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面 「 農民手冊」 免費學習種植技巧,了解最新三農政策!
她是中山大學的一名碩士研究生,帶著全額獎學金留學義大利,畢業後又在在香港生產力促會、碧桂園等多家知名企業工作,未來一片光明 的 她 卻轉身 農業 領域 。 從 種植 業小白,到擁有 24項專利的火龍果專家,采用新技術種水果 , 年入千萬 。
勞素嬋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隆安縣丁當鎮,是個遠近聞名的窮地方。可勞素嬋從小便十分聰慧,學習上從來不需要父母操心,也順利考入中山大學研究生,後來又到義大利去留學,回國後又在多家知名企業任職,穩妥妥的白領一枚。
勞素嬋的爸爸是當地有名的香蕉種植大戶, 2008年透過土地流轉,承租了當地100多畝土地種植香蕉。趕上香蕉的好年景,一畝地大約能賺一萬兩千元左右 。 所以他每年都給勞素嬋打電話,想讓她回來工作。於是 , 勞素嬋 決定返鄉投農。
可回到家鄉後,形勢轉變了。當地很多人都看到了種植香蕉的紅利,都跟風 種植 。東西多了 , 價格自然也就低了,下降到了 甚至 幾毛一斤。
勞素嬋意識到農資需求急劇擴大,便萌生了建立農資賣場的想法。可一個新手小白,沒有任何營運經驗,於是 勞素嬋 找當地一個朋友合夥營運 。 眼看 形勢大好 ,勞素嬋卻發現合夥人私自挪用資金,最終雙方不歡而散。
勞素嬋考慮拓展新的農業品種。當時市場上火龍果暢銷,但是大部份都是從越南進口的白肉火龍果 。 經過多番調查, 勞素嬋 認為國內的紅心火龍果市場有巨大突破點,並找來妹妹勞素娟幫忙。
此後 , 勞素嬋和妹妹經過反復考察後,最終決定引入台灣的紅心火龍果。他們砍掉原來的 500畝香蕉,改種火龍果。
剛開始時,勞素嬋決定采取自然日光種植,每畝只種 500株,但畝產卻不容樂觀,而且個頭也很小,導致收購價格很低 ; 再加上夏天雨水多,經常會出現火龍果倒地的現象。更嚴重的是,火龍果園發生了大面積的潰瘍病,又因為對藥物的不了解 , 導致火龍果全部作廢。
但勞素嬋並沒有因此放棄 。 兩姐妹經過觀察和研究,一致認為要加大種植密度,並且覆蓋了白色的遮蓋膜,還用吊燈來增加光照時間,進行反季節生產。
在攻克潰瘍病方面,兩姐妹進行了近百次的嘗試、改良後終於得出了一整套系統防治的技術方案。產量是以前的兩到三倍,畝產效益也大大增加了。
2016年,兩姐妹的火龍果生意風生水起,但勞素嬋深知,只有規模化經營,才能謀求產業的長遠發展。於是成立了廣西碩果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全國各地資深的火龍果種植專家對她們的技術非常感興趣,便成立了一個全國火龍果服務隊 。
經過幾年的努力,火龍果每年的銷售額達到了一千多萬 。 勞素嬋 又 把目光放在了台灣的鳳梨釋迦 上 。然而釋迦果是熱帶水果,並不適合在廣西一帶地區種植,可勞素嬋打破常規,不僅要種 , 還要大面積的種。等到收果時,釋迦果樹上只有寥寥幾個果,而且個頭還非常小,幾乎都賣不出去 。 但 勞素嬋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她開始改變策略,先是給釋迦果套上兩個袋子,並且在剪枝疏果上都做到極致細致,保證每一顆釋迦果枝都能獲得足夠的營養。慢慢的 , 情況好轉起來,越來越多的經銷商來找勞素嬋合作,僅僅 20多天就賣了將近100萬元。
到目前為止,勞素嬋承包了 1500多畝土地,年產值收入超過千萬元,申請國家專利多達24項。
學習 農業技術 /掌握 種植 技巧
農技推廣站,10萬農人都在看 ↓ ↓ ↓
若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 左下角 分享 到 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