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二十分钟公园效应」,真的有用吗?

2024-04-12情感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木木文

「春天的脚步渐近时,就会很想骑脚踏车。难道只有我这样吗?」

这是【山茶文具店】里的主人公波波关于春天的感受。这句话在微信读书里有414人划线,还有很多读者分享此刻想法,评论区里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发表了对春天的喜爱。

上大学以后,我就热衷于探索各大公园。 对我来说,春天和公园的关联度比其他三个季节还要更高一些,论起风景与温度,春天的确是最适合逛公园的季节。

凪的新生活 】剧照

公园是最不容易出错的选项,独自闲逛,和朋友、恋人或是家人结伴散步,各种组合都与公园适配。

开春之后的公园已经是一片新鲜的绿色。一场隆重的雨水不仅在水泥路上留下雨点痕迹,还铺就了满地黄叶。轻盈的风平等地吹拂着树上的每一片叶子,它们在春光明媚的半空中轻轻地点头。

我发觉和朋友在公园里的每一次交流都很舒服,话题很自然地被展开,又会以一种不令人感到意犹未尽的方式悄然结束。 我想应该是公园的节奏太慢了,时间都被拉长,讲不完的话都能够在公园里得到完美的收场。与此同时,有些藏在心底的话不知不觉地袒露出来了。春天的风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把我们的内心抚得柔软,公园在小心翼翼的、紧闭的内心开了一道小口,让彼此的心声得以在四月的春天里流通。

有太多的心事都需要一个契机去表露,在公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既创造了独立且私密的交谈空间,又避免了四目相对时引发的欲言又止,所有的话像静淌的河流、慢落的树叶一般,自然而然地说出口了。

公园有着宁静、沉稳的超强内核,它也把这份力量送给每一个逛公园的人,我似乎没有过在公园里激烈讨论的经历,大家进入公园之后,便像是遵守了公园的秩序一样,心平气和地交谈,有效的沟通在大自然的笼罩下自然而然地发生。

【公园的沙池】剧照

前段时间持续了很久的阴雨天,终于在一个休息日久违地出了太阳,早起看到外面不再是雾气漫野而是充满阳光的世界,有种对阳光失而复得的欣喜感。于是我和舍友临时起意到漳州的江滨公园走走。舍友听说沿湖一道开满了鲜花,我们是抱着赏花的目的去的,但抵达湖边时并没有找到所谓的花群。那又如何呢?有花自然最好,没花也无事,江滨公园还有其他盎然的生态在向我们招手,我们都没有为此感到失望。我指了指了旁边的鹅卵石小路说道:「我们往桥上走吧!」舍友马上附和道:「我也刚想说往这走!」

有时候,这种和好朋友的默契就足够让我感到幸福了,这种一拍即合的瞬间让我感到我和朋友、和整个社会,甚至是脚下的这片土地的联结感都更深了一步。

我们拐了个弯走上湖岸边的步道,这条路很长很撑。我们一路走走停停,主线是聊天,副线是赏景。这学期我们的专业课相对少了一些,所以近期我们都在寻找线上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但机会着实渺茫,流转在各大求职APP与公众号推文之间,我们就像在大海捞针一样,虽然还没到需要就业的时候,但已经提前预感到未来求职的窘迫。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感知到一直以来的「学生身份」把我们保护的太好,也让我的想法过于天真,找实习是一次与社会正面的接轨,我才发觉从前的自己有些盲目自信了,很多事情并不是天道酬勤,水到渠成的。

东京公园 】剧照

面对着阳光笼罩的湖水,我们坐在被落叶包围的长椅上,我把这些不能在课间间隙或是宿舍里三言两语诉说的话,缓缓地讲给我的舍友听。果不其然她也有相似的困境,此刻的我们在春天里「抱团取暖」,开导不了自己的话转而说给对方听,心底里的焦虑也减弱了几分。

好像一直是这样的,我们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时,常常把问题复杂化,困难化,把难点放大,不知觉地扛起一座山。 但相同的情况落在别人身上,我们以第二视角面对它时,好像拥有了一眼望穿这座「空心山」的能力,可以很顺畅想到开解的方法。

