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遼西走廊:大明致命的咽喉,也是清崛起的關鍵

2024-07-11歷史

本 文 約 5400 字

閱 讀 需 要 14 分 鐘

漢末亂世,建安十二年 (207) ,曹操揮軍北征烏桓,於白狼山 (今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境內) 一戰功成,陣斬蹋頓單於,收降人口二十余萬。班師途中,曹操因目之所見,心之所感,一時之間豪情湧動,吟出千古詩句: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一般認為,碣石滄海、山島洪波之間,便是遼西走廊。

按照【辭海】的定義:

「(遼西走廊)在河北省山海關和遼寧省錦州間,為遼西丘陵東南的沿海狹長平原地帶。華北通往東北的交通要道,京沈鐵路經此。」

也有學者認為,遼西走廊應該是一個更加宏觀的區域人文地理學概念,遂將其定義為「分布於遼西地區的連線中原和東北兩大地域的交通廊道」。

南臨渤海,北靠松嶺,又有大、小淩河等百余條河流縱橫其間,遼西走廊的人類棲息史古老而漫長。東山嘴石築祭壇和牛河梁女神廟,屬於遠古的紅山文化。而自傳中說從三皇五帝的時代起,遼西走廊便是多民族活動的共生地區。中國古代有「嶽鎮海瀆」之說,【周禮·職方氏】載九州之鎮山:「東北曰幽州,其山鎮曰醫巫閭。」遼西走廊上的醫巫閭山與內地的會稽山、沂山、霍山共為「四鎮」,同「五嶽」並稱。一般認為,「醫巫閭」是用漢字記錄的古代東胡民族語音,東胡又是今天蒙古族的先祖。今天的蒙古語和滿語中,「醫巫閭」皆有大山之意。

遼西走廊的西部,在上古時代曾是孤竹國。 史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便出身於此。 周初孤竹衰微,召公奭 (shì) 分封至此,燕國隨之而立。燕國與山戎、令支等北方遊牧民族犬牙交錯,戰事不斷。燕國一度不敵,告急於齊國。霸主齊桓公出兵相救,經苦戰終於大破山戎,順帶攻滅早已從屬於山戎的孤竹。不料,班師途中卻因「春往冬返」而「迷惑失道」。身邊的管仲此時說出了流傳千年的名言:「老馬之智可用也。」依靠幾匹解開韁繩的老馬在前面帶路,齊軍總算找到了回國的大道。少有人將「老馬識途」的成語典故同遼西走廊聯系在一起,但從中便可見彼時中原對北方地理了解之有限。中原透過遼西走廊與北方遊牧、漁獵民族進行交流,往往伴隨攻伐與戰爭,其後千年多是如此。

戰國初期,燕國強盛,征伐東胡連連告捷。燕國將拓邊所得疆土置為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和遼東諸郡,後兩者包舉遼西走廊。時至今日,蒙特內哥羅、北鎮便屬燕國的遼東郡地,其余地方屬遼西郡地。燕國又沿燕山、松嶺和醫巫閭山北麓修築了著名的燕長城,將遼西走廊全部置於長城之內。這裏實行郡縣制,竟早於中原。

秦代沿襲了遼東、遼西兩郡和燕長城,多有人認為秦始皇巡視北方國土時臨碣石、觀滄海便是在遼西。秦末戰亂,遼東、遼西自立。等到漢高祖劉邦平定盧綰,該地才恢復郡縣。彼時中原戰火遍野,漢人大量逃亡到兩遼,於是當地人口激增,農耕技術大為發展,漢人的語言、風俗和文化漸成主流。據統計,漢代遼東、遼西兩郡下轄三十二縣,遼西走廊地區占四分之一。秦漢時期的遼西走廊,人口稠密,經濟頗為繁榮。及至東漢初,東胡支系烏桓和鮮卑逐漸南下,進入遼西。東漢朝廷劃出六縣建立「遼東屬國」,置屬國都尉管理歸附的烏桓人,其轄境大致為今天的大、小淩河中下遊地區。再然後,便是漢末三郡烏桓起兵造反,蹋頓單於聯合袁紹共抗曹操,最終曹操北征得勝而作【觀滄海】。

