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帥小夥留學歸來,化身家鄉蔬菜「經紀人」,研發8項專利,助上百戶農民增收,一年出口蔬菜超過10萬噸,銷售額上億元。
留學歸來,仍是農民
「為什麽品質一般的蔬菜在國外都可以有那麽好的價格,而在國內,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高品質蔬菜卻不能為他們帶來更好的收益?」對於這個問題,唐宇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唐宇從十六歲就到新加坡留學,因為出身於農家,他格外關註農產品市場。他發現,在新加坡這個島國,土地資源十分有限,因此蔬菜供應一直依賴進口,並且蔬菜還不夠新鮮。而另一邊,在他的老家雲南昆明,卻有一個天然的蔬菜種植溫室,可以常年提供新鮮的蔬菜。
把家鄉蔬菜銷往海外的主意浮現在唐宇的腦海裏。瞅準這個商機,2018年,唐宇放棄了留在新加坡的發展機會,毅然返回雲南昆明晉寧,創辦了雲禾農業合作社。於此,學電腦的唐宇正式開啟了一條「接地氣」的海外蔬菜經紀人之路。
對於非農專業畢業的創業者唐宇來說,農業這條路全然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
有機農業怎麽做?合作社要怎麽合作?什麽技術都不懂的唐宇「被迫」積極地參加各種技術培訓、合作社培訓、前往各個蔬菜基地拜訪參觀、向種植大戶和農學專家請教,想方設法把自己從「門外漢」變成了「蔬菜經紀人」。
在「情懷」的激勵下,唐宇幾乎是飛速地成長。海外留學的經驗,也為他的農業發展之路增加了更多新技術、新經驗的「智慧」。
海外蔬菜經紀人的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從種植戶手中收來蔬菜,然後透過自己走通的銷售渠道將蔬菜銷往海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
因此,對 於外銷蔬菜的選品, 唐宇始終堅持高要求,種植的蔬菜不光賣相要好,而且蔬菜品質也必須達標。為了保證蔬菜品質、降低農殘、提高產量,唐宇每隔半月便會給合作社的農戶們舉辦一次「田間大講堂」活動,從選種、種植、防病蟲害到采收等,只要農戶們有問題,都會一一解答。
在不斷汲取農業知識的同時,唐宇及農業技術團隊也積極致力於研發各種新型種植技術。近一年時間, 已經申請8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 。
「我們透過先進的管理體系,在不降低產能的情況下,極大地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 既緊握農業經濟發展之劍,又不放綠色生態環保之盾。」唐宇說。對於合作社生產蔬菜的品質與產量,塔克辛心滿滿。
種出了高品質的蔬菜,如何包裝也是關鍵
產量、品質跟上了,蔬菜的包裝和品牌效應也要跟上來。一顆蔬菜從田間地頭到進入海外,被擺放在菜市場或各大超市的櫃台中任消費者挑選的過程,離不開海外蔬菜經紀人的作用。
「蔬菜不像一顆螺絲釘,它是大自然生長出來的東西。但是,我們如何讓他具有商品內容,更好地去進入市場?這就要把它變成一個標準品,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體系和流程。」唐宇說。「我們要把沒有辦法做成標準品的東西,無限的接近標準品。」
在雲禾農業基地裏,分揀工人們正在蔬菜分揀區忙得不亦樂乎。唐宇介紹,目前這裏共有120戶合作農戶,工作人員每天會把農戶們送來的蔬菜進行 預冷暫存,再由分揀工人們進行挑選,把蔬菜分為超小號、小號、中號、大號四個等級。
在包裝成成品之後進行裝箱、貼上商標批號,經過再次真空遇冷後,改頭換面的蔬菜就可以坐上運輸快車,走向海外市場。
「標準化的蔬菜銷售渠道也更廣。農民的收益高了,大家從事農業的積極性也就更高了,如此,才能進行良性迴圈。」唐宇說。
產銷一體化,帶上村民齊走致富路
解決了品質、包裝問題,可如果按傳統的銷售方式對農戶種植的蔬菜進行售賣,一年忙到頭也不見得會有多少收益。
「農產品有個特性,它不耐長期儲存,沒有辦法及時賣掉的話,為了快速拋貨就賤價去賣,像這樣很容易讓農民受損失,種出來的東西賣不上好價格。」唐宇說。
為了更好地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增加蔬菜配送供應鏈業務,唐宇創新發展了「訂單模式」,即先有了訂單,再來計劃生產。蔬菜的品質、供應量、產品價格全年恒定。有了這樣一個標準,就可以做精準農業,而且不存在滯銷,讓蔬菜產品更具有競爭力。
在唐宇的帶動下,昆明晉寧的120戶合作農戶戶均每畝凈收入7000元,銷售蔬菜品種達十多個, 總銷量合計每年10000噸以上 ,遠銷中國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創造了過億元的銷售額。
目前,除晉寧的合作農戶外,唐宇先後在嵩明、安寧、宜良成立了三個占地200畝以上的核心示範農場,三個農場基地每天的出貨量大約有30噸。且公司的生產工人基本都來自周邊的村鎮,在這裏上班,他們每個月都能有5000元左右的薪資收入。
「做農業並不容易,我希望能夠有更多吃苦耐勞的年輕人回到家鄉,鄉村振興不能靠一兩個人單打獨鬥,這是一群人的事業,需要一群人接續奮鬥和努力,才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對於返鄉創業這個選擇,唐宇感慨萬千。
如今,在唐宇的影響下,已經有不少年輕的「逆行者」回到家鄉創業,跟著唐宇發展蔬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