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防漢甚於防川:清代柳條邊

2024-04-28歷史

清代柳條邊是清王朝為保護其 " 發祥滿洲重地 " 和壟斷東北特經濟貿易利益所置定的封禁界限。同時,清王朝也把修築柳條邊作為盛京、寧古塔、內蒙古幾個行政區的分界線。

一、 清代統治模式

在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在漢地設十八個行省,省級最高行政長官是總督和巡撫。各省均設巡撫(有的是總督兼),每一省或二三省設一總督,掌握一省或數省的軍政大權。他們都是皇帝的心腹,一切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此外,每省還設有提督學政一人,以侍郎、京堂、翰林、詹事、科道及部屬等官由進士出身者兼任,會同督、撫主管一省的教育、科舉等事務,不論原官階高低,在充任學政期間,其地位與督、撫平行,素有學台之稱。督、撫之下,各省均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設布政使、按察使各一人。布政使又稱藩台,主管一省的民政、財政和人事。按察使又稱案台,主管一省的司法、刑獄和糾察,兼領驛傳,而對於自己的龍興之地 —— 東北三省,則采取軍管,設立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進行軍事化管理。對於新疆、西藏、蒙古地區則采取 藏人治藏、蒙人治蒙、維人治疆,駐官監視 的半羈糜統治方式。

二、 清代柳條邊的設立 —— 管控 封禁

清朝初年,八旗入關後,東北地區地域遼闊,人煙稀少,土地肥沃,大片皇莊、旗地因八旗入關而無人耕種,導致田園荒蕪。為了大規模開發東北地區,清政府在初期大力鼓勵北方百姓進入東北,定居東北。順治年間,大量百姓在政府的鼓勵下移居東北,向全國發出【遼東招民開墾條例】,獎勵如果有人能招攬百人去東北隨著人口的增多,東北在那一時期得到快速的發展。奉天府尹張尚賢道出了清政府此舉的根本目的: " 充實根本,以圖久遠之策。 " 這樣的情況到了 1668 年發生了變化,考慮到南明政權以被剿滅,而東北作為滿人的龍興之地,眼下卻湧入了大量的漢人,為了保持自身民族獨特性,防止東北地區滿、漢民眾矛盾,在康熙七年,康熙皇帝下令,正式對東北實行管控政策: " 設立柳條邊墻,永行禁止流民,不許入境。 " 但是對於八旗在籍漢人和合法前往東北地區經商的商人則不在 封禁 之中,康熙皇帝對封禁政策下達之前遷入東北地區的漢民做了妥善安置,康熙帝還命戶部郎中鄭都等人協調盛京戶部侍郎和奉天府府尹,親自前往奉天,詳細查訪旗人田畝。經過六個月的走訪調查,清政府重新規劃了旗人的田地界線,並下令: " 嗣後分界之地,不許旗人、民人互相墾種,以滋爭端。如有荒地余多,旗、民情願墾種者,將地名畝數具呈盛京戶部,在各界內聽部丈給,庶界得分明,旗、民各安生業,不致互相爭告。 " 清政府如此詳細的要求確定旗民地界,可見清廷對於大力開發東北的態度是堅決地。從康熙帝 " 俟滿洲藩衍之時,漸次給予耕種 " 的話語中可見,在清廷統治者看來,東北無疑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之地。也正是因為如此,雖然前期清廷大力鼓勵漢人百姓進入東北、開發東北,可是一旦漢人百姓的開發力度達到一定程度,或者清廷統治者認為漢人勢力危及到滿足在東北的長久利益,則清廷必然會采取措施限制漢人百姓的活動,保護東北的旗人,保護其根本利益。

