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Grace
· 主播 | 一凡
「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
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在文學大師汪曾祺的眼中,草木山川皆有情,人間煙火暖人心。
他將每一處角落的勃勃生機都寫進了【人間草木】裏。
在他的筆觸下,懸於井中的西瓜,一刀下去,會沁出宜人涼氣;
戴著小花帽的苗族女子,一聲嬌柔的「賣楊梅」,婉轉悠揚。
他寫過自由自在的梔子花,寫過令人動情的昆明雨,也寫過抱膝閑看「活莊子」的鬧市閑民。
莫言曾說:
「他的那顆童心蓬勃跳動著,使他的作品洋溢著天真和浪漫。」
這份天真與浪漫,讓汪曾祺的文字,得以在漫長歲月中,綻放出溫潤柔和的光芒。
翻開【人間草木】,這種感覺愈發強烈。
在汪老的筆下,既有人間煙火,也有詩與遠方。
若你正處於忙碌焦慮的生活中,渴望給心靈尋得一份短暫的安寧,那麽,汪曾祺的【人間草木】便是一處極好的港灣。
一草一木中,探尋生活的樂趣
汪曾祺對草木的深情,在他的言語中流露無遺: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口的花坐一會。
它們很溫暖,我註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在【人間草木】中,花園是一個無限斑斕的世界,它像萬花筒一樣,折射出生活的多姿多彩。
「巴根草,綠茵茵,唱個唱,把狗聽。」
汪老常常將巴根草繞在手指上,用緩慢的力量慢慢扯斷,只為了聽那種獨特的斷裂之聲。
他也格外喜歡逗弄含羞草。
用手碰遍葉子後便低頭看書。
待葉片合起來再張開,他便猝然又來一下,樂此不疲。
園中的龍爪槐,是他一個人的小天地。
他愛在樹枝上躺著,觀望周遭一切有趣的事情: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帶點甜味的葉子……
冬天,他會頂著清晨的寒風,摘來冰心臘梅再去上學。
表姐妹們來訪時,他總是興致勃勃地攀上枝頭,親手摘下海棠、碧桃、丁香等各色鮮花,讓她們帶回家,或是沿途贈予路人。
人間草木,看似平平無奇,卻是大千世界的縮影。
汪曾祺用靈動的筆調,把葡萄從播種到收獲的過程描寫得絲絲入扣、生動有趣。
面對許多人將梨花與飛雪作比的現象,他有理有據地反駁:
明明是蘋果花像雪,梨花花瓣則是月亮做的——何等巧妙的構思!
他看不慣有些人貶低梔子花,只因它香得濃郁,便替梔子花說話:
「我就是要這麽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管得著嗎?」
一草一木,平中有奇,淡中有味,自有通透之趣。
在汪老筆下,自然如畫卷一般,在我們面前緩緩鋪開。
讓被塵世錘得灰頭土臉的人,得以獲得片刻喘息,感受治愈。
平凡瑣碎間,汲取生命的力量
汪曾祺有許多興趣愛好,唱戲、寫字、畫畫,尤其是對美食的熱愛,幾乎人盡皆知。
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生忽如寄,莫辜負茶,湯和好天氣。」
汪老愛吃,也擅做。
比起百貨商場,他更喜歡提著菜籃子逛菜市場,看那熱鬧的吆喝與叫嚷,認真地挑選瓜果蔬菜。
在與友人朱德熙的信中,他認真地將自己發明的菜教給對方,正是那道著名的「塞餡回鍋油條」。
招待法國客人時,他端上五香茶葉蛋、鹽水毛豆,清爽適口,令對方大為贊賞。
端上一碗人間至味,靈魂便有處可棲。
除了擅長做菜,他筆下對美食的描述,也總是讓人食指大動。
一提起鹹鴨蛋,許多人的心中定會想起「高郵」兩個字。
那正是汪曾祺筆下【端午的鴨蛋】中,蛋黃通紅、蛋白細嫩,筷子一戳便噗呲冒油的家鄉美食。
寫楊花蘿蔔,脆嫩清甜,是童年的味道;
寫雞樅菌,味肥鮮美,無可方比;
穿心紅蘿蔔、薺菜、馬蘭頭、蝦子豆腐羹、鹹菜慈菇湯……
最簡單的炒米,他也能寫出細致的門道。
描寫這些美食時,汪曾祺還能將感情細密地編入文字中,讓讀者們欲罷不能。
一句「我很想喝一碗鹹菜茨菇湯」,寫盡了他對故鄉深切的思念。
在他筆下,美食不僅僅是能果腹的食物,也是熱騰騰的人間煙火。
令人回味,也令人感受到生命的勃勃力量。
除了美食,汪老筆下的生命縫隙,也總讓人驚喜。
那一年,他想去上海謀一份工作。
一路輾轉,幾乎用光了身上的錢,到達後又舉目無親,沒有一點著落。
那時的汪曾祺極為失落,自覺前途渺茫。
他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閑逛,卻無意間看見了陽台上的一處奇跡——
一堆煤塊中,竟然長出了一顆芋頭!
