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各地紛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合村並鎮作為重要舉措備受關註。2024年,這一政策邁出了具體的一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拜泉縣星火村的約200戶居民成為了首批「合村並鎮人」,並獲得每平米1700元左右的賠償。這個賠償方案的提出引發了人們對於農民是否會同意的關註和思考。
首先,讓我們看看「合村並鎮」的實質是什麽。在過去的發展行程中,中國鄉村的布局呈現出碎片化、低效率的狀態,散落的小村莊難以支撐起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和便利的生活服務。因此,為了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政府開始實施「合村並鎮」計劃,旨在將散落的小村莊整合成規模更大、功能更齊全的新型農村社群。
以山東青島市新河鎮為例,該地區將22個散村合並為現代新農村社群,其中的三堤村就是典型的「10合1」大村。這種整合不僅能夠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還有利於資源的集約利用,促進農村產業的升級轉型,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和公共服務。
而根據【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各地要因地制宜,確保合並後的村莊規劃合理,並充分考慮到農民的利益。在齊齊哈爾市拜泉縣的情況下,政府提出的賠償標準是每戶居民每平米1700元左右。這一數位經過綜合考慮土地實際價值、農民需求以及地方經濟情況後確定,具有一定合理性。
然而,農民是否會同意這個賠償方案,不僅僅取決於賠償金額的多少,更關鍵的是是否充分考慮了農民的利益和訴求。在這一點上,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強溝通和協商。在制定賠償方案之前,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與農民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商,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和意見,確保賠償方案能夠符合大多數農民的利益。透過座談會、調查問卷等形式,聽取農民的意見建議,將他們的訴求納入到政策制定的過程中。
其次,保障農民的權益。在合村並鎮的過程中,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充分考慮到農民的合法權益,確保他們在土地流轉、賠償補償等方面能夠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要建立健全的賠償機制,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再次,提供後續扶持政策。除了賠償金額之外,政府還應該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幫助農民順利融入新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他們的生產經營水平,增加收入來源。可以透過提供技術培訓、資金支持、產業發展等方式,幫助農民實作增收致富。
綜上所述,農民是否會同意這個賠償方案,取決於政府和相關部門在合村並鎮工作中是否能夠充分考慮到農民的利益和訴求,是否能夠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賠償方案,並且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加強對農民的扶持和保障。只有透過各項措施的落實,才能夠確保合村並鎮工作的順利推進,實作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農民的認可和支持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關鍵所在,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充分重視農民的利益和訴求,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合村並鎮工作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