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生活

永遠不要消耗自己的福報

2024-07-15生活

文 | 有書馬超 · 主播 | 阿成

民諺有雲:

「求福不如修福,惜福方能享福。」

求福避禍,這是人們的普遍心理。

然而,福報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

修來的福報一旦耗盡,人生運勢也就會持續走低。

在日常生活中,遠離這四種行為,才能避免福報被耗光。

怨天尤人,趕走福報

人活一世,難免會遇到不愉快、不開心、不如意。

小小吐槽一下,給負面情緒一個出口,並沒什麽大不了。

但如果每天都是心裏埋怨、嘴上抱怨,不僅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還會把福報趕走。

蓮池大師在【自知錄】中說過:

「怨天尤人最損福,一次減三善。」

一個人一旦經常抱怨,就會生出嗔恨心。

帶著這樣的情緒去與人相處,怎麽可能得到圓滿的結果?

天天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合意,只會讓自己一再地陷入煩惱痛苦的泥淖,不得出離。

真正有福報的人,眼不見眾生之過,口不講世間是非,耳不聽別人議論。

這樣的人,只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提升個人修為上。

他們明白,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向內心求索。

遇到世間不平事,多多反觀自己的思想言行。

善於內省,才能留住福報。

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曾子,被後世尊為「宗聖」。

他之所以偉大,正在於他每日自省,修煉內心,最終鑄就了高尚的品性,成為世人之表率。

曾子說過:

「吾日三省吾身。」

審視自身,可以幫助我們修正錯誤,走向至善。

缺少自省的智慧,又喜歡怨天尤人,福報自然離你越來越遠。

逢人炫耀,消耗福報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可能至今依然對這樣的一幕留有印象。

跟隨菩提老祖學習本領的孫悟空,對一眾師兄弟誇耀自己的能耐。

他說自己一個筋鬥雲,就能翻飛十萬八千裏,又在眾人面前,炫耀自己那七十二般變化。

看到孫悟空如此得意忘形、沾沾自喜,菩提老祖便不再教給他其他本領,還要將他趕出山門。

年幼時覺得菩提老祖太過嚴苛,沒有人情味兒。

長大後才知,菩提老祖正是因為愛護孫悟空,才以這種方式告誡他:

逢人炫耀,消耗福報,好運長不了。

為了滿足虛榮心,就大肆炫耀自己的本領,只能說明內裏空虛。

這樣的人,或許會因為運氣得到展現自我的機會,卻絕不可能走得長遠。

一旦運氣用光,福報耗盡,他的下場就會格外淒慘。

一個人過度吹噓自己、炫耀自己,會招致別人的嫉妒和忌恨。

一個沒有好人緣的人,成功時不會有人真心祝賀,失敗時反而有人拍手稱快,遇到困難時,更會有一群人袖手旁觀。

小說【紅樓夢】中,王熙鳳聰明能幹、手腕高強,管理著整個賈府的日常事務。

同時,她也有極強的虛榮心,她渴望權力和地位,喜歡聽別人的奉承和贊美,經常用聰明才智來顯示自己的能力。

她的高調和手腕帶來了一時的榮華,卻保不住萬世的富貴。

最終,招搖的王熙鳳和整個過分高調的賈府一起,走向了抄家滅門之路。

可見,越是炫耀,就越會失去;越是招搖,就越會減損。

只有低調、謙虛,才能留住福氣、增長福報。

心懷怒氣,燒盡福報

有的人脾氣火爆,愛發脾氣。

殊不知,常懷怒氣之人,終會損耗福報。

正如【菜根譚】中所雲:

「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性情急躁、怒火滿心,往往是情緒戰勝了理智,脾氣打敗了修養。

假如一個人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管理,那麽大機率也無法有效管理自己的人生。

稻盛和夫就曾說過:

「註意觀察你的周圍,那些動不動就生氣的人,沒有一個是智者,生活過得一團糟。」

古印度時期,有位已經積累了一定功德的苦修者,在路旁的樹蔭下靜靜打坐。

一位過路人好奇地問:

「您這是在做什麽啊?」

打坐的苦修者回答說:

「我在修行,為讓自己心平氣和,能忍下世間各種屈辱。」

那個過路人嘲笑道:

「看你這模樣,根本不像個修行人!」

打坐的苦修者一聽,馬上跳起來,對著過路人就是破口大罵。

他的這一通怒氣,也讓自己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功德福報,瞬間消耗殆盡。

王小波說: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很多時候,並不是別人惹怒了我們,而是我們被別人戳中軟肋,內心破防,所以開啟了情緒「暴走」的模式。

人在憤怒的時候,身體會產生毒素。

發怒看似是攻擊別人,但終究還是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給自己的身體造成了傷害。

傳統醫學認為,經常生氣會導致肝氣郁結。

人在生氣時,呼吸也會變得急促,導致肺泡不斷擴張,嚴重的可能會引發肺部疼痛。

足以見得:一個人越愛發脾氣,越是傷身體、損福報。

不孝父母,失真福報

世間最大的福田,就是我們的父母。

要想積累福報,就要孝順父母、感恩父母。

與此相對,若是不孝父母,必然失真福報。

當然,父母也是普通人,他們也存在缺點錯誤。

我們不必要對父母事事都順從,但求能夠以敬愛之心、感恩之心,與他們日日相對。

山東梆子戲中有一個經典故事:

張木匠妻子早亡,自己獨自一個人將兩個兒子拉扯成人。

孩子們娶妻後卻忘了父親的恩情,推三阻四,不願意照顧父親。

有一次,兄弟二人甚至為了推卸責任將老父親扔在墻頭上挨凍,多虧了鄰居王銀匠出手相助,張木匠才撿回一條命。

王銀匠路見不平,決定報復一下兄弟二人。

他騙兩兄弟說張木匠有一筆錢養老,貪財的兄弟倆立即爭先恐後地贍養老父親。

可是,直到父親去世,兩人也沒能找到他藏的錢。

兄弟二人去質問王銀匠,王銀匠謊稱銀子藏在墻下。

兄弟倆大喜過望,開始刨墻,墻承重受損,很快塌陷,砸死了兩人。

林則徐說:

「存心不好,風水無益;父母不敬,奉神無益。」

如果一個人對父母都缺少感恩之心,那麽他也不大可能真誠、善意地對待別人。

如果一個人對父母都斤斤計較,那麽他必然也會因為自私貪婪而算計別人。

沒有誰願意和一個不懂感恩、自私自利的人往來。

一個人,即便有再多的福報,但只要是不孝父母,這些福報都會被消耗掉。

林語堂說:

「福氣不是自外而來,而是自內而生。」

一個人的福報,並非來自外界,而是來自自身。

一個人的福氣,也並非求神得到,而是修行得來。

珍惜福報,才能享受幸福;惡事做盡,福報自然消耗。

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惜福、積福、修福的傳統。

遠離那些消耗自己福報的行為,讓自己得福,惜福,一生有福,一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