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主动成为「废物」,就可以逃避成长了吗?

2024-06-29情感

2022 年国内一部叫做【废物故事】的纪录片走进观众视野,这是导演郑仪飞的处女作。片子一出就斩获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东京国际纪录片大会和第 16 届 FIRST 「惊人首作」推介、「观众选择奖」。

【废物故事】在 FIRST 影展获奖


不知是否是契合时代症结,还是描绘出了许多当代人的心声,【废物故事】获得了不少关注。

01

「废物」的生活是怎样的?

【废物故事】讲述了一个一直游离在社会时代主流之外的年轻人:大海绵的故事。

在甘肃陇西县城里,大海绵在初中就脱离了体制教育,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他喜欢在街头四处游荡,漫无目的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因为喜欢说唱文化,他有时会在网上直播。

满是旧物的房间、偶尔会失控的情绪、没有尽头的孤独......

大海棉对教育制度、社会规则有很多思考,他写的歌里有很多个体与时代的博弈。他的音乐天赋很好,曾经通过艺术生的身份考取陇西县城最好的高中,有一次他问老师:「上大学有什么意义?」老师说:「你上了就知道了」,他追问:「那为什么我现在不能知道呢?」老师回答不上来,他又辍学回家。

他的生活无疑是成功学在当代最经典的反面教材: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生活窘迫、无法在社会物质资源上占有任何优势。

图片来源:【废物故事】

他经常独自在家,家里有很多旧物,妈妈扔掉,他又捡回来,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东西在家里存在了几十年,妈妈要扔掉它们。有时他穿戴的服饰也是小时候留下来的,他珍视曾经存在的一切,哪怕是一把用了十多年已经生锈的菜刀,他也要捡回来,这让我想起彼得潘的故事。

彼得潘是一个会飞、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他天真活泼、嫉恶如仇、勇敢而富于牺牲精神,他还有一个梦幻岛,岛上有所有孩子希望出现的一切,在那里生活快乐无忧。

「你的幼稚水平高吗?」

👆🏻扫码免费领取

*测评结果仅供参考

永远不长大,只是一个童话般的美好梦想。

02

我们渴望,但永远无法成为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纪录片除了展示大海绵「废」,更多的是「废物」身上的轻盈感:七天,为了写出第一张专辑,他不吃不喝一直创作;直播时有人怼他,他就不顾一切地发火、砸桌子;因为县城的从小到大的古建筑要被拆,他不惜一切也要进施工地看看;无论走到哪儿,高兴了、难过了,他就来段 free style ;他时常站在县城的鼓楼「晒月亮」.......

图片来源 【废物故事

很多人说,看【废物故事】能看到自己,也看到「废物」身上孩童般的美好、认真,那股自由、旺盛、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同现实的比照中,被淋漓尽致地彰显。

可现实也总是让大海绵「摔跤」,「废物」也要长大。他在网络上喜欢一个女孩,以他肥胖为由拒绝了他;因为在街头游荡,无意中被法院判为参与盗窃,他惹上了官司......他最终被围困在生活里,尝试改变。

能永远像一个孩子一样随性、天真地活着似乎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但当这种心态发展到极端,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成长、拒绝接受现实就会发展出不符合实际的幼稚程度。

这样的特征会导致逃避社会上激烈的竞争,难以接受优胜劣汰的规律,从而造成情绪不稳定、不可控,害怕选择和承担责任等等特点,渴望永远作为被呵护的孩子,难以适应真实、残酷的社会。

「你的幼稚水平高吗?」

👆🏻扫码立即领取

*测评结果仅供参考

我们将从五个维度评估你的成熟水平,帮助你充分了解自己。

在彼得·潘故事的结尾:所有孩子都从梦幻岛回到家,唯有彼得·潘透过窗户落寞地看到他们与家人团聚,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隐喻。 彼得潘拥有无数的欢乐,但有一种是他永远感受不到的,那就是成长的乐趣。

而在现实生活里,成长的乐趣在大海绵的生活中带着伤痛和尘土,「长」了出来。虽然还是跌跌撞撞,但他依然拼命思考、拼命感受,他的说唱歌手梦仍在继续,「废物」最后也只是一种游离在时代主流之外的自嘲。

一次放映,观众席有人喊「来一段 free style !」,认真思考后,他开始即兴唱起来。最后,他唱到:「我说人生,你说如梦,我说抓紧,你说糊弄。嘿,人生——」观众呼应:「如梦——」「抓紧——」「糊弄——」

这也可能是【废物故事】饱受关注的原因:在一种近乎固化的社会叙事里,我们听到了大海绵的 flow ,看到了生命丰盈的可能。

参考文献

————————

1.纪录片:【废物故事】。

2.南方人物周刊:【废物故事】:两个「废物」一同游荡,2022年9月19日。

3.凹凸镜 DOC :FIRST 大热【废物故事】成都首映:夜深了,我听见「废物」在唱歌,2023年3月16日。

4.王晓兰:【彼得·潘】中的儿童成长隐喻,南昌工程学院报,2016年10月31日。

作者:莲子

责编:k k

*该测评在APP内为付费测评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领取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