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麥子熟了(ID:maizi8090)
熱播大劇【玫瑰的故事】,不少人慕名去看了幾集,都說 「很想報工傷」 。
開場就一出中國式狗血,全然不是原著裏「亦舒女郎」那個味兒。
難怪,這劇一定要請劉亦菲來演。
劉亦菲美得石破天驚,才讓「天下男人為我癡狂」的惡俗劇情變得合理。
如果不是 劉亦菲的美貌和流量撐著 ,【玫瑰的故事】改編成這樣,早就被罵爆了!
而一個有趣現象是: 即便罵聲一片,只要亦舒的小說改編成影視劇,「亦舒女郎」永遠有熱搜霸屏。
劇版【玫瑰的故事】中的黃亦玫, 是「亦舒+玫瑰」的縮寫,是對亦舒的致敬。
亦舒寫了300多個愛情故事, 「亦舒女郎」 也曾精彩絕倫。
女孩們曾紛紛模仿「亦舒女郎」,就像如今無數人在追捧劉亦菲。
甚至,把成為 「亦舒女郎」 作為人生目標。
但這些都不如亦舒本人的婚戀故事驚心動魄。
亦舒15歲成名,19歲生子,22歲離婚,25歲搶了閨蜜的男友,又潦草離婚,晚年拒絕見大兒子,和二哥倪匡老死不相往來。
這些驚濤駭浪式的感情生活,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和黃亦玫一樣, 亦舒也有一個大她11歲的哥哥倪匡。
亦舒15歲的一天,她突然告訴倪匡:
哥,我寫了一篇小說。
倪匡拿去發表,因文風靈氣逼人,很快就有報紙搶著要,甚至有人找到她哥:
請代向亦舒說我們想刊登她的小說, 條件只管提。
成名早,亦舒恃寵而嬌 , 她的壞脾氣和她的作品一樣出名。
就連報社的編輯們都要提醒新人,不要去催稿:
你們不要得罪亦小姐,她未夠年齡,殺人不用償命的。
中學畢業後,亦舒放棄讀大學,一心專註在寫作。
17歲,她被金庸邀請去【明報】做記者。
不久,她就遇上了 初戀蔡浩泉 ,愛他愛得癡狂。
為了嫁給這個貧窮畫家,「戀愛腦」上頭在亦舒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父母反對二人結婚, 18歲的亦舒就大著肚子回家 ,甚至以死相逼:「如果你們不讓我跟他在一塊,我就去死!」
最終父母無力阻攔,她如願地嫁給了蔡浩泉。隔年就生下兒子,取名為蔡邊村,那年她才19歲。
然而, 戀愛腦卻解決不了沒錢的婚後生活。
柴米油鹽水電哪一件不要花錢,養娃的壓力也很大,夫妻倆不斷爭吵。
況且蔡浩泉是一個浪蕩不羈的藝術家式男子,不適合當父親。
吵累了,亦舒快速離婚。
那個年代,年輕女孩帶著一個2歲的兒子,將會寸步難行。所以, 兒子歸蔡浩泉撫養。
亦舒對待愛情,就像劉亦菲在劇版【玫瑰的故事】裏一樣:
一旦愛上了,她熾烈而癡狂。
一旦決定離開,她會頭也不回,果決到近乎無情。
如果說亦舒的第一段婚姻是青春莽撞, 她的第二段婚姻則相當狗血又刻骨銘心。
離婚後,沒多久亦舒在TVB認識了 武打演員鄭佩佩,逐漸成為閨蜜。
彼時, 鄭佩佩的男友是演員嶽華 ,倆人的感情分分合合。
亦舒和鄭佩佩、嶽華三人經常一同出入。
慢慢地,亦舒就喜歡上好脾氣的嶽華。 她用了一些小心機,說自己有夜盲癥,嶽華就送她上樓。
鄭佩佩很傳統,她選擇結束這段三角戀 ,去美國嫁給一個富二代原文通。
嶽華就開始和亦舒同居。
年輕時的亦舒曾這樣「插足」、「雌競」,也一樣被罵慘了。
但特立獨行的她才不管別人怎麽想,她就是要高調秀恩愛。
甚至,她還在【明報】發了一篇文章: 【亦舒為什麽愛嶽華】。
羅列嶽華是「二十四孝老公」,一臉嬌妻幸福。
如果故事能這樣順利發展就好了。
但是, 鄭佩佩嫁入豪門並不幸福 ,眾人以為她當闊太太,實際上,她不過像個生育工具人:「一定要生兒子」是她的生育kpi。
在20年裏,她懷孕8次、流產4次,最後生了三女一男。
婚姻苦悶,鄭佩佩寫信給前男友嶽華傾訴,結果被亦舒發現。
本就缺乏安全感、容易嫉妒的亦舒,十分生氣。
一怒之下,她將這封信向報社公開。
港媒最嗜血,信件內容經由媒體的的渲染激化,本就艱難的鄭佩佩在豪門家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豪門講究名節,鄭佩佩差點被掃地出門。
這封從美國寄來的信像一道閃電,也劈開了亦舒的第二次婚姻。
嶽華爆發了,直接提離婚,亦舒下跪求復合也沒用。
就像她寫進書裏的那句話:
當一個男人不再愛他的女人,她哭鬧是錯,靜默也是錯,活著呼吸是錯,死了都是錯。
就這樣,婚姻又一次狼狽收場。
離婚鬧得非常難堪,他們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後來他們倆都移民去了加拿大,甚至在同一個電台工作,碰見都當彼此透明。
亦舒在書裏寫道:
不知道當初自己的眼光怎麽到如此,別人家的男友分手都還能好模好樣做朋友, 偏偏自己的齷齪愚蠢慘不可言。
這段感情破裂讓亦舒太受傷、太痛苦了,為了療傷或圓滿,她一次次在小說裏幻想和嶽華的大團圓:
她小說中的大多數男主角都有著嶽華的影子,共用名字「家明」。