到了乾隆年間,由於關內地狹人稠,滿清入關的圈地無法養活日益膨脹的八旗人口,養活八旗旗人的俸祿人均越來越少,京城旗人由於沾染漢地不良習慣整日揮霍無度加之俸祿減少生活日漸窘迫,乾隆為此憂心忡忡。乾隆二年八月,舒赫德上書: " 盛京、黑龍江、寧古塔(按,此處的寧古塔是指吉林將軍轄地,而不是指寧古塔地方)三處,為我朝興隆之地,土脈沃美,地氣肥厚,聞其閑曠處甚多,概可開墾。雖八旗滿洲不可散在他方,而與此根本之地,似不妨遷移居住。 " 舒赫德一並規劃了遷移的具體細項,先是招募百姓,選擇合適的地方開墾,再形成城鎮,京旗進駐,最終使得京城旗人 " 家有恒產,人有恒心,然後再教以簡樸,返其初風,則根本綿固,久遠可計矣。 舒赫德的上書為清帝國移關內滿人充實東北三省提供了理論依據。在這一時期,清政府還制定了人參、貂皮等東北名貴特產專賣政策,有例證如下:親王參七十斤,世子六十斤,郡王五十斤,長子四十五斤,貝勒四十斤,貝子三十斤,鎮國公二十二斤八兩,輔國公十七斤,鎮國將軍十二斤八兩,輔國將軍十斤,奉國將軍九斤,奉恩將軍七斤八兩,入山海關不課稅,此定數之外多得之參每斤照殺虎口定例征稅六錢。八旗若有買人參販賣經商之人,由該旗出具保結蓋印送戶部後,由戶部發給票照,領取此票照時由稅官登記檔冊,出山海關時八旗、王、貝勒、貝子、公等領取票照,購買挖得人參,買得之參入山海關時由該監督照數查明征稅。在票照上加蓋印信。倘若逾限不交票照,伽號一個月,鞭一百,買參之人到盛京、開原等處攢買,不得到采參之處購買。買參之人,一票不得超過四人。針對這樣的專賣政策,盛京將軍多次告誡漢民切勿盜采人參,可是人參、貂皮等名貴特產的走私在關外漢民間仍然屢禁不止,這讓清政府大為惱火,乾隆皇帝因此下了徹底封禁東北三省的決心,制定更加嚴厲的封禁政策:一是為壟斷關東地區的資源,保護國有土地;二是為維護關外旗人生計;三是為保持滿洲本色 " 國語騎射 " ,謹防中文化,保護旗人的尚武精神;四是為防止漢、蒙民族之間的結合。東北三省從此以後除了發配寧古塔的 披甲奴 之外,普通漢民進入東三省難上加難,東北地區開啟了大約兩個世紀的封禁政策,直到 1860 年之後才逐漸廢止。

三、 柳條邊的系統分布與 闖關東

清代柳條邊是按段分時修築而成的,具體分為老邊東段(英我至鳳凰城邊門)始築於崇德三年。康熙十一年( 1672 年),清廷分別於鳳凰城、暖陽、英莪、興京、謙廠五邊門處設筆帖式一員,即威遠堡至鳳凰城邊門間的柳條邊,已經正式形成。老邊西段(平川營至威遠堡邊門)進行大範圍修築,並最終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是在順治年間。順治八年( 1651 年),於水口設邊門。順治十一年清朝於新台、蒙特內哥羅口、高台堡、平川營、長嶺山、松嶺、九官台、清河、白土廠、威遠堡、法庫、彰武台等十二處,設了邊門筆帖式、馬法、關口守禦等職,由此可知,老邊西段於順治十一年已經修築完成。從威遠堡邊門稍西楊堡至吉林東亮子山段柳條邊,相對於盛京地區的老邊修築時間較晚,因而也稱 " 新邊 " " 插柳結繩,以界蒙古 " ,最初指此段柳條邊。康熙二十年三月,寧古塔將軍 " 巴海請設界限,許沿邊蒙古就近入口,采樵圍獵 " 。清廷 " 遣侍郎沙賴前往設立邊界 " ,並由 " 理藩院曉諭蒙古 " 。【吉林外紀】載:康熙 " 二十年,添設巴彥鄂佛羅、伊通、黑爾蘇、布爾圖庫等四邊門防禦四員,筆帖式各一員 " ,可見新邊於康熙二十年已經修築完成。 據【柳邊經略】記載: " (老邊)西起自長城,東到船廠(今吉林省吉林市),北自威遠堡(今遼寧省開原市境內),南至鳳凰山(今遼寧省鳳城市)止。設邊門二十一座,每門設蘇喇章京一員,筆貼式一一員,披甲十名。 " 全長 1900 余裏,由盛京將軍管轄。柳條邊構造 據【柳邊紀略】記載:今遼東皆插柳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籬;而控壕於其外,人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 " 柳條邊的築法是:用土堆成高寬各 1 米的土堤,土堤上每隔 1.7 米插柳條 3 株,每株間再用繩連結橫條柳枝,即所謂 " 插柳結繩 " 。土堤外側,挖深 2.7 米、底寬 1.7 米、口寬 2.7 米的邊壕,以禁止人們越渡,因為柳條邊壕修於清代,後世又稱 " 清溝 " ,對於敢於偷越柳條邊的百姓,清政府嚴厲緝拿,治重典論罪。

