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渡江戰役:解放軍僅一夜就突破長江防線,70萬國軍為何不堪一擊?

2024-07-09歷史

—— 以下內容為商城廣告 ——

關註微信公眾號「水煮商城」查詢訂單、物流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強行渡江,僅僅一夜,解放軍就強行突破了長江防線,將70萬國軍打的丟盔棄甲、抱頭鼠竄。

那麽為何70萬的國民黨部隊會在解放軍面前如此不堪一擊呢?

在經過三大戰役之後,解放軍已經基本上殲滅了國民黨主力部隊,總兵力也已經發展到400萬人,形勢一片大好。

而反觀國民黨正規軍僅僅只剩下115萬人,哪怕是加上一些地方部隊,能夠投入實戰的軍隊也僅有146萬左右。

01

蔣介石雖心知大勢已去,但仍抱有幻想

為了給翻盤贏取時間,蔣介石在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在擁有國民黨部隊實際指揮權的情況下,將李宗仁推到了前面,與共產黨展開談判,妄圖與共產黨劃江而治。

蔣介石為了說服中國共產黨,甚至還和蘇聯達成了協定,讓史達林親自發電報來勸說。

但毛主席始終持反對態度,果斷拒絕了他們的無理要求。見談判無果,蔣介石便開始籌備長江防線,企圖用長江天險做最後的掙紮。

一方面他派遣湯恩伯、白崇禧等人率領115個師,駐紮在長江沿岸上。

湯恩伯

另一方面他又請英美等國派出軍艦,停泊於上海吳淞口外海面,想借此逼迫解放軍停止渡江。

然而,蔣介石的計劃並沒有能夠得逞,解放軍非但沒有被英美等國的軍艦恫嚇到,反而愈發堅定了發動渡江戰役的決心。

1949年由劉伯承元帥、鄧小平同誌、粟裕大將、陳毅元帥以及譚震林5人組成了總前委指揮。

率領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以及中原軍區華東軍區的部份部隊累計120萬人,目標是攻克國民黨政治經濟中心南京和上海。

由於長江中下遊地帶,5月會迎來汛期,到時候河水瘋漲難以渡江,所以渡江戰役必定要在5月前展開。

之後在粟裕大將的建議下,渡江戰役的發動時間最終定在了1949年4月20日。

120萬解放軍分成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兩路牽制一路主攻,誓要一舉將國民黨部隊擊垮。

4月20日晚上8點,渡江戰役正式打響後,我軍用了短短一夜時間就突破了長江防線。

那國民黨為何潰敗得如此之快呢?

  • 第一,民心所向,共產黨與解放軍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 古語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放到今天來看也是適用的。在解放戰爭中後期,國民黨內部已經腐朽不堪,高層將領只知道享受,而中低層將領則是欺上瞞下,壞事做盡,這樣的部隊怎麽能得到人民的認可呢?

    人們都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們用推車推出來的,其實渡江戰役也是如此。

    解放軍剛剛來到江北地區,就得到了人民的熱烈款待與支持,渡江戰役開始前更有332萬民眾運糧修路。

    正是因為人民群眾的無私奉獻,解放軍才得以用最飽滿的姿態去和國民黨部隊作戰。

  • 第二,解放軍的優秀指揮。

  • 俗話說得好,綿羊即使帶領一群獅子,也打不過獅子帶領一群綿羊。

    在戰場上作戰指揮者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粟裕大將作為解放軍軍神,本身就有著優秀的軍事素養和戰略眼光,就更不用說他的對手只是湯恩伯和白崇禧了。

    靠著諂媚上位的湯恩伯軍事指揮能力跟粟裕大將根本沒法比,白崇禧雖然也被譽為「小諸葛」,但是出身桂系軍閥的他,根本就不得蔣介石信任。

    所以,在作戰過程中多受掣肘,自然也就沒辦法與粟裕大將爭鋒。

    缺乏一個優秀的統領者,這也是國民黨70萬部隊迅速潰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江防作戰中,這一點體現得極為明顯。

    當時的江防作戰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部份,分別是4月20日晚至22日晚發生的江陰地區守備戰、荻港地區守備戰,以及4月21日晚至22日晚間發生的浦口地區守備戰。