她一次次寫失戀、受傷,正如劉亦菲在【玫瑰的故事】中一樣:
打碎房間裏的東西、撕爛曾經愛的證據、刪除對方的號碼 。
很多觀眾看了就很共情,說是演自己分手的痛苦。
但是這種傷痛,最後都會被一個靈魂伴侶「家明」來撫慰。
在愛情中,她不斷用下一個男人來撫慰上一個男人留下的遺憾,卻從未停下來看向自己。
結婚兩次,離婚兩次的亦舒,才27歲。
她已經心灰意冷,不再像以前一樣滿腔熱情去追求愛情。
這次她看向了自己,了解自己想要穩定的生活。
直到40多歲,相親認識了港大教授,婚後移居加拿大。
亦舒早已財富自由,依舊筆耕不輟,寫了300多本書,堪稱「文壇勞模」。
老來得女,她每天5點起床寫作,只為白天能伴女兒讀書。
但她與第一任丈夫所生的 兒子蔡邊村,卻30多年沒見過母親。
2013年,蔡邊村專門拍了一部影片【母親節】,紀錄他尋找生母的經過和心路歷程。
然而,亦舒始終拒絕見這個兒子,只在微博上貼出短篇【媽】裏的對話, 表達抽象的母愛:
還有一句未說出口的話,是她不願提及的一地雞毛:
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
亦舒的決絕又一次引來很多罵名,審判她「拋夫棄子」,姿態難看。
然而,父權社會結構對女性不友好的環境, 所謂「嫁對人、為孩子犧牲自我」亦是一種暴力綁架。
如今再看,女性為了保持自我的完整,絕情一點, 評價「這個女人夠狠」,不應是貶義。
雖然寫了300多本言情小說, 但已在愛情裏吃夠苦頭的亦舒並不認為「戀愛大過天」。
而內娛每次改編,總是圍繞著愛情轉,慣性地忽視女性友誼。
劇版【玫瑰的故事】, 劉亦菲和四個男人的愛情被改編成主線。
但玫瑰和蘇更生在一起的氛圍感、守護感,超過了任何一個男性。
劇版【我的前半生】更離譜,改編成 「兩女爭一男」狗血劇情,還塑造出一個完美爹味的靳東。
亦舒經常誇她欣賞的女性,不斷寫女人之間相互扶持的友誼。
【流金歲月】,從蔣南孫的名字就知道,她更想探討的問題是:
女性價值,和蔣南孫與朱鎖鎖之間真正肝膽相照、患難與共的女性友誼。
女人對女人的友誼是什麽呢?
是比男人更有穩定韌勁的支撐;是她們性格不同,卻又相互懂得;是她們有不同的追求,卻又看向彼此,為彼此的成就而開心。
就像南孫和鎖鎖那樣, 「我成功,她不妒忌,我萎靡,她不輕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那麽,亦舒過時了嗎?
她寫愛情故事,乍看是戀愛至上,如【玫瑰的故事】裏玫瑰為了愛情打算辭職,追隨男友去巴黎。
其實亦舒很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香港,本質仍是男權社會。
她打破戀愛幻夢,寫種種愛情故事都在告訴女讀者: 「 唯一出路在於自己保護自己。」
一個人終究可以信賴的,不過是她自己,能夠為她揚眉吐氣的也是她自己,我要什麽歸宿?
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歸宿。
她吐槽 婚姻像黑社會 :
子君說: 婚後生活不堪一提,婚姻猶如黑社會,沒有加入的人總不知其可怕, 一旦加入又不敢道出它可怕之處,故此內幕永不為外人所知。
她強調 女性要留在牌桌上 :
無論如何要有職業,一個女子要先憑雙手爭取生活,才有資格追求快樂、幸福和理想。
她強調 金錢很重要 :
最清高的生活往往需要極大一筆金錢支持,否則怎能悠然見南山。
小說寫的是愛情,實際上她是寫出愛情的脆弱和無常,寫女性在這冷酷父權社會中的生存處境。
不過,亦舒的小說有自己的局限。
她過分強調姿態好看,無疑給女性強加了一條鐐銬。
她書中的女性,事業再好,最後總歸會嫁一個家境優渥的家明式好男人,才算人生圓滿。
對女性幸福的理解,又退回「真愛至上」的狹窄空間。
亦舒和她的「亦舒女郎們」,始終走不出父權婚姻制的邏輯,渴望進入婚姻而「上岸」。
亦舒的女性主義很不徹底,正如上野千鶴子在【始於極限】中的對談:
有些女性至今還盼著男方提出「請和我交往」,否則就坐立不安,但在工作中又步步高升,不把男人放在眼裏。
她們身披浪漫愛意識形態的余香,帶著男權的傷痕,捧著老一輩交到她們手中的尊嚴,還有自己決定自身價值的自由,但她們一樣都不舍得拋棄,只得東奔西跑,手足無措。
所以說,上個世紀的亦舒,無法指引活在當下的中國女人。
當代女性的出路,從來都不是找一個家明式好男人,在婚姻中閹割自我,在家庭瑣事中淹沒自我。
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為自己; 是活出完整的自己,是每一位女主都有為自己的野心和欲望,爭取的權利。
本文先發於微信公眾號「麥子熟了」(ID:maizi8090):聚焦國內新中產、新青年、新女性,堅持優質內容創新,分享傳遞美好生活。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