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表彰我軍將領在革命過程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1955年中國舉行了首次授銜儀式,其中元帥十人,大將十人,十大元帥的評選毫無爭議,關於大將的人選,當時根據條件推舉出了15位候選人,然而,大將軍銜只有10人,這15人中註定有5位將軍將會與大將軍銜無緣。這些人都是誰呢?又為何與大將失之交臂呢?
落選大將的五名將軍分別是張宗遜、蕭克、周純全、宋任窮和王震。
張宗遜是黃五軍校的畢業生,他還曾跟隨偉人參加了秋收起義,是紅軍早期僅有的幾位連長之一。但張宗遜因為性格原因,導致解放軍在大同、集寧會戰中,出現了重大指揮失誤,先是畏手畏腳,被傅作義的部隊分散了兵力,後又因為判斷失誤丟掉了集寧,導致攻打大同的部署全盤失敗。
此次戰役後,張宗遜就結束了指戰員的行列,因此最後的授銜儀式上也未能被授予大將軍銜。
蕭克,出生於書香世家,是黃埔軍校畢業的人才,蕭何將軍是中國近代史的見證者,他不僅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更甚至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時候,都有他的身影,但為什麽還會落選呢?
其實,單論資歷而言,蕭克絕對配得上大將軍銜,但因為在1936年,蕭克受到張國燾的煽動,發表了一些錯誤言論,錯失了不少為人民立功的機會。
周純全出身於紅四方面軍,先後擔任過團級、軍級以及紅四方面軍的政治部主任。不同於上述四位將軍,周純全將軍是一位以後勤保障工作為主的革命者。
雖說以後勤保障為主,但周純全將軍的功績,卻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一位開國將軍。作為後勤幹部,周純全實在沒有什麽可以拿得出手的軍功,因此周成全最終也沒能評上大將。
宋任窮將軍作為政工幹部的代表,在中國共產黨軍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宋任窮曾與劉誌丹配合,取得了多次戰役的勝利。但是同周純全類似,政工幹部的聲音往往不如一線的作戰主官,其取得的戰功,也往往沒有那麽高,於是,宋任窮也只能遺憾地與大將擦肩而過了。
王震將軍雖說作戰勇猛無敵,但是其參加革命時間相對較晚,並且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的職務相對較低,資歷上的劣勢導致了王震最後沒有被評為大將。
上述5位將領與其他開國將軍一樣,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值得我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