    首先是江陰地區守備戰,蔣介石及其麾下將領,原本是想以江陰城北的黃泥港為中心,打造一個江陰要塞,以此來阻遏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

    可就在4月20日晚解放軍渡江之際,負責堅守黃泥崗的唐秉琳、王德榮等人分別率部起義,直接就對周邊的黃山中央地區部隊形成了包圍之勢。

    唐秉琳

    起義部隊甚至還特地破壞了黃山地區的通訊網路,讓黃山地區國民黨部隊無法與外界聯絡,最終黃山營房陷落,被我軍第二十九軍占領。

    而與江陰地區不同,荻港地區國民黨部隊之所以會迅速失敗,不是因為有人起義,而是因為駐守在那裏的國民黨部隊實在太弱。

    由於解放軍渡江時,大量國民黨部隊臨陣起義,這其中就包括了原本肩負著荻港地區守備任務的106軍282師。

    而為了鞏固長江防線,國民黨緊急抽調第八十八軍,接替106軍守衛荻港地區。

    88軍麾下雖然有兩個師,但軍力實際上非常羸弱,其麾下62師曾經在安徽六安張家店地區被我軍殲滅,後來連番號都被撤銷了。

    至於21師也同樣很快就脫離了建制,88軍還是1948年5月才臨時重組的,雖然抽調來了第149師和第230師,但是由於訓練時間太短,這支部隊根本就沒有完整的戰鬥力。

    除了戰力方面存在缺陷之外,這支部隊的作戰意誌也非常消沈。

    上面的指揮官直到渡江戰役開始,一次也沒去過江邊,就更不用說頒布希麽守備計劃了。

    中間的指揮官,平日裏訓話,不是辱罵士兵,就是帶頭偷懶,至於底層士兵,更是如流水一般,跑了一批又一批。

    所以4月20日晚上9點,炮擊開始後,這支部隊很快就被解放軍殲滅,只可惜團長以上的官員基本上都跑了,只抓到了一個團長和兩個副師長。

    而負責駐紮在浦口地區的,是國民黨精銳部隊28軍,這支部隊不僅有著很多的老兵,戰鬥力很強,而且還有著清一色的美式裝備,各項能力方面只比54軍稍稍遜色。

    就連蔣介石都對28軍寄以厚望,他曾親自寫信過去給28軍打氣,希望他們恪盡職守,為黨國效忠。

    與前面兩個地方不同,浦口地區堪稱是南京屏障,蔣介石本以為守住那裏問題不大。

    卻沒想到早在4月17日至18日間,解放軍就多次組織了對浦口地區的突襲,消耗了28軍的部份主力力量。

    以至於4月20日晚上進攻的時候勢如破竹,最終解放軍順利占領浦口、浦鎮等廣大地區。

  • 第三,三大戰役早已徹底打垮了國民黨士兵的信心。

  • 在解放戰爭開始前,解放軍部隊總數也只有100多萬,反觀國民黨麾下,足足有420萬部隊,敵我兵力比將近3:1。

    可是,即便如此,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部隊也沒能占到絲毫便宜。

    等到渡江戰役爆發之後,解放軍部隊超過400萬,而國民黨部隊僅僅只剩下100多萬,這個情況下國民黨部隊怎麽可能是解放軍的對手呢?

    再者,三大戰役中,解放軍一路攻城略地、打得國民黨部隊節節敗退,在這個過程中,解放軍已經在國民黨部隊心中留下深重的陰影。

    因此,雙方再次在長江中下遊交手的時候,國民黨部隊缺乏信心,先天就矮了解放軍一頭,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殘余部隊自然是爭先恐後地逃跑。

  • 第四,蔣介石未戰先撤,給國民黨高級將領做了一個反向示範。

  • 渡江戰役開始前,蔣介石就敏銳察覺到了國民黨抵擋不住解放軍前進的步伐,南京上海等地區的解放,不過是時間問題。

    也正因如此,在渡江戰役開始前,他自己就已經從南京撤離了,這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留下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雖然名義上湯恩伯、白崇禧等人都表示理解蔣介石的做法,還替蔣介石開脫。

    可實際上等到渡江戰役打起來之後,各個將領幾乎都沒有拼死作戰的,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這般態度自然打不過眾誌成城的解放軍。