从话题中抽离出来,我们继续逛公园去了。大概是三四点钟的光景,日头正盛,我们和波光粼粼闪着星子的湖水合了几张影,看到桥下有戴着宽沿草帽的老人在静静地钓鱼,还有奶奶蹲坐在岸边用湖水浣衣,我们走进了另一个群体的世界,感受着同一时刻不同时代的人的稀松日常。在路上,我们还偶然发现不是开在树上而是盛开在灌木丛中的桃花,木棉一点都不「花如其名」,花朵又大又沉,是灿烂的橙红色,树干上密布着黑色的刺……

另一个晴天的周末,我回了一趟厦门,厦门的地理环境能够做到城市中四季常青,于是我和好朋友约着八点半一起去莲花公园走走。这是一个藏在社区里的公园,面积不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打卡景观,选择它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离我和朋友的家都很近而已。

逛了这么多公园,现在越发觉得,有一片可以卧躺与奔跑的草坪,有灌木棕榈和靠背长椅,干净清新有秩序,这些看似是基本配置的公园,其实就满足了逛公园的人的大多数需求了。

【井之头恩赐公园】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八点半的莲花公园不仅环境舒适,还有厚重的人文气息。还没走进公园,我们就听到了热闹的音乐,这里很像是中老年人的社团活动空间,目光所及之处就不止一波大妈在跳广场舞;靠近湖的地方,有一群奶奶轻轻地敲着胸脯,左右手交替地挥动着,这样的动作着实是可爱,我猜她们是在练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操;草坪上有爷爷穿着素色长褂打着八段锦,我看着看着手竟也不自觉地跟着摇摆起来;水池对岸有一个大理石地砖铺就的平台,上面有一对精神焕发的老人优雅地跳着恰恰。我随手拍了一个视频,后来观看时,我看着爷爷奶奶的步伐越发的熟悉,突然一悟,这不就是我大学体育舞蹈正在学的舞步嘛,课上我真是一窍不通,于是我和我的体育课搭子打趣「我以后老了上公园去只能当小透明了,不会有小老头愿意和我跳舞。」

不过也没事,这里也有很多「无所事事」的老头老奶奶,他们静静地坐在靠背长椅上,坐在哪个方向,就欣赏哪一处的风景,毕竟这里的节目是看不完的。

再往里走,我们还碰到一个老年乐团,约莫着有二三十人,大家整齐地坐在黑色折叠椅上,有人指挥,有人演奏乐器,有人演唱,十分地有秩序。春天的公园里不仅有鲜活的万物,更加鲜活的是眼前老人们共同缔造的生命力。

【夏末的大阪城公园】剧照

我们在行走中不知不觉地就挂上灿烂的微笑,人也变得轻盈。逛公园是一种独特的不费力的「社交」,我撞见了很多人,明明是一个喜欢独处的社恐,却在此刻不排斥待在人群里。

我一边走着一边跟朋友开着玩笑「不久的将来,公园也许也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也许会有新的户外活动盛行呢。」

这一路走来,我们碰到的同龄人少之又少,现下对于一部分年轻人而言,公园只是去往某一目的地而途径的中点,或是为了拍照打卡而奔赴的拍摄地,上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较多年轻人聚集还是在冬天,厦门园博苑推出的郁金香花展。我冲着赏花的目的前往花展,但现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知道自己成为多少人照片里的背景板。园博苑很大,从入口走到花展花了半小时,但逛花展我只用了四五分钟,拍照打卡的人着实是太多了,再加了当日的郁金香已进入了花期的尾声,我和朋友心照不宣地早早离开了。

后来我们去到了一处假山后面,在湖水岸上的小亭子里坐了很久,吹着掠过湖面的自然风,望着远处高高林立的杏林阁,听着朋友儿时去那里春游的故事,花好一会功夫在静静观察湖中游荡的小黑鱼群,想起上一次和闺蜜一起去海湾公园野餐的经历,坐在靠海的石阶上吃着我坐了四十多分钟自提过来的达美乐,看见冬日的大海里有零星的几位大叔在轰轰烈烈地游泳,闺蜜跟我说:「看他们游泳我就能看上一整天!」