隨著時間的推移,清帝國關內人口日趨增長,人地矛盾日趨尖銳,關內民眾生活越發艱辛, 根據馬嘎爾尼【英使覲見乾隆紀實】記載: 中國的全部土地只有極少數例外主要是種植人吃的糧食。除了皇帝的禦花園外,全國很少有公共娛樂場所,全國沒有公地,大地主們也不肯劃出土地來不事生產而改作娛樂場所,所有耕地從不休耕,如此激烈的人地矛盾,使得中國百姓實際上相當貧窮。最讓英國人印象深刻的是由於清政府送來的禮品過多,很多豬和家禽在路上碰撞而死,於是英國人就將這些已經發臭的動物從船上扔了下去,此時,岸上的中國人就瘋了一樣跳下海馬上把這些死動物撈起來,洗幹凈用鹽腌好。 由於黃河水災,加之華北地區地狹人稠,蝗災不斷,華北地區成了糧荒的重災區,清朝京師嚴重依賴運河漕糧運輸,由於黃河泥沙淤積,運輸不暢,糧食供應十分緊張,清政府用於對京城漢民出售的糧食多為陳年積糧,足可見清代京城糧荒的嚴重,京城尚且如此,華北地區糧食供應可想而知,故關內糧荒十分嚴重,下層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拼死逃到土地肥沃的關東地區成了華北下層流民的重要目標。闖關東路線分為兩條:一條是從山東半島出發,渡海進入遼東;一條是私自翻越長城柳條邊墻進入遼西。這兩條路線均會面臨清政府軍隊攔截和嚴苛的自然環境考驗,但是仍有很多饑民冒死進入關東謀生,到了 1712 年(康熙五十一年),僅山東流民入關者就達到 10 多萬人; 1776 年(乾乾隆四十一年),據估計在關東謀生的華北農民總計達到 180 萬人,這些流民都是在閉關條件下、私自進入關東的,所謂 " 闖關東 " 即由此而來。

四、 柳條邊封禁之地的治理 ——「 披甲奴 與貂皮貿易

清政府對東北地區管控封禁之後對於東北地區的開發並非完全終止,而是采取征發流人和壟斷貿易的方式,征發流人方面,清政府主要是將關內犯罪官吏、文人、百姓發配到吉林、黑龍江寧古塔、琿春、海拉爾等地給披甲人 —— 關外八旗士兵為奴隸,為其開墾旗地,充實邊防。乾隆初年公布的【大清律例】規定: " 強盜免死減者,行劫數家止首一家者,夥盜供出首盜即時拿獲者,偷盜墳墓二次者具發寧古塔等處。 " 發往寧古塔的罪犯,一般以 10 年為期,然後考察他的現實表現,如能悔過自新,又情願回原籍者準予回籍。但如果被判處無期徒刑,將永遠不得入關,除非皇上特準。流人到了東北各旗,都分給住房、耕牛和土地。能從事農業和漁獵生產的便從事生產勞動。尤其文人,在流人中地位最高。來寧古塔的流人中,吳兆騫等到寧古塔後,即被巴海將軍看中,請到自己府上教兩個孩子讀書。許多流人都曾被滿族的官吏請去教書講學,為後來寧古塔創立 " 龍城書院 " 奠定了基礎。流放文人在寧古塔還創辦許多書房藏書,如張縉彥的 " 外方庵 " 、吳兆騫的 " 望蜀書社 " 、楊越的 " 讀書草堂 " 、方拱乾的 " 何陋居 " 等。流人們在寧古塔雖然過著謫戍生活,但士大夫出身的他們不同於普通的平民百姓,在東北野味、蘑菇的滋養下,留連於詩酒,放歌塞外的山川沃野。流人們還帶來了中醫中藥, " 滿人病輕服藥而重跳神 " ,流人來後則出現 " 醫多自內地 " ,善醫者可行醫看病,推廣中藥,呂留良的後人曾是著名中醫,不僅解決了寧古塔地域無醫藥的問題,還獲得豐厚的收入。至於平民百姓出身的流人,有的流人被派往官莊,當了莊丁,這些莊丁雖是流人但是比關內的生活要好的多,這些官莊每莊 10 人, 1 人為莊頭, 9 人為壯丁,每個人一年上交糧食 12 石,草料 300 束,豬肉 100 斤,木炭 100 斤,石灰 300 斤,蘆葦 100 束,交足這些租子之後剩下的勞動成果就是自己的,足夠滿足自身生活之用。有的流人派往驛站、礦山或衙門服各種雜役,初一、十五定期到衙門報告自己的改造情況。也有的流人是工匠,有的制酒、有的制陶、有的制鹽、有的打鐵、有的做木工瓦工,解決了自己的生活問題,還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發給披甲人為奴的流人,成為八旗的 " 旗下家奴 " ,參軍作戰,其他流人也需要為軍隊工作,吉林水師營和黑龍江水師營、火器營都有流人的身影,兩次雅各薩之戰也都有流人的貢獻。

