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最走心的一首「清明」詩,道盡無數兒女心聲,曾入選高中語文課本

2024-04-05歷史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歷史悠久。

早在唐宋時期,清明節就已將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融合在一起,清明這一天,人們紛紛外出踏青、掃墓。

文人多情,在2000余年的清明習俗中,一代代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不同形式風格的詩詞。

這些詩詞,有的主要寫景,如: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有的寫踏青,如: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其中最多的還是描寫清明祭掃的場景,如: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等等。

文史君之見,在所有描寫清明的詩詞中,有一首寫的最妙。

它以最樸實的立意,最直白的描摹,卻寫出了最高深的意境和深層含義。

這首詩就是出自宋朝詩人高翥筆下的【清明日對酒】:

宋·高翥·【清明日對酒】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字九萬,浙江余姚人。高翥少有奇誌,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

他遊蕩江湖,專力於詩,畫亦極為出名。很多人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高翥卻是為了明誌。

高翥放任自由,遊蕩江湖,是南宋後期著名的江湖詩派詩人。

他的名氣在史書中不大,詩作也遠不如其他著名詩人,但是他的這首「清明」詩作,寫的卻是妙極,曾入選高三語文課本。

【清明日對酒】是標準的七言律詩格局。每一聯如一幅畫面,非常鮮明獨立。

首聯兩句是遠景,一句寫物,一句寫人。這也符合常人由遠及近的觀察細節。

「南北山頭多墓田」 ,這裏的「南北」是虛指,意即四面八方,形容荒山野嶺墳墓很多。

「清明祭掃各紛然」 ,承接上一句,墳墓多祭掃的人自然就很多。

「各」指的是每家祭掃每家的毫不相幹,「紛然」則指人數眾多。既然人數眾多,何以「各人自掃門前雪」呢?

這句話寫的很妙,則面描摹了掃墓人的沈重心情。與杜牧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頷聯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延續前兩句的敘述,寫人們祭祖所燒的紙錢,像漫天飛舞的蝴蝶一樣。

人們在祖先墓前悲悲戚戚的哭泣,就像是杜鵑泣血一般。

這裏的「蝴蝶」和「杜鵑」的典故,語出莊周曉夢迷蝴蝶與杜鵑渧血,暗指人與祖先陰陽兩隔。

頸聯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這句描寫的是虛景,也是作者看到眼前景象的一種想象。

即便白天祭掃人行匆匆,可是到了晚上,又恢復成孤零零的荒蕪一人了。

這裏寫狐貍「眠冢上」,是為了與「夜歸兒女」「笑燈前」形成鮮明對比。用狐貍的眠冢上側面襯托兒女們的祭掃也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

「夜歸兒女笑燈前」,這裏可以解釋為三層意義:

1、兒女們不懂得生離死別的傷痛,祭祀也不過是一刻鐘的事,晚上照常玩耍。

2、兒女們白日祭拜祖先,到了晚上還要繼續自己的生活。

3、先人的孤寂,只有狐貍陪伴他們度過長夜。「狐貍眠冢上」與「兒女笑燈閃」對比,極言被埋葬的祖先們的孤苦。

尾聯,作為總結,詩人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兒女們焚燒的紙錢、祭拜的美酒灑在地上,長眠地下的祖先們何曾嘗到一口呢?

生命逝去,一切皆無,一生所鐘愛的兒女,同樣會「夜歸兒女笑燈前」。

這句詩要闡述的道理也就是「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勸告人們珍惜眼前生活,活好自己。

讀者們,關於「高翥的這首清明詩」,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