連當時的人都有些鄙視他。

公子目夷就說,強敵沒有列陣,正是上天在幫助我們,不遵守禮法而發起攻擊,其實是可以的,即便如此仍然擔心不能取勝,豈有縱容強敵的道理?——

「子魚曰: 君未知戰。 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猶有懼焉。

子魚,也是公子目夷。

實事求是的說,公子目夷是正確的,但處在宋襄公的位置上,其實沒有其他的選擇。

宋襄公既然用「仁義守禮」做爭霸天下的基本路線,那麽不論什麽時候,發生了什麽事情,他都要維護自己的人設,以周禮的原則做事。 否則的話,宋襄公自己都不遵守周禮,不以仁義處世,還怎麽號召各諸侯國,做天下霸主呢?

就像宋襄公說的:「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也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

商朝後裔要爭霸天下,必須比周朝諸侯更遵守周禮。

歷史地位和現實身份不匹配,政治路線和軍事實力不匹配,就是宋襄公的困境,也是宋襄公淪為歷史笑柄的根本原因。

而「泓水之戰」的過程和戰後總結,就是【古文觀止】的第十三篇文章——【子魚論戰】。

5

「泓水之戰」徹底斷絕了宋襄公的霸主夢,但經此一戰,宋襄公也認清現實,開始調整國策。

就在「泓水之戰」結束以後,周遊列國的晉國公子重耳便抵達宋國。

宋襄公非常清楚晉國的實力,更清楚公子重耳的價值,於是公子重耳受到宋襄公的高規格禮遇,臨行前,還送給他二十乘車做為禮物。

【史記·宋微子世家】裏寫道:「是年,晉公子重耳過宋,襄公以傷於楚,欲得晉援,厚禮重耳以馬二十乘。」

公元前637年3月,齊孝公利用宋襄公戰敗的機會,不再顧忌曾經的親密關系,直接起兵伐宋,齊國重新淩駕於宋國之上。

5月,眾叛親離的宋襄公,薨逝。

宋襄公最後時光的一戰一和,徹底抹除了宋、齊之間的最後一絲溫情,宋國的「親齊」路線逐步調整為「親晉」路線。

五年後,公子重耳成為晉文公,宋襄公之子宋成公追隨他,在城濮擊敗楚軍,一雪泓水戰敗之恥。隨後晉文公召集齊、宋、蔡、鄭、衛、莒等諸侯國在踐土會盟,宋國的排名僅次於齊國,位列第三。

宋國,終於回到正確的道路上。

世人總是追逐皇圖霸業,甚至會因此迷失方向,但歷史一遍一遍的告訴我們,皇圖霸業乃時勢所造,非人力汲汲以求可得。認清自己的定位,找準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

有時候,國君誤判形勢,可能會害了國家,害了自己。

點 擊 下 方 名 片 可 關 註 公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