貂皮貿易方面,自清太祖時代對此十分重視,有 東北亞軟黃金 之稱,成為滿清政權重要的財政來源,清朝,璦琿一帶以盛產貂皮而聞名。據記載,清初璦琿區域達斡爾族即向清庭進貢貂皮,貂皮成為清代黑龍江流域的進貢佳品。 【黑龍江述略】載: " 黑龍江省土貢,以貂皮為重。肇自天命、天聰之年,我朝初征諸部落時,而額定歲時名物,則不詳其始制 " 17 世紀中葉,清朝已基本完成對黑龍江流域各民族的統一。一六四二年,皇太極至明崇禎帝書: " 予績承皇考太祖皇帝之業,嗣位以來,蒙天眷佑。自東北海濱(鄂霍茨克海),迄西北海濱(貝加爾湖) , 其間使犬、使鹿之邦,及產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種、漁獵為生之俗,厄魯特部落,以至斡難河源,遠邇諸國,在在臣服。 " 清政府為加強對黑龍江流域各民族的管理,將包括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民族在內的索倫諸部編入布特哈八旗,先後隸屬於寧古塔將軍、黑龍江將軍,承擔兵役和貢貂的義務。貢貂制度實施促進了通貢貿易的產生。 【黑龍江外記】載: " 每歲五月,布特哈官兵悉來齊齊哈爾納貂皮、互市,號楚勒罕,譯言盟會也 " " 楚勒罕 " 初設於齊齊哈爾城西北因沁屯,雖為貢貂制度而設,但清政府鼓勵各族人民到此進行商品交換,璦琿、墨爾根等城商人皆來此地互市。屆時,將軍、副都統率屬來此駐紮選貂,俄羅斯、蒙古的商賈更是雲集於此, " 輪蹄絡繹,皮市山積,牛馬蔽野 " ,市集熱鬧非凡,場面壯觀,在給清政府帶來豐厚財源的同時,也極大的豐富東北邊境市場。

五、 柳條邊之禍 」—— 璦琿條約

柳條邊封禁的實施無疑不利於東北地區的開發,阻礙了東北人口的增長。東北地區的人口不僅稀少,其分布也十分不均勻。到清朝末期的 1893 年,遼寧有人口 430 萬,黑龍江有 100 萬,吉林僅有 62 萬。黑龍江和吉林兩大將軍所轄的面積將近 200 萬平方公裏,而人口卻如此之少,這讓俄羅斯不得不時時窺探黑龍江流域。但是清政府對此並非毫無防範,東北三省屯駐著清帝國最精銳的兵團 —— 關外八旗,兵員 35361 人,駐防據點四十四個,這些兵士不但弓馬嫻熟,而且裝備大量優質火器,駐防黑龍江的索倫精兵更成了俄羅斯侵略者的惡夢。

