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明代「天子守國門」是如何形成的

2024-05-09歷史

文轉 載自:無心鏡


明代有過一個特有的說法,叫:天子守國門。 其所表達的意思是: 皇帝所在的北京距離邊疆太近了,天子已經在國門邊上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如果騎馬,一日即可從北京到達國境線。

那這裏就有一個疑問了,大明王朝為何要將首都置於如此危險之境地,為何不向北拓展一下呢?明朝不是沒有這個實力,朱元璋、朱棣時期多次北伐,軍事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北元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為何不向北拓展,以增加首都的戰略縱深呢?

這還得從長說起。

朱元璋時期,肯定沒有天子守國門的問題,因為朱元璋時期首都在南京,真正造成天子守國門的是朱棣。

01

朱元璋占領北京,北元雖然還擁有著一定的實力,雖然王保保在山西一度擊敗了明軍,北元也在洪武五年擊敗了明朝的三路北伐,但在整體上,明朝依舊擁有著壓倒性的戰略優勢。

對於已經占領的地區,朱元璋開始設定衛所,加強防禦。所謂衛所,是朱元璋實行一種軍事制度, 一衛有軍隊5600人, 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一千戶所大約為1120人。

當時,在北方萬裏的邊境線上,近百萬明軍就分布在各地衛所裏面。

而朱元璋對於整個北方防線,是有整體規劃的。

自東勝以西至寧夏、河西察罕腦兒,東勝以東至大同、宣府、開平,又東南至大寧,又東至遼東,又東至鴨綠江,又北去不止幾千裏,而南至各衛分守地;又自雁門關外西抵黃河,渡河至察罕腦兒,又東至紫荊關,又東至居庸關,及古北口北,又東至山海衛外

在這段話裏,朱元璋以「東勝」為中間點,劃分為東西兩塊,東勝衛在整個防線裏十分關鍵。

東勝衛位於 鄂爾多斯地區 ,其連線山西諸衛與寧夏諸衛,控扼河套地區,是重鎮大同和宣府的屏障。而宣大又是北京的屏障,東勝衛的作用不言而喻。

東勝衛於洪武四年( 1371 ) 正月初設,洪武五年七月,由於明軍的三路北伐被王保保擊敗 ,東勝衛被迫內遷。洪武二十五年,藍玉在摸魚兒這一戰大敗北元,蒙古實力大損,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 1393 年)二月,明朝再次設定東勝衛,原本準備設立五衛,後僅僅設定了左右二衛,也就是派了萬多人在此守衛。

洪武三十五年(1402),也就是朱棣攻破南京這一年,明成祖下令調東勝左衛於永平府,調東勝右衛於遵化縣。為何如此操作呢?因為東勝衛屬於晉王的轄區,在靖難之役後,明成祖奪取了天下,但晉王朱濟熺對明成祖篡位心懷不滿,成祖撤掉東勝衛以削弱其勢力,朱濟熺最後也被朱棣派去給其父守陵。

明成祖撤掉了東勝衛,其目的並不是放棄,而是想等待徹底打垮蒙古之後,再行設定,因為衛所本質上是防禦,而非進攻。也有臣下勸朱棣再設東勝衛,但朱棣並沒有同意, 認為設定衛所是要等到明軍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勢力之後再做,但 明成祖後來突然死於北伐回國途中,所以東勝衛也就沒有得到復置。

那仁宗、宣宗為何不在明成祖死後重新設立東勝衛呢?明成祖五次北伐,基本上就是把瓦剌和韃靼按在地上摩擦,瓦剌臣服,韃靼阿魯台則遠遁,仁宣二帝要想恢復東勝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明成祖時期在戰爭上的開銷太大了,國家承受不起,所以仁宣時期,整個明朝都處於一個收縮和防守時期,從安南撤軍,逐步放棄下西洋等等,所以復設東勝衛這一想法與明朝此時的國策相沖突,所以也就沒有再次設立東勝衛。

東勝衛被撤,其影響不小。 東勝衛的內遷導致了大同直接處於接敵第一線。在土木堡之戰中,明軍撤回北京有兩條路線,一條是走宣府、大同一線,一條是走紫荊關,最終明軍選擇了北線的宣府、大同回北京,也先大軍突然來襲,明英宗被俘。如果東勝衛尚在明朝手中,這樣的情形是不會發生的。因為也先的側擊必然會被東勝衛所發現。

明人陳全之在【蓬窗日錄】中說:

國初置東勝諸衛,然事多草創,什伍虛耗。至是虜寇擁逼,詔徙諸衛內地,遂棄東勝。於戲!此我朝不復四郡之實也。蓋常論之有二失焉,洪熙宣德之間玩常不思其變,景泰天順之際守近而不謀其遠,由是偏頭鄰於犬羊,而全晉以北單矣。

