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最後一公裏】 限時特惠包郵 ¥ 39 ( 原價¥56 ), 2024年3月7日活動結束。
寫作這本書的主要推動力,來自那些參加我的講座的聽眾。在聽完關於死亡這一話題的報告後,他們總是詢問,剛剛聽到的那些頗有幫助的內容,是不是也能在某本書中深入閱讀。聽眾中有一些人親歷過朋友或親人的死亡,他們告訴我說:回頭去看,他們很希望能夠早點對這些內容有所了解,有所反思。
另一個推動力,來自一個能反復觀察到的現象:許多人在面對死亡時變得極其不理性,這包括那些受過良好教育、非常聰明的人,他們甚至比其他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這出現在瀕臨死亡者及其家屬身上,也許尚可理喻,但是,那些在職業工作中面對生命終結的人,尤其是醫生,在面對死亡時也變得不那麽理性了。這本書中的許多個案,都再清楚不過地展示出這一現象。這種非理性行為的原因是什麽?答案幾乎總是:恐懼。
當人們激烈地討論生命終末期時,沒有明確說出來的核心要點是「恐懼」;當醫生與患者談到威脅生命的疾病時,「恐懼」就懸浮在屋子裏,沒人說出口,經常被不經意地一帶而過。對於那些關於死亡的交流、在死亡行程中進行的交流而言,它是最大的障礙;恐懼(以及那些有待改進的對生命終末期的患者的醫療、照護能力)是形成錯誤的決定、導致死亡的過程充滿痛苦的主要原因。
盡管關於這一主題有大量研究資料,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我們的社會還充滿對死亡的禁忌,而這些禁忌都與一種根本性的恐懼連在一起,即自我會在死亡中消失。此外,人們普遍還有一種具體的恐懼,害怕死亡的過程充滿折磨和痛苦,那些延長生命的醫學手段讓死亡過程無必要地延展,而患者本人無法自行決定。
本書的目標在於把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減少一些,尤其是對於痛苦的死亡過程的恐懼。吊詭的是,在許多人身上,那些對於痛苦和失去控制的恐懼又因為這類預期而變成現實。一旦恐懼主宰了人的行為,人們害怕的那些事情便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出現了。這是因為恐懼扭曲了人的認知,規避了資訊,阻礙了對話。如果一個人要為自己的生命終末期做充分準備,那麽就需要註意到三個具有核心意義的先決條件:認知、資訊、對話。我們醫護人員有幸能照護和陪伴一些人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並從他們身上認識到:面對死亡有備而行,就是對生活最好的準備。
G.D.波拉西奧
慕尼黑和洛桑,2011年8月
本書的作者吉安·波拉西奧認為,我們應該以一種自然的態度來看待死亡,正如我們把出生當作一件自然的事情。將非必要的、可能引起過多痛苦和副作用的措施減少到最低限度,我們才能走好生命的最後一公裏。從我們都將走向死亡的角度來觀照我們的生活、調整我們的價值觀。
吉安·波拉西奧
為此,波拉西奧著重介紹了誕生自英國,至今仍然非常年輕的「安寧療護醫學」(Palliativmedizin)。他指出,安寧療護團隊的作用,就是在生命的終點,陪伴患者走好生命的最後一公裏,還生命以應有的尊嚴。
隨著全世界,尤其是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老人和病人需要長期護理、安寧護理和臨終關懷;越來越多的子女和家屬關心這些問題,更需要這方面的指導。本書基於醫學事實,又超越了醫學領域,關註的是跨學科的領域,提出了很多具有啟迪性、適應中國老齡化社會現狀的具體觀點、方法、措施。
圖書為硬殼精裝,32開本,內頁采用80克膠版紙,紙質柔和,不易造成視覺疲勞。
版式: Xman.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