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莉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著農歷春季的結束和夏季的開始。這一日,太陽到達黃經45°。立夏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天文現象,它更深刻地描繪了自然界的一系列變化及其對農業生產的重大影響。
農諺中的「立夏有四怕」,即怕風、怕旱、怕澇及怕病蟲害,是農民們基於長期觀察和經驗總結出的智慧,透露了立夏時節需註意的關鍵因素。
一
、怕風
立夏時節,春季的溫和已漸行漸遠,夏季的熱烈逐步登場。 此時,風力往往變得強勁,尤其是當東南風掠過田野時,它不僅是風的流動,更是對農作物的嚴峻考驗。 強氣流會對脆弱的農作物如小麥受到一定的侵害,甚至影響到作物的生長方向和後續的產量。
正如農諺所言:「立夏刮飆風,小麥一場空。」因此,立夏期間,農民需特別警惕風的作用,采取必要的防風措施,如合理安排植株行距,利用風障保護等,減小風力對作物的影響。
二、怕旱
隨著溫度的升高,水分的蒸發速度加快,而立夏季節的幹旱,往往會使農田水分短缺,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缺水不僅使植物生長受限,還可能導致作物死亡,特別是對於水稻等需水量大的作物尤為明顯。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反映了若立夏幹旱持續,則農民無法進行正常的耕作活動。在現代農業管理中,建議農民采取灌溉等措施,保證作物有足夠的水分供給。
三、怕澇
與幹旱相反,立夏時節的過量降雨又可能導致農田澇災,過多的水分會導致作物根部缺氧,影響植物健康生長,嚴重時還以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如農諺所述:「立夏小滿田水滿,芒種夏至火燒天。」表明了管理田間水分的重要性。合理排水、加固河堤是應對可能的洪水的關鍵措施。
四、怕病蟲害
立夏之時,隨著氣溫的上升,病蟲害活動也日益頻繁。這其中,各種蟲害和病害開始活躍,對農作物構成直接威脅。農民需加大病蟲監測和管理力度,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手段,減少病蟲害對作物的影響。
農民們不應被動等待災害的到來,而應采取主動措施,透過科學種植、灌溉管理、病蟲害防控等手段,最佳化農業生產環境,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確保農作物生長的穩定性和農業生產的持續性。立夏不僅是一個提醒我們註意農事活動的節氣,更是告誡我們要與自然和諧共處,智慧應對各種自然條件的時刻。
(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以上 內容僅代表個人意見,僅作為學習參考使用,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選上方卡片關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