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芒種至,盛夏始」,今日芒種,牢記「2不2要」,做好全家享福

2024-06-05鄉墅

今年6月5日恰逢芒種節氣,也就是說,今日就是芒種,或許對不少朋友而言,這個時節顯得頗為陌生,不禁讓人疑問為何稱其為「芒種」。事實上,芒種在中國古老的農耕文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按照農歷的記載:「當北鬥星鬥柄指向巳位,便進入了芒種時節,此時適宜播種那些長有芒刺的谷物,錯過此期則種植效果大減,因此得名芒種。」簡言之,芒種是栽種如稻米、黍子、高粱等帶芒谷物的最佳時期,也是界定農作物播種時效的關鍵節點。

同時,芒種時節象征著農田裏最為繁忙的一段時日。此時南方正忙著插秧播種水稻,而北方則處於小麥收獲的季節,故而在民間,芒種又有「忙種」之稱,生動反映了南北大地因應節氣更叠,搶時耕作的勤勞景象。

芒種不僅對農民而言是個關鍵時節,它對非農人也同樣意義重大。隨著芒種來臨,天氣顯著變化,表現為高溫攀升、雨量豐沛及高濕度空氣,恰如鄉間俚語所言:「芒種一到,盛夏即始」。這意味著,芒種之後,酷熱的盛夏將緊隨而至。因此,不論你是否躬耕田畝,認識芒種的重要性都是必要的。

談及芒種,民間蘊藏著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其中「2不2要」的生活指南最為人熟知。在本文中,我將詳述這些習俗,望讀者朋友們能銘記於心並付諸實踐,讓全家在這個時節都能安享健康與福祉。

2不之一——不出門

所謂「不出門」,指的是避免外出,特指在芒種這一天的中午時段不宜出門,而建議留在家中。這並非絕對禁止外出,而是因為芒種正午分時尤為酷熱,外出可能面臨曬傷或中暑等健康風險。

正如一句農村諺語所言:「芒種不避午時熱,入伏路難行。」這樣的習俗提醒人們要註意當日的極端氣溫,以保護自身安全。

2不之二——不吃2類東西

1、避免食用高糖甜品。這裏特指那些過分甜膩的食品,並非指像西瓜、香瓜這類自然帶甜的水果。隨著芒種時節的來臨,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夏季瓜果,廣受大眾喜愛,因此,在這一季節裏,我們攝入的天然糖分已相當充足。若再額外攝取高糖甜食,可能導致體內糖分過量,引起濕熱上火,從而影響脾胃功能。

2、申時(即下午3至5點)避免進食較多食物。盡管此刻距離午餐不久,人們可能已開始感到饑餓,但此時間段正值日間余熱高峰期,進食易引發不適,如頭暈等。鑒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及能量消耗大,輕微饑餓時可適當補充食物,但建議選擇輕盈清淡的零食,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2要之一——要做3件事

通常來說,芒種時節要做的三件事是理發、回訪娘家和煮青梅。

理發作為迎接盛夏的舉動,顯得尤為貼切。隨著炎熱夏季的正式開啟,簡短發型不僅令人外觀更為清爽,也帶來了額外的涼爽感。民間還流傳著一種迷信說法:芒種當天不理發,可能會遭遇鬼魅以頭發纏繞粽子,而女性若解開頭發睡覺,則可能被鬼魂捉走。當然,這些僅僅是趣談,無須過分認真。

至於回娘家的習俗,其根源與農耕生活緊密相關。芒種標誌著農忙季節的開始,農民們終日辛勤勞作,難得空閑。加之高溫天氣,勞作後的疲憊使得探望父母變得困難。因此,在農忙前夕的芒種時節回家省親,成為了一種傳統,確保在長時間忙碌前能與家人團聚。盡管古代受限於交通條件,這一習俗尤為重要,但在交通便捷的今天,人們可以更靈活地選擇合適的時間回家探望父母。

煮青梅則是利用了五六月份南方青梅豐收的時機。青梅不僅營養豐富,能夠降低血脂、緩解疲勞並具有清熱解暑之效,是夏日的理想食品。然而,新鮮青梅酸澀,不宜直接食用,需經過烹飪處理,即煮梅,方可享用。久而久之,煮梅成為了芒種時節一項深具文化意義的傳統活動。

2要之二——要吃4類食物

在夏季飲食調養中,註重以下四個方面尤為重要:吃酸性食物、吃苦味食物、吃祛濕食物以及吃高鉀蔬菜與水果。

首先,酸性食物因其能生津止渴、斂汗開胃而成為優選。炎炎夏日易導致口幹舌燥及食欲不振,此時食用如青梅等酸味食物,既能潤喉解渴,又能有效提升食欲。

其次,苦味食物因具備卓越的清熱消暑功能而備受推崇。例如,苦瓜作為夏季的時令佳肴,其苦澀中蘊含的清涼效用,對於緩解夏日酷熱尤為顯著。

再者,鑒於夏季高溫多雨易於體內濕氣積累,選擇除濕食物顯得尤為重要。薏米、苦瓜、冬瓜及芹菜等食材不僅能夠幫助身體排出多余濕氣,還能保持體內環境的平衡和諧,減少不適感。

最後,鑒於夏季出汗頻繁可能導致鉀元素大量流失,引起乏力與精神不振,增加高鉀食物攝入尤為關鍵。毛豆作為鉀元素的優質來源,適合作為夏季餐桌上的常客,有助於補充汗水帶走的寶貴礦物質,保持體力充沛與思維清晰。

盡管芒種時節可能給人以尋常節氣的印象,但實際上它蘊含著豐富的養生智慧和習俗,值得我們細致關註。在此提醒大家,謹記「2不2要」的生活指南,實踐這些原則,將讓全家人都享福,讓這個炎炎夏日變得舒適宜人。

那麽,在你們的家鄉,芒種期間有哪些獨特的傳統習俗呢?期待各位在評論區分享交流,讓我們共同探討這個多彩節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