東勝衛城墻遺址

02

就在永樂內遷東勝衛之後,另外一個重要的衛所,開平衛也被內撤。

開平衛的位置同樣極為重要,其東至大寧430裏,東南至古北口400裏,西南至宣府鎮400裏,北至沙漠470裏,自衛至京師630裏。

開平的治所就在元上都,大致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及多倫縣附近,雖然宮殿已經毀於戰爭,但其城墻依舊存在,加以修繕仍是一座堅城。開平衛是明朝的一個重要據點,明成祖五次北伐,開平衛都是的重要軍事據點和糧餉物資運輸的中轉站。

緊鄰著開平衛的原本有大寧都司和興和千戶所,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為了感謝兀良哈三衛對自己靖難的支持,以及大寧都司後勤保障的壓力,將其內遷保定府。而開平衛西南400裏的興和千戶所內遷之後,開平衛就已經孤懸在外。

不僅如此,開平的條件極為艱苦,所有的糧餉全靠內地運往接濟,開銷巨大,所以就不斷有將領請求內撤。最後,朝廷就想了一個個折中的辦法,就是把將士的家屬內遷,然後將士卒分為兩番,每番千人,內建糧料,輪番往開平戍守。

而由於條件太艱苦,常常遭受到蒙古軍的襲擾,即便是在此守衛的將士也多不願在此駐守。宣德四年的時候,發生了一起貪腐案,調至開平衛備禦的山海衛指揮趙忠科斂軍財,然後向上進行賄賂,以求回原衛,此事被查獲之後,趙忠依法受到論處。但趙忠的行為只是一個縮影,一些軍官和士卒行賄的目的是離開平地區,不想在此繼續戍守。

朝廷關於開平的內遷也有多次商討,最終在宣德七年基本完成了內遷工作,這也是符合仁宣時個期收縮防守的邊疆思維。

開平衛的收縮,讓宣府直接成為邊防第一線,大大縮減了戰略縱深,蒙古這對明朝的北部邊防的影響極為深遠。明軍撤出之後,此地遂衛蒙古所有,比如隆慶和議中著名的俺答汗,實際上就居上都,也就是明開平衛舊址。

03

而大寧都司的撤銷,影響更為巨大。

大寧都司的建立是在納哈出投降之後,為了能夠更好的管理該地區而設立,後寧王就就藩於此。其東連遼左,西接宣府,南衛北京,為巨鎮。下轄上九十城,帶甲八萬,實力強勁。

靖難之役時,朱棣北上大寧,奪取了寧王的兵馬,並帶走參加與建文帝的作戰,大寧的防禦也為之一空。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即位後,改封寧王於南昌,遷大寧都司於保定。

對於朱棣內遷大寧都司的做法,因為對後世影響巨大,一直疑問很多。內遷的一個說法是,朱棣為了感謝兀良哈三衛在靖難之役中的幫助,因為寧王手下的很多將士就是來自於兀良哈三衛,所以內遷以表示感謝。但這種說法雖然見於多本史書,卻一直質疑不斷。因為感謝也用不著用如此重要之地,而明成祖對於兀良哈三衛一直懷有戒備,第三次北伐還以大軍重創兀良哈,也不可能將如此要地送於兀良哈。

而很多人又堅持以後勤保障來解釋大寧都司的內遷,但寧王帶甲數萬在此長期駐守尚可,又豈能以後勤說事。究其原因,還是明成祖堅持要消除北元殘余勢力之後,再行大規模的都司、衛所的設定,只是明成祖去世太急,此計劃未能成行而已。

而仁宣本鑒於永樂時期對外戰爭消耗過大,造成了國家空虛,總體上采取收縮守成的態勢,就不會去重設大寧都司了。

04

總體上,由於北京的東北方向上已經給予了投降明朝兀良哈三衛,這批蒙古人是蒙古的遼王投降明朝之後,朱元璋就地安置在邊疆。

兀良 哈的 實力遜於靼和瓦剌,但又與二者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故而遊離不定,在明朝強盛之時,就會歸附於明朝,當明朝孱弱之時,又會成為明朝的隱患,甚至成為入侵明朝的帶路人,比如土木之變,兀良哈就是太師也先的精靈。

兀良 哈三衛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永遠的痛,這是數百年後的事情,與本文主題無關,在此不多講。

而大寧都司、開平衛、東勝衛的內遷,最終導致了北京城在西北、北方的門戶大開,此種局勢最終造成了北京城的巨大的防守壓力。

天子守國門,其本質上表達的是北京城緊鄰邊境線,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但究其核心原因,還是太祖、成祖時期主要選擇了進攻,而仁宣選擇了收縮。在明朝的歷史上有「仁宣之治」的說法,其核心就是息兵養民,停止大工程,也基本奠定了明朝在北方的疆域,但也失去了東勝、開平、大寧等地,北京外部屏障俱失。

點 擊 關 註,更 多 精 彩 不 錯 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