    在解放軍順利渡江後,國民黨部隊軍心渙散,並沒有能組織起有效反攻,第八兵團、第一綏區、第七綏區以及南京衛戍總部甚至陸續展開撤離。

    4月21日早晨,天色剛剛蒙蒙亮,第八兵團總指揮劉汝明就收到了麾下師長的報告,說是部份解放軍已經順利渡江,還有一部份國民黨部隊臨陣起義,目前長江防線已經開始陷落。

    為了保全自己的部隊,劉汝明迅速給麾下55軍、68軍以及96軍下達了撤退指令,三支部隊聽從指揮開始撤離。

    劉汝明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湯恩伯那裏,急得他直接給劉汝明打去了電話,讓他務必堅守長江防線,阻止共軍渡江。

    然而,劉汝民早就被解放軍嚇破了膽,哪裏肯回頭,直接無視了湯恩伯的命令,自顧自地撤離。

    也因為跑得最早這支部隊受到的損傷最小,可第八兵團的撤離也加快了長江防線的崩潰。

    而第一綏區方面,本來被寄予厚望,第一綏區司令官丁治磐更是在渡江戰役開始之前就信誓旦旦地表示,在雙方正式交戰後,會抽調幾個軍與解放軍作戰。

    可是在渡江戰役開始沒多久後,丁治磐直接下達了撤退命令,氣得麾下第4軍軍長王作華對他破口大罵,說他只顧自己安危,不顧整體局勢。

    這支部隊本來應該在4月22日晚上展開撤退,但是由於當時前線部隊太過淩亂,收整起來很耗時間,所以直到23日零點左右才正式出發。

    路上碰到了大雨,山路又比較崎嶇,這支部隊幾經輾轉,終於成功逃竄到了安全區域。

    與前面兩個地區相比,第七綏區的守備力量要更為強悍。

    原本就有20軍、66軍、88軍以及106 軍4個軍,後來又緊急抽調過來一個第99軍,原本是有機會和解放軍部隊打一場硬仗的。

    只不過由於大量部隊起義,國民黨整體戰局又已經崩盤,所以這支部隊也只得迅速展開撤離。

    守備部隊中,88軍,99軍以及106軍,幾乎被全殲,只有20軍和66軍得以迅速撤退。

    從蕪湖出發經過宣城和惠州等地區,最終逃到了福州。

    雖然這些人都已成功逃竄,但是追擊的解放軍以猛烈的炮火給予了他們沈重的打擊,國民黨部隊逃竄的那一部份同樣傷亡慘重。

    至於最後的京滬杭警備總部直轄各部,原本有著第一縱隊,第七十三軍

    和第九十九軍,三個作戰單位。

    後來,第九十九軍被調去支援第七綏區了,僅剩下的第一縱隊和73軍很明顯無力抵抗我軍進攻。

    4月28日開始,該部也開始撤離,其中第七十三軍還沒走多遠就被我終於追到了,戰鬥至黃昏分時,第七十三軍被全部殲滅。

    當時的第一縱隊後來被編為了85軍,並在1949年5月4日在義烏舉行了起義,後來這些人紛紛投身於共產黨,也在國民黨中引發很大震動。

    縱觀渡江戰役,解放軍人數的確比國民黨人數要多一些,但是考慮到國民黨部隊的精銳武器,以及他們從英美等國中求來的救援。

    渡江戰役本不該如此輕松就結束才對,可由於國民黨內部早已是一盤散沙,解放軍最終以極小的損失取得渡江戰役的勝利。

    實際上,針對這些問題,在率領殘部敗逃台灣之後,蔣介石也曾多次想在國民黨軍隊中實施改革。

    新中國成立之後,綜合國力迅猛增長,很快就掐滅了蔣介石的最後一次幻想,再加上抗美援朝的勝利和原子彈的研制成功,更是徹底打垮了蔣介石的最後一口心氣。

    歸根到底,蔣介石和國民黨的失敗不應歸咎於別人,應當歸咎於蔣介石與國民黨自己,倘若蔣介石不是一心想搞獨裁,國民黨不成為腐敗者的搖籃,他們也不會迎來這樣的結局。

    —— 以下內容為商城廣告 ——

    關註微信公眾號「水煮商城」查詢訂單、物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