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她将两个女儿嫁给了两个儿子,却感动全中国……

2024-02-11情感

作者丨馨泽

来源丨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2009年,一张有着183人的全家福传遍了新疆阿勒泰地区。

照片中老母亲阿尼帕70岁大寿,19个孩子及子孙齐聚一堂,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让人们惊奇的是,这幸福的一家人,竟然包含了4个民族,四代人。

他们是如何成为一家人的呢?

原来,阿尼帕与丈夫阿比包生育了9个孩子,同时又收养了10名孤儿。

在贫苦的岁月里,这对夫妇勤勤恳恳劳作,辛辛苦苦养大了19个孩子。

阿尼帕为了抚养孤儿,从自家孩子的口粮中挤出食物。

不仅如此,生活中她还习惯偏向领养的孩子,用更多的爱温暖他们失去亲生父母的伤痛。

如今,阿尼帕的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也生儿育女,家族壮大到将近200人。

每次聚会,大家会再搬出家中直径1.2米的大锅,做一顿热乎乎的饭菜,围着老妈妈阿尼帕热热闹闹地吃一顿。

过去的生活再苦再难,阿尼帕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个孩子。

在她古稀之年,子女们开始反哺母亲,轮流照顾母亲,向母亲学习帮助他人。

2009年,阿尼帕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她的故事从新疆传遍全国。

1977年的冬日,阿尼帕的儿子放学带回一个小女孩,穿着破烂衣服,戴了一顶帽子,浑身散发着臭味。

阿尼帕问完得知,孩子叫王淑珍,11岁,父母已经去世了,来找亲戚却迷了路。

阿尼帕招呼她进屋,做了一碗热乎乎的拌面,让小