從公孫度割據自立到司馬懿率軍征遼,再到慕容鮮卑的崛起與衰落,胡與漢、農與牧在遼西走廊難分難解。 等到北魏攻占遼西,百姓皆隨北燕天王馮跋投奔高句麗,當地一時出現地曠人稀的慘淡景象。 而到隋唐時期,遼西真正成為中原政權與北方邊疆聯系的紐帶。 隋唐兩代大舉征伐高句麗,多以遼西走廊為補給基地。 正如唐代沈佺期所吟「盧家少婦」的心中所思: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所謂「白狼河」,即唐軍駐紮的邊塞重地大淩河。唐代遼西屬營州柳城郡管轄,胡漢混雜的景象又如高適所吟:「虜酒千盅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於是等到安祿山起兵叛唐,這裏又成為其堅實的根據地。

唐末之後,遼西皆有北方少數民族爭雄逐鹿。遼國統治遼西達二百年,始建錦州城,而且將關內漢人俘戶分散安置於遼西走廊,讓這裏真正成為肥沃的農業區。遼末動亂,金國取而代之,繼之以蒙古揮鞭東進,一統華夏。其間有錦州豪紳張氏兄弟以「遼西王」之名自立,一度建立了三百年來遼西地區唯一的漢人政權。又有元朝蒙古宗王乃顏舉兵造反,乃顏信奉基督教,其麾下軍隊的旗幟上皆繪有十字架。這既是民族的交融,又是宗教和文化在遼西走廊的激蕩交會。最終,經過元末中路紅巾軍北伐的滌蕩,洪武元年 (1368) 常玉春進兵遼西,歷經三百年的大明朝就此開啟。

明朝在遼西廢除州縣,建立軍政合一的衛所,屯兵墾田,並修築邊墻。 為抵禦北方的蒙古騎兵襲擾,自明太祖朱元璋始,明朝修築了東起山海關、西抵嘉峪關的萬裏長城,分置九邊。 而後的明朝歷代皇帝猶嫌不足,遂再築邊墻,確保遼東地區安全。 明朝允許各族百姓在邊墻附近的指定區域進行貿易活動,此即「互市」。 而最終清軍就是跨過這道「遼東邊墻」,由山海關入關南下。

更重要的是,遼西走廊被置於「遼東邊墻」之內。直到此時,交通意義上的遼西走廊才算最終形成。由明代至今所指的遼西走廊,即從內地出山海關後,沿海而行,過綏中,越興城,走葫蘆島,穿錦州,由醫巫閭山南麓達遼河之濱,進而通向遼東地區。其實,河北與遼寧交界處的山海衛設立於洪武十四年 (1381) ,其關城即山海關。此後,山海關以東有「關外」「關東」之稱。千年之前中原人去往遼東,走的則是一條北上薊城 (今北京地區) 、東穿盧龍塞 (今河北省盧龍縣東北) 然後再分岔路 (或沿灤河上溯或出榆關抵碣石) 回繞曲折到遼東的「遼西故道」。從謀劃刺秦的燕太子丹逃避秦將追殺而始,曹操伐烏桓、司馬懿東征、慕容鮮卑入中原及至隋唐兩代征伐高句麗,皆是走的這條遼西故道。這條路離海岸較遠,要穿過山地丘陵,行走殊為不易。

這條路的距離雖近,路寬卻只有數尺,兩旁都是大山亂石,高峻而不能越。 夏秋兩季,道路經常被雨水淹沒,水深使車馬不能透過,水淺又不能載起舟船。 而且沿途人煙稀少,不設州縣。 當年隋文帝楊堅率大軍征伐高句麗,剛出榆關便遇山洪暴發,下瀉流海,大軍給養中斷,只得退兵。 宋代遼西為遼國所據,遼人往來東西仍走此故道。 明代遼西古道常遭蒙古騎兵襲擾而不能暢通,迫使明廷從沿海另辟蹊徑。 明代在遼西設九衛所,其中最晚設定的寧遠衛修有衛城,將遼西各衛所連成一線。 為軍事聯絡和物資轉運,各衛所間還建有許多驛站。 衛所驛站形成路線體系,一條傍海通路這才成為名副其實的遼西走廊。