我突然意识到这也许就是公园的魅力吧,它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每一个个体特别的喜好,让你不自觉地把自己交付给它,在此过程中你投入了连你自己都不曾预料到的高专注力。

【奇怪的搭档】剧照

为了漂亮的景观、美好的生态前往公园打卡拍照自然是无可厚非的,它们是公园的一部分,但我觉得公园真正的内核并不在于此, 公园在我的概念里就是一台天然的净化器,能够洗涤我浮躁的内心。

最近很火的「20分钟公园效应」,内容大概是「即使是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二十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

这是一项研究结果,而我的亲身经历也证实了这个结论。我并不清楚呆在公园的那段时间里我获得了什么,但吹着风,感受着自然流动的气息,我跟公园完成了一场神秘的交换仪式,可能是交换心事,也可能是交换心情,松弛地走出公园,我的状态确实比来时更好了。

凪的新生活 】剧照

而「20分钟公园效应」能够走红,还在于这项活动的「低成本」与「高回报」特性。如果没有具体想去的公园,就打开地图搜索「公园」两字,搜索引擎会自动帮你筛选又近又好的目的地。大部分的公园没有门票,没有门槛,没有期限。不像吃火锅看电影,一个人进行可能会感到寂寞,更不像打剧本杀玩密室逃脱,必须组团才行。一个人漫步公园完全可以!

我也有很多独自逛公园的经历,一般情况下,我会挑选就近且熟悉的公园,带上书、平板和日记。走累了我就找一处安静的角落坐下,这时候很适合看几章平时读不大进去的散文,不追求故事逻辑,就这样一头扎进文字海洋里,我总觉得阅读无关乎理解能力的深浅,并不用要求自己像专业书评人那样对作品抽丝剥茧,一层一层抵达作者创作的核心。只要在阅读时拥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偶然有同作者之间的共鸣,不用担心你的理解正确与否,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刻的阅读并非在做语文试卷里的阅读理解,这里没有标准答案。 是掌握航向的舵手,一切皆在你的掌控之中,应该狠狠地尽情享受这份自由感!

【小森林】剧照

我更倾向于把公园理解成是一份「慢性且持久的补给」。 「慢」在于我并不是因为某一个具体的对象,在某一个瞬间感受到欣喜与松弛,而是在走完全程过后拥有了强烈的舒适感受;「持久」则在于最近的一次公园经历能够治愈我一段时间的心理阴霾,能够在此刻我敲下关于春天、公园的文字时,又重温一遍当时的轻松与快乐。

20分钟公园效应,是一种大自然的疗愈法,我感觉跟我们推崇的养生之法,食补、泡脚、练八段锦来强身健体有着相似之处。在公园里的短暂休憩实则是在和强大的自然交换能量,我们在此卸下肩头的压力,搁置学习与工作中的任务,完成一次真正的休息闭环。在公园里我常常放空,而我发现放空的人也不在少数,大家望着一棵树,一片宁静的湖泊,甚至是对这空气发呆。 但看似无聊的过程,其实在每个放空的人的脑海里都闪烁着丰富无比的画面,终于有空捋一捋最近发生的事了,不要小瞧这个生活的细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放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把自己从固有身份中抽离,以另一个视角看待问题,能够拥有更加客观、理性的思维,很多烦恼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想了很多该如何描述春天公园的时光呢? 突然想到「蓬松的时光」。 第一次看到用「蓬松」来形容时光是在毕飞宇的小说【推拿】里,虽然文中所写的「蓬松的时光」与我所描述的有关于春天的时光是不同的,但都无外乎是描述一种美好,由内而外,从身体发散至灵魂的舒适与惬意。

【推拿】剧照

我所描述的「蓬松」,是让我倏然想到松软的棉花团子,团子间填满了新鲜的空气,太阳的光芒穿梭在棉花簇的空隙里。

真诚地推荐大家多去公园走走。我始终相信,在充满能量的公园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当下你的状态并不大好,不妨也去试试20分钟公园效应吧。 年轻的朋友们,在公园还保留着简单生态的纯粹时,我们一起当第一批吃「公园螃蟹」的人啊!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树树 / 审核:杨逸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 ,个人故事 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 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将投稿与 【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 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 【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 】

稿件示例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