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这部高口碑黑马电影,戳中了东亚小孩长大的痛

2024-06-04情感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可乐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你还记得小学时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吗?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是否愿意当一天三年级的小学生? 新人导演王子川的首部长片【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就是一部把观众带回遥远却熟悉的童年的作品。这部为成年人准备的儿童片此前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和FIRST青年电影展上均广受好评,导演王子川拿下FIRST电影展的最佳导演奖,而饰演主角朱同的小演员岳昊更是成为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历史上最年轻的亚洲新人奖最佳男主角。

正如它的原片名【漫漫长日】那样,这部充满灵气的电影讲述了小学生朱同在一天之中经历的琐事。电影也没有为主角设置一个明确的主要任务,但我们又和朱同一起,在学校无处不在的推动力下,与他的老师和同学们打交道,度过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一天,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不知不觉走失的童年。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提供了一种漫游式的儿童视角。 这种儿童视角的新鲜感和冲击力是极强的,特别是对于银幕前的大人们,它让我们回想起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曾经是多么五彩斑斓,毕竟谁没有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幻想:要是老师突然被抓走了就好了?

这部电影能够给观众提供真实生动的观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精准的人物塑造。每个人的班上应该都有像张秋那样经常被叫家长的「差生」,有像贺娜那样特立独行的酷女孩,有像刘诗瑶那样的三好学生,也有仗势欺人的学生干部。更重要的是,在观看电影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们愿意相信自己就是朱同,是别人眼中的背景板,但又不得不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主角。

朱同的一天几乎都在失败中度过。 从他在公交车上挤丢自己的早饭开始,一个有些窝囊的小学生形象就油然而生。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转校生,朱同对学校的一切是陌生又熟悉的,但又被迅速同化成了这个小社会的一员。

他似乎没犯什么大错,但在老师和大人眼里又好像做错了很多事。从他的试卷没找家长签字开始,他就陷入了一步错步步错的漩涡,他被连续叫出教室罚站,于是得以在学校遇到各种课堂以外的奇遇,经历了一串荒诞但合理的「闯祸」后,朱同终于造成了最恶劣的后果:找家长。

与此同时,我们好像在以一个穿越者的上帝视角看待发生的一切,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房贷车贷和KPI,最大的困难仅仅是被老师叫家长——当然我们都知道,就算叫来家长天也塌不下来。

我们既理解朱同作为小学生内心的惶恐,也明白老师们作为成年人的行为动机。 这就产生了一些看似矛盾的观感,朱同和同学眼里不得了的大事,在大人们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而那些切实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超出小学生们认知的困难,在我们看来糟心,而孩子们反而一笑置之。

散漫的朱同似乎还没有适应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条条框框,他不懂为什么老师一定要他把36分的数学卷子带给家长,发愁的只是如何逃避家长签字;他不但像小时候的很多人一样在作文题上画画,还出于一片好心画在了校领导照片和板报上。另一方面,带着两道杠的学生干部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在校门口拦住没戴红领巾的同学,为什么非要盯着朱同把黑板报的涂鸦擦干净,他只是执行着老师和校规赋予的权威,并享受着管理朱同的快乐。

电影里有这样一处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朱同和另一个「问题儿童」张秋都在缺乏父爱的环境下长大,朱同面对的是父亲的缺位,而张秋则承受着父亲对他的家庭暴力。在聊到父亲这个话题的时候,张秋对朱同不必和爸爸住在一起表达了朴素的羡慕,他告诉朱同,自己梦到爸爸被老虎吃掉,让他都乐醒了。朱同在告别张秋时则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你真是个好人,希望你的爸爸早点被老虎抓走。」

这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但听着却让人心痛。他们理解不了原生家庭或是生死这些深奥的概念,孩子们的小脑瓜能想到的仅仅是机械降神式的拯救,渴望着随便一个什么东西能带他们逃离苦海。

这种孩童思维与成人思维的区别也映射在银幕前的观众身上。 对于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电影始终采用温暖亮丽的色调,也不乏妙趣横生的台词,与我同场观看的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而大人们却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

朱同和他的同学张秋、贺娜代表着两种典型的儿童心态。 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朱同缺乏主动化解的办法,他能做的就是用近乎逃避的幻想来让自己过得舒服些。他想象出的怪物、外星人、会说话的大树仿佛手拉手构成了一层缓冲带,虽然它们并不能真的阻止「坏事」降临到朱同身上,但是至少能让他在被生活毒打时没那么疼。