但到了 19 世紀中葉,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清帝國關內八旗、綠影軍早已腐化不堪,清政府只能征調關外八旗入關參戰,清朝至少從遼寧調離了 6500 人的軍隊,向吉林調離了 2600 人的軍隊,向黑龍江調離了 4500 人的軍隊。而這些軍隊不僅包括正兵,還包括閑散余丁。這就讓東北地區人口稀少的弊端暴露顯現出來,為了勉強維持東北的防務,吉林和黑龍江將軍不得不加大征兵的規模,將閑散余丁變成正兵。余丁成為正兵,也就使得東北軍隊的戰鬥力大為下降。然而,東北的余丁也不夠用。到同治年間,余丁除調軍營及補兵額,老者不堪差遣,幼者尚無長成外,所存本已無多,可用更屬無幾,說明吉林的余丁也幾近於無。黑龍江駐防甚至巴爾虎等旗將十五六歲者亦皆派選,仍不敷額。隨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俄羅斯以 調停 之功向清政府發難,當俄羅斯軍隊強制進入黑龍江時候,鹹豐無奈下令璦理當局 " 不可肇釁,致生事端 " 1858 年,俄羅斯逼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璦琿條約】,強占了中國黑龍江以北的 60 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1858 年以後,俄羅斯又向吉林將軍轄區進犯,到 1860 年逼迫清朝簽訂了【北京條約】,強占了烏蘇裏江以東共 40 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東北開禁,移民實邊

清政府與沙俄的不平等條約讓大清深刻意識道柳條邊政策對東北治理的弊端,加之晚清時期災荒不斷,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政府就廢除了對東北的移民禁令,廢除柳條邊,使得內地的流民大量湧入東北, " 闖關東 " 合法化了。清朝還對移民給予大量的政策支持,如提供車費、食物、土地,減免稅收等。清朝的移民很快改變了東北地廣人稀的局面。 1893 年,東北人口已經達到 600 萬,到清朝末年已經將近 2000 萬。人口的增加為東北設省提供了條件。清朝在 1862 年廢除了將軍轄區的設定,實行了道、府廳州具等地方行政建置。 根據【清史稿】記載: 令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務,隨分時駐三省行台,增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巡撫,並以徐世昌補授東三省總督,唐紹儀補授奉天巡撫,朱家寶署理吉林巡撫,段芝貴署理黑龍江巡撫。 1904 年至 1905 年,沙俄與日本兩個強盜在東北大打出手,軟弱無能的清廷眼睜睜看著日俄在自己的國土上打仗,卻只能宣布 " 中立 " ,可謂奇恥大辱。日俄戰爭後,日本人加速了對東北地區的侵略擴張步伐,清廷也意識到自己 " 龍興之地 " 問題的嚴峻性,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加以彌補,其中最為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廢除原來的黑龍江、吉林、盛京三將軍管轄體制,轉而實行與內地一樣的行省體制。即籌建奉天(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每省設巡撫,三省之上設東三省總督,東三省總督也由此成為大清帝國事實上的 " 東北王 " ,也是大清帝國轄區最廣袤的封疆大吏。

結語:

柳條邊是清王朝入關後在東北地區修建的與戰略防禦、軍事部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道邊墻,也是一種適合東北地區的例似長城的防禦體系工程。後期成為防止滿族中文化,保持國語騎射之風的綠色禁界線。道光、鹹豐年間,清朝社會危機四伏,內憂外患,清政府對東北的封禁逐漸演變成局部開禁。柳條邊及邊門等逐漸失去了作用。光緒末年,隨著 " 禁中之禁 " 的盛京圍場、吉林圍場被放墾,以及一系列 " 放荒濟用 " 政策的實施,東北地區進入了全面開禁。盡管如此,為了保護統治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清皇室的各種特需,嘉慶以後的歷代清朝皇帝,都遵從祖制保留了柳條邊墻及其駐防機構邊門。到了近代,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打破了大清政府的地域封禁,柳條邊也最後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 【吉林外紀】

2. 【大清會典】

3. 【大清律例】

4. 【柳條邊記略】

5. 【英使者覲見乾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