遼西走廊的存在,使得明朝能夠有效控制和管理遼闊的東北疆域。然而,這也意味著一旦遼西走廊受到威脅,明朝的安全就會受到直接挑戰。元朝殘余勢力不斷南下襲擾,韃靼、瓦剌等部崛起後更是百余年內數十次侵入遼西。正因為如此,明代遼東守將李成梁才一直為人所稱道。李成梁鎮守遼東期間率領邊軍作戰先後十次得奏大捷,號稱明代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前所未有。李成梁積功封寧遠伯,七十六歲之後由於邊事緊急,再度出任總兵官,蒙古騎兵不敢南下牧馬,遼西走廊得以太平無虞。李成梁其人固然居功自傲,貴極驕橫,甚至殺良冒功,為時論所譴責,但其最為爭議之處,是在一力遏制東胡後裔建州女真的同時,又一手扶持起了明朝的掘墓人——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不甘於為明朝世守邊陲,他自立為汗,創設八旗,統一女真,萬歷四十四年 (1616) 登基稱帝,國號大金。後金興起後立即向外擴充套件勢力,威脅明朝東北邊防。萬歷四十七年 (1619) 的薩爾滸之戰震驚朝野,討伐後金的明軍遭遇慘敗,喪師近五萬。努爾哈赤自此突破明朝的遼東防線,兩年後攻占沈陽,繼而突擊廣寧城,迫使明軍一再潰退。作為明朝遼東總兵府駐地的廣寧衛失陷,李成梁三十年功業成空。明朝一度放棄遼西走廊上全部據點,將潰兵難民撤入山海關,盡失關外。幸而後金尚需鞏固遼東,無力直接進逼山海關,只是拆除了遼西走廊上明軍全部堡壘,遷走全部未及撤入關內的漢人百姓,遼西走廊一時成真空地帶。

明廷稍穩心神,誅殺喪師失地的遼東經略熊廷弼、巡撫王化貞,代之以王在晉為經略。王在晉卻只能哀嘆,廣寧失陷意味著「捐棄全遼,全域無可布矣。逐步退縮之於山海,此後再無一步可退」。他的方案是徹底放棄遼西走廊,退守山海關,僅強化山海關防禦。這一方案遭到兵部尚書孫承宗、兵備僉事袁崇煥等人的堅決反對。他們深知遼西走廊的戰略地位,強調此乃明朝維護國家安全的關鍵。所以,必須全力堅守遼西走廊,重建遼西走廊上的一系列堡壘,強化縱深防禦。

袁崇煥受命監管關外軍務,到任後整修寧遠城作為遼西走廊防務的根據地,然後親自巡察廣寧軍情,恢復了錦州、大淩河、松山堡等地城防,逐漸打造出日後名聞天下的「寧錦防線」。其間孫承宗遭罷官去職,袁崇煥仍不改其誌。天啟五年 (1625) 二月,努爾哈赤率十三萬大軍渡過遼河,殺向錦州、寧遠,寧遠之戰由此爆發。明軍的紅夷大炮居反復猛轟攻城的後金軍,造成巨大傷亡。五月,後金軍轉而圍攻錦州,又遭紅夷大炮大量殺傷。相持二十余日,後金軍見破城無望,只得退兵。此戰中,努爾哈赤也被炮火擊傷,退回沈陽不久即去世。

第二年,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清,親率大軍進攻寧錦防線。清軍渡大淩河圍攻錦州,無法破城轉而攻打寧遠。明軍又在城頭密排巨炮,猛烈轟擊。清軍再度死傷慘重,倉皇退卻。這便是著名的「寧錦大捷」。此番大捷讓大明朝野上下士氣振奮,袁崇煥因功晉薊遼總督,加兵部尚書銜。袁崇煥主持的寧錦防線,成為大明朝維系關外局面乃至國家存續的希望。這條防線拱衛山海關,為遼西走廊提供戰略縱深,使山海關有足夠的預警、緩沖和回旋余地,山海關、寧遠、錦州之間形成了「節節相頂」、相互支撐的防禦體系,即所謂「關寧錦防線」。

