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中國企業毀了我們的家園」:塞爾維亞婦女攜手反抗工業巨頭

2024-05-16歷史

塞爾維亞村民的抗爭

在塞爾維亞的一個小村莊裏,約25名婦女成功阻止了一家由中國控制的跨國礦業公司繼續在該地開采銅礦。盡管塞爾維亞當局支持該礦業活動,該公司仍被迫暫停在塞爾維亞最大礦場之一的開采工作。這些婦女封鎖了通往礦場的唯一通道——一座橋梁,從而贏得了一場暫時的勝利。由於當地居民的強烈抗議,指責該公司破壞自然環境並嚴重汙染土壤及空氣,當局和中國公司的代表不得不與居民坐到談判桌前。居民們的主要訴求是遷移:他們希望保護自己的社群,並在一個新的、更清潔的地方重建村莊。這是一個小社群在對抗巨大商業利益中取得的重大勝利。

而凱瑞韋爾村成為塞爾維亞農村居民與中國紫金礦業公司對抗的焦點...

編輯: 阿K

塞爾維亞紫金銅業公司的博爾市辦公室

該公司是透過一場國際招標進入塞爾維亞市場的,塞爾維亞政府急需找到一位合作夥伴以維持其最大的銅礦——博爾礦場的營運。這家名為博爾的公司當時正處於虧損狀態,需要戰略性的資金註入。

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的公司均參與了這一控股權的競標。2018年8月的招標結果顯示,博爾公司的63%股權以12.6億美元的價格被一家中國公司所購得,而剩余的37%則仍由塞爾維亞政府持有。

塞爾維亞博爾的礦區一景

到了2018年底,博爾公司更名為紫金博爾銅業公司,並開始在該鎮附近擴充套件其礦業活動。然而,隨著礦業開發的推進,當地開始出現針對該公司活動的抗議活動,主要因為空氣品質的急劇惡化——氧氣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超過了最大允許值近六倍。

自卸卡車

紫金博爾銅業公司因環境汙染和違反環保標準而面臨法律訴訟。2019年夏,該公司的生產設施基本上缺乏有效的空氣過濾裝置,這進一步加劇了環境汙染問題。面對法律與公眾壓力,紫金礦業公司被要求采取措施解決這一違規行為,並承諾在生產設施中安裝空氣凈化系統。公司表示,整改工作需要時間,因為需要升級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在使用的生產線。

38歲的塔瑪拉·諾瓦科維奇(Tamara Novakovich)站在凱瑞韋利村一座橋上的路障上。2024年4月4日。

盡管公司承諾了改善措施,但這些措施並未能帶來根本的改變。博爾周邊的環境狀況持續惡化。當地居民反映,由於礦業活動,他們已無法在當地種植水果和蔬菜,因為空氣、附近水庫及河流的水質以及土壤均受到了嚴重汙染。獨立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顯示出凱瑞韋利的河流遭受重金屬汙染,土壤也受到了鉛、鎘和砷的嚴重汙染。

復古落地燈架

在塞爾維亞凱瑞韋利村,紫金礦業公司透過爆破和鉆探的采礦活動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這進一步造成了當地建築的破壞。隨著礦區的不斷擴大,村裏數十座房屋年久失修,許多居民被迫放棄他們多年建設的家園,遷往塞爾維亞其他地區。紫金礦業公司雖然在購買一些地塊以擴大礦區,但出價遠低於市場價,根本不足以支持當地居民進行搬遷。

兒童在銅礦開發後果的背景下玩耍。垃圾和回收的巖石直接與居民區接壤。這張照片拍攝於凱瑞韋利附近的定居點茲邁沃。2024年4月4日。

當地居民德貝卡·科史坦丁諾威治表達了她的無奈與憤怒:「我們花了多年時間建造房屋,而他們(紫金礦業)出的價錢甚至不夠買一套一室一廳的公寓。」

79歲的家庭主婦斯塔娜·約爾格諾威治(Stana Jorganovic)在街壘。2024年4月4日。

面對這種情況,凱瑞韋利的居民們利用地理優勢,封鎖了村內一座每天都有裝載石塊的卡車經過的橋梁。這場封鎖行動自一月份就開始了,但直到春天,當地政府和公司的管理層才同意與居民會面。

45歲的內文卡·揚庫契奇(Nevenka Jankučić)(左)和她的同事、53歲的杜希卡·貝卡雷維奇(Dušica Bečarević)。兩人都在凱瑞韋利村學校工作,照片就是在該校拍攝的。2024年4月3日。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大部份男性白天需要工作,這場抗議活動的領導者大多是女性,其中很多是老年人。她們晝夜守衛大橋,堅決不讓公司的車輛靠近。

