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回農村之後,老人不在了,剩下的只有「空巢」

2024-02-26鄉墅

撰文:小鹿

伴隨著寒冷的暴雪和凍 雨,我的故鄉陜西省某 鄉鎮變得愈發清冷。元宵節尚之後,卻已有越來越多的房子門前堆滿白雪,變成了無人問津的「空房」。這些老房子,曾經是我童年的見證,如今卻在雪後的靜謐中顯得更為孤寂,成為了「空巢」的象征。

回憶起這一排老房子,其中六戶人家的情況不禁讓我感到心酸。家鄉的變化,似乎也讓「空巢老人」成為了不可逆轉的命運。在這六戶人家中,或因著兒女在外打拼,或因著年邁無人照顧,老人們紛紛離開故土,前往城市尋找新的歸屬。

首先是我老家,爺爺奶奶的老房子早已荒廢,他們自我出生後便搬至城市,陪伴著兩個兒子。 汪奶奶家也荒蕪已久,老人們遠赴上海,從此便再未居住過。 二媽媽家和張奶奶家也成了無人居住的空殼,家庭成員在外打拼或定居城市。 就連擁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也只是在過年時才團聚,在其他時候老人們也都隨著子女的安排而居住。 這種「空巢」現象,遍布著整個鄉村,成為了日漸普遍的現象。

鄉村「空巢老人」現象的出現,有著種種原因。孩子們在大城市的奮鬥和生活,成為了他們離開故土的主要動力。大城市的生存壓力和經濟負擔,讓他們無暇顧及故鄉的父母,只得將他們留在鄉村,以圖相互照應和生存。而對於老人們自身來說,孩子的出生和老伴的去世,也成為了遷徙的原因,他們需要前往城市尋找更好的醫療和更好的陪伴。

然而,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我的家鄉,也在全國範圍內愈發顯著。鄉村的變遷,城市的吸納,成為了這一現象的推手。被暴雪席卷的「空巢」也許只是一個縮影,類似的情況遍布著全國各地。老人們離開了他們生活了數十年的土地,前往城市謀生,這無疑是鄉村變遷的必然結果。城市的繁榮與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老年群體,他們為了更好的生活和照顧,不得不離開故土,前往城市。

在這一現象中,不僅有著個體的命運改變,也反映著鄉村和城市的發展變化。 鄉村變得愈發蕭瑟,老房子變得越發空蕩; 城市的邊緣則愈發繁榮,吸納了越來越多的中年和老年群體。 這種地區間的發展差異,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尋求一種更加平衡和包容的發展方式。

當我們看到這些「空巢老人」時,我們不僅要關註他們的個體命運,更要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這一現象所反映出來的深層問題。鄉村的變遷和老年群體的遷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讓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讓老年人能在自己的故土上得到更好的照顧和生活;同時,也需要從政策和社會層面尋求更多的支持和關懷,讓「空巢老人」不再成為孤獨和無助的代名詞。

源於網友投稿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意見,僅作為學習參考使用,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選上方卡片關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