张秋和贺娜在面对危机时则显得更主动,他们懂得如何应付学校和大人的要求。张秋会在父亲踹向自己之前,熟练地把教科书垫在肚皮上,掌握了一手娴熟的写检讨技巧;而贺娜早已深谙小学生作文的套路,虽然叛逆,但又能拿出让老师挑不出毛病的成绩。他们还用更加积极的方式让自己变得开心。贺娜觉得在掌心慢慢写一个「好」字就能驱散烦恼,而张秋甚至在废弃的大楼里拥有秘密基地,用以取悦自己。他们都没有解决问题本身,而是向内寻求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办法。

当然,当朱同想象出来的外星人被班主任打败,他依然要面对严厉的批评,彩色的滤镜破碎后,这个灰色的世界并不会因为孩子的幻想而改变,好在朱同和他的同学们都有一种云淡风轻的迟钝。

其实,电影标题中的「超能力」,或许指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但却也随着童年悄然流逝的想象力和钝感力。 他们并不会因为自己输在起跑线上而沮丧,反而更关心怎样才能不被找家长,怎样又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活在当下、专注眼前的没心没肺,在现在看来甚至有些难能可贵,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瞻前顾后,而丢掉了与生俱来的超能力。

长大后的我们,认识到世界的宽广,就像一只跳出井底的青蛙,野心消逝的进程快得超出想象。小时候我们都曾觉得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公,会因为将来高考要选清华还是北大而纠结,但慢慢地我们都变成了茫茫人海中的NPC,不知不觉中自己头顶闪耀的光环就飞到了别人的身上。于是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成绩平平、不受老师欢迎、有些倒霉的朱同,尽管大部分人甚至比朱同「乖」得多。

诚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挫折绝不仅仅是被老师批评两句或是被小混混欺负这么简单。工作、家庭、健康……麻烦总会从各个方面接踵而至,压力在我们足以独当一面之前就将我们淹没。仔细想想,我们在学生时代因为被老师批评而产生的那种恐惧,可能并不亚于成年人的恐慌,但孩子们似乎总拥有与他们小小的难题相匹配的小小的顽强。面对那些不可改变的困境时,我们和那个遥远的小学时的自己,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论我们是否长大,受到规训或遭遇突发事件时产生的焦虑感都是相似的。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家长和学校的压力在朱同身上留下的痕迹。在电影的结尾,尽管不懂这一切的原因,但为了逃避可能发生的惩罚,朱同条件反射般地撒谎、做蠢事,而极度畏惧找家长的他,最终在写检讨时因为「用力过猛」直接被学校「劝退」了。

但对朱同来说,成为一个被好学校「遣返」的转学生并不意味着终结,就像街机厅的游戏可以重开,人生也总有新的起点。 他只是10岁左右的儿童,一切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人生中的错误都有被纠正的可能性。尽管妈妈说,他好像错过了什么很好的机会,但朱同不懂,也并不在乎。

面对生活的重大转变,孩子们会因为期待得到什么而愉悦,但大人总会因为害怕失去什么而恐惧。不管这一天过得有多糟糕,朱同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广播操比赛团队的成员,在他摇着花球哈哈大笑的那一刻,他总算有机会得到了认可,给这一天画上了美好的收尾。

而大人们却感觉到一丝难过,朱同在学校的一天里,没人在意他在绘画和动手能力方面的突出天赋,每个人都在要求他去回应规则。 我们好像看到了那个属于我们大多数人的未来:我们身上小小的闪光开始消失,在不断的犯错、检讨中,我们没有成为儿时梦想中那个英雄般的科学家、宇航员、艺术家,而是成为了一颗泯然众人的螺丝钉、一个没有机会停止旋转的齿轮。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怀念童年,甚至发出「原来我们都在装大人」的感叹?究竟是我们还没有成熟到能够适应这个世界,还是说这个世界上太过复杂的规则本就是一种错误?对于这些问题,朱同的内心没有答案,导演王子川也没有企图做出解答,他提供的仅仅是与过去的自己对话的机会。

在怀旧成为一种普遍情绪的今天,学会像孩子一样重新认识世界是最简单的回到过去的方法。找回曾经的童真,或许也就拥有了时间旅行的超能力,拥有了与大人的世界对抗的决心和勇敢。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然宁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