78歲的家庭主婦武科斯拉娃·拉迪沃耶維奇(Vukoslava Radivojevic)在凱瑞韋利路障附近。2024年4月3日。

78歲的武科斯拉瓦·拉迪沃耶維奇是抗議活動的領導者之一,她深情地描述了她的動機:「有一天,我站在村子中心,看著一輛又一輛卡車駛過我們的橋。那一刻,我對孫女說:‘我們必須做點什麽。’我們被迫封鎖道路,因為我們的土地被汙染了,整個社群都受到了影響,我們再也不能種植蔬菜了。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只想安全地生活,我們要求他們尊重我們的權利。」

凱瑞韋利村的兒童

凱瑞韋利村的居民,作為保守東正教傳統和語言的瓦拉幾人民族,大多數尚未做好妥協的準備。他們對當局和紫金礦業公司的要求明確而堅定:將整個村莊遷移到一個新的、幹凈且同樣美麗的地點。這不僅是對他們傳統居住環境的保護,也是對他們文化根源的維護。

20歲的學生兼店員瑪莉亞·揚庫契奇。2024年4月3日。

米洛薩娃·福法諾威治表達了她的決心和期望:「我想要一個新的凱瑞韋利。我想要一塊土地、一座教堂和一個墓地。我打算抵抗到底。」

與她的情感共鳴的是20歲的當地店員瑪莉亞·揚庫契奇:「我期望在一個寧靜美麗的地方建立一個新的村莊。」

79歲的斯塔娜·約爾戈萬諾威治則表達了對未來的憂慮和對過去的懷念:「我們要保護我們的根,這裏是我們出生的家園。我為我們的村莊變成這樣感到遺憾,我不確定自己能否在搬遷中幸存下來。」

40歲的德雅娜·約萬諾威治則還帶著一線希望:「我希望抗議能夠成功:當局和紫金公司能夠提供給我們正常生活的支持,讓居民在新的地方過上體面的生活。」

40歲的人類學教授德亞娜·約萬諾威治(Dejana Jovanovic)在凱瑞韋利郊區的博爾鎮背景下合影。2024年4月4日。

紫金礦業公司雖然承認銅礦開采對當地生態系造成了嚴重破壞,但他們辯解稱這主要是由於從博爾的前任所有者那裏繼承的過時的生產裝置所致。

此外,紫金公司還聲稱已在空氣和水凈化系統上投資了超過1億美元。盡管如此,居民們的訴求和公司的措施之間似乎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紫金需要更加積極地采取措施,以實際行動回應社群的期望和需求。

凱瑞韋利村居民在會議上討論該村的環境問題。2024年3月30日。

抗議活動終於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24年4月,紫金礦業公司的代表和地方當局與凱瑞韋利村的居民舉行了一次重要會議。在此會議上,雙方共同制定了具體的搬遷計劃,體現出雙方對問題解決的認真態度。地方政府提供了一個暫定時間表,預計到2025年底將搬遷約750名村民到一個新的居住地,盡管自卸卡車進入采石場的通道尚未完全恢復,村民們已同意在必要時讓公司的一些裝置透過。

53歲的家庭主婦瑪莉亞·布法諾威治(Mariya Bufanovic)在街壘值夜班時檢視手機。2024年4月2日。

#

文章信源

Холод(寒冷)

#

信源簡介

Холод是由俄羅斯記者塔伊西婭·貝克布拉托娃(Taisiya Bekbulatova)於2019年創辦的線上媒體。 該刊物制作有關社會和政治話題的文字、播客和視訊。 已從一個專註於長篇文學新聞的單人計畫發展成為一家擁有超過20名媒體專業人士並涵蓋新聞報道的媒體機構。 主題廣泛——從家庭暴力和腐敗到戰爭和文化。 最初是一家有關俄羅斯的媒體,專註於俄羅斯事務。 這種專註體現在名字中,字面意思是「寒冷」,就像「西伯利亞一望無際、冰雪覆蓋的寒冷平原」。

#

我們是誰

我們的世界不止有一種聲音 | 獨立·多元·深度

日新說深耕國際議題,秉持普世價值與人文精神,致力於多元視角講述與思考我們的世界。

歡迎關註我們的騰訊新聞、視訊號、微博:日新說Copernicium

每日更新,敬請期待,若想投稿或加入讀者社群請添加小編微信:tototo0311。

#

關註我們

本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代表日新說觀點,觀點不合,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