皇太極面對寧錦防線無計可施,索采取迂回戰略。 崇禎二年 (1629) ,皇太極親率清軍繞過寧遠、錦州一線,沿大淩河谷進入河北,直逼北京城。 此番清軍放棄了遼西走廊,走的正是「遼西故道」。

情急之際,袁崇煥自寧錦回師北京。清軍隨之退去,接下來便是崇禎帝冤殺袁督師的千古懸案。袁崇煥遭誣殺後,崇禎帝二度啟用孫承宗,鎮守山海關。孫承宗出關東巡,重整防務,修築大淩河城作為防守山海關的前哨。皇太極率大軍圍攻大淩河城,孫承宗的援軍解圍失利。彈盡糧絕之下,大淩河城守將祖大壽獻城降清。孫承宗因此敗而革職還鄉,祖大壽則尋機逃歸錦州。

崇禎十二年 (1639) ,剛剛成功剿滅農民軍的兵部尚書洪承疇出任薊遼總督。 為掃清進取中原的障礙,皇太極對寧錦防線采取長期圍困的戰略。 即所謂「剪枝之術」,屯兵廣寧,逼臨寧錦門戶,逐步奪取之。 崇禎十四年 (1641) ,清軍圍困錦州。 洪承疇率大軍來救,以寧遠為基地,以守代戰,將兵力擺在杏山、松山之間。 結果雙方爆發決戰,明軍被清軍擊潰,洪承疇率殘部退守松山堡。 援軍難至,突圍無望,洪承疇困守松山半年有余,糧食殆盡。 副將夏成德暗通清軍,開門獻城。 松山城破,明軍文武官員多死節,主帥洪承疇被擄至沈陽後卻變節降清。 二十天後,當初從清軍中逃歸的錦州守將祖大壽再度率眾出降。

塔山、杏山也相繼落入清軍之手,寧錦防線不復存在,整條關寧錦防線實際上已土崩瓦解。僅存的關寧錦防線南段「關寧防線」已無甚意義,更何況自遼西走廊退守山海關的明軍主將乃是吳三桂。兩年之後,便是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自縊殉國,吳三桂經過復雜的利益權衡,選擇了獻關降清。清軍入關,長驅南下,劇烈的「明清鼎革」再度令華夏為之一變。而發生這一切的,正是透過一條看似狹窄卻關系國家安危的遼西走廊。

清朝廢除了明朝在遼西地區的衛所建制,恢復了州縣設定。先是察哈爾蒙古,康熙時又有大批滿族旗人入居遼西走廊。在乾隆帝頒行「封禁令」、修築「柳條邊」之前,清朝還大力向遼西走廊移民墾殖,鼓勵漢人向關外遷徙。築邊墻之後,由於關內旗人增多,土地不夠分配,清廷又三次將邊墻向外擴充套件,民間稱「三展皇邊」。隨著「封禁令」逐漸廢止,關內河北、山東等省的漢人更是大量湧進遼西,當地農、商、牧一派興旺。

顯而易見,遼西走廊呈現出多民族聚居和融合的地區樣貌。 正如有學者強調,遼西走廊不僅是連線中原與東北的交通要道,更是民族融合、文化交匯廊道,在中原和東北少數民族遷徙、交往交流交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遼西走廊這個大舞台上,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歷史交織在一起,共同譜寫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壯麗篇章。 無論是大明的堅守,還是大清的崛起,遼西走廊都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成為中國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一部份。

參考文獻:

重以周、傅金純、紀思等編著:【可愛的遼西走廊】,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0年。

崔向東:【遼西走廊變遷與民族遷徙和文化交流】,【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崔向東:【論遼西地域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王海:【燕秦漢時期遼西走廊社會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劉嘯虎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韓其娟(實習)

校對 | 火炬 李棟 張斌 古月

國歷好物

13代歸義軍共守絕域

心向漢域,歸義唐土

莫高窟裏最波瀾壯闊的晚唐史詩

國民歷史讀物【國家人文歷史】專業團隊

最新力作

講透晚唐河西走廊地緣政治

劉後濱 馬伯庸 曹盾 張苗 傾力推薦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