他幾乎著了迷地觀察。
那堆煤塊幾乎無法提供任何植物需要的營養,只有偶爾的落雨能給芋頭一些滋養。
而這個路人隨手扔去的芋頭塊,卻機緣巧合地在那裏紮了根,還長出了碩大的葉子。
一顆小小的芋頭,竟讓他獲得了再次面對生活的信心。
盡管命運不盡寬容,但汪曾祺總能憑借著對美好的感知力,將平凡瑣事從灰暗處打撈出來,在陽光下曬出溫暖香氣。
不斷汲取力量,也汲取面對生活的勇氣。
身處困境時,修煉松弛的從容
許多人向往汪曾祺那般樂觀豁達的心態,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都是在磨難中歷練出來的。
【人間草木】中記錄了他曾在西南聯大求學的經歷,那時正處於艱苦抗戰時期。
當時,日軍的轟炸機時常突襲昆明,如烏雲般在頭頂上空盤旋。
每當警報聲響起,校園內的師生便需緊急疏散至郊外避難。
而他卻偏愛躲進松子林中,戲稱自己是為了「做一只吃飽了的鬼」。
隨著次數的增加,他甚至開始興致盎然地觀察周圍人的反應,創作出了【跑警報】一文:
帶著零食和古詩詞逃難的馬同學;
懷揣情書的哲學系金先生;
在警報聲中談情說愛的青年學子……
汪曾祺認為,在猝然而來的災難面前,需得用「不在乎」的態度去面對。
因為越是「不在乎」,越是無法被征服。
這正是汪曾祺溫和外表下,堅韌的精神內核。
這份堅韌,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
在被下放到張家口沽源勞動期間,荒涼的絕塞、遠離家人故友的孤獨接踵而來。
對常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或許寂寥不堪。
但對汪曾祺而言,卻是一種無人打擾的「怡然自得」。
他很會給自己找樂子。
去溪邊垂釣、去采摘野外的蘑菇、親自下廚,享受一頓自給自足的美味。
百無聊賴之際,他還會就地取材,采摘田間的馬鈴薯花,將它們插入玻璃瓶中,繪出馬鈴薯各種生長狀態的圖譜。
隨著花朵的雕謝,他將薯塊放入牛糞爐中,烤熟後又是一頓佳肴。
在汪曾祺的生活哲學裏,人生雖偶有困境,但卻不存在絕境。
「漫不經心」的豁達,讓生命的苦難永遠無法超越生命的寬廣。
即使面臨災禍的打擊,也依然能夠向上生長,毫不動搖,滿懷希望地繼續前行。
這種淡然,恰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應對當下高壓生活的最佳心態。
▽
有人說,【人間草木】是汪老寫給生活的詩。
跟隨他的筆觸,我們得以感受到萬物有靈、草木有情;
能夠追隨他的文字,品嘗各地美食,讓煙火氣熨貼凡人心;
目睹了他在困境中的泰然自若,後知後覺人生或許並非如想象中那般艱難;
在悠閑的時光裏,閱讀汪老的文字,無疑是一種愉悅的享受。
讀著讀著,仿佛能看見他笑瞇瞇地對我們說: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點辦法,老是愁眉苦臉的,幹嘛呢?」
從自然的花香到四季的變換,從日常的三餐到生活的點滴;
我們總能從中汲取美好,釀造出內心的歡喜,以溫柔的力量化解世間的苦澀。
生命短暫,不妨像汪老一樣,去真切地熱愛這個平凡而真實的人間。
有書君說
已識乾坤大 猶憐草木青
汪老的散文 流淌著詩意與雅趣
字裏行間彌漫著文人的情調
充滿了生活中的各種閑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