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他是中央軍委原副主席,手握軍政大權,為什麽後來職務越來越低?

2024-04-29歷史

王稼祥同誌曾是中共的核心領導人,在土地革命時期,他兼任過軍委、中央委員會高幹,黨內地位僅次於博古、周總理。後來,他又列席政治局,可謂大權在握。然而,1945年「七大」召開之後,他卻逐漸離開核心軍政圈,官職越來越小,這是為什麽?

王稼祥是知識分子出身,他的學識非常淵博,對於共產主義理論也很有研究,是黨內著名的「理論專家」。從1931年開始,他便在黨組織的指派下,統管宣傳工作,曾先後擔任過好幾個黨政官媒的總編。1933年,前線戰事逐漸緊張起來,王稼祥見狀便主動申請到作戰部隊擔任政工幹部,與戰士們並肩作戰。

別看王稼祥是個文人,可他打起仗來也一點也不含糊,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他甚至想端起刺刀帶著戰士們沖鋒,好在警衛員眼疾手快,一把將他拉了下來,否則他可能就要「壯烈」了。然而,誰都沒想到的是,在某一次阻擊戰中,王稼祥卻意外被一枚炮彈炸傷,徹底失去了戰鬥力和行動能力,在醫院休養了三個多月這才慢慢好轉。

1934年,王稼祥跟著黨中央開始長征,期間他親眼看到紅軍因為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而蒙受了重大損失,這讓他是痛心疾首,他敏銳的意識到,必須要為黨、政、軍換一位領導者,如果再由著博古、李德「瞎指揮」,紅軍就要全軍覆沒了。而黨、政、軍最好的領導人莫過於毛主席,主席此前剛剛被博古革職,眼下正在賦閑。

王稼祥為了試探毛主席的口風,便主動和主席接觸,詢問主席對目前的局勢有什麽看法,主席隨即給王稼祥羅列了一大串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詳細規劃了紅軍的行動路線,王稼祥由此更加確信毛主席適合擔任黨、政、軍的領袖。於是他便在1935年初提議召開政治局工作會議,會上他力推毛主席出山重掌大權,而周總理、彭老總對此也表示同意。

最終,政治局以多數意見透過了對毛主席的重新任命,主席因此得以重回領導崗位。事後,毛主席一直對王稼祥心存感激,主席曾不止一次的表示,要不是王在遵義會議上的力推,自己恐怕沒辦法重新復出,而中國的革命也可能會走向一條黑暗、未知的道路。

抗戰時,王稼祥出任中央書記處高幹,黨內地位與政治局常委相當,與此同時,毛主席還推薦他擔任八路軍總部高幹以及軍委副主席,毫不客氣的說,他當時掌握著絕對的實權,黨內地位甚至一度排到了前五。不過僅僅一年之後,他的軍政職務便被撤銷,轉而被安排到文教部門工作。

而王稼祥之所以會被「降職」,主要有兩點重要原因,一是他曾經參與過錯誤路線,雖然後來經過矯正,他重回了「正軌」,但思想上仍有一些「錯誤殘留」;其二,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點,那就是他不接「地氣」,他一直端著知識分子的架子,碰見下面的幹部向來都是愛搭不理,而對老百姓他更是有些「輕視」,甚至不願和老百姓交談、聊天,這對於共產黨人來說是萬萬要不得的,所以毛主席最終還是將他調整到文教部門工作,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1944年,王稼祥因為長期勞累,舊疾復發,被迫停止工作,進入後方醫院療養,1945年,他受邀參加了「七大」,此時他的黨內地位已經比較低了,最終在遴選中央委員的時候,他也只是被選為候補委員。建國之後,王的職位一降再降,一直到1956年,在毛主席的提點下,他的仕途才重新有了一絲起色。從1959年開始,他陸續代表中共出席了一系列外事活動,並奉命指導了「支左」運動。動蕩時期,他遭到沖擊,被下放到河南某地勞改,1970年,他被特批返回北京養病。

王稼祥是個閑不住的人,他在病床上只躺了幾個月,便有些不耐煩了,隨即寫信給毛主席,請求復出工作。而毛主席在經過認真考慮之後,決定安排他擔任中央委員,並參與一些政務決策。王稼祥得知這個訊息後很是高興,他隨即開始做復出準備,打算靠著自己的才華大幹一場。但遺憾的是,就在1974年的某一天,他突然覺得胸口不舒服,隨後兩眼一黑倒在了地上,等到秘書發現他病倒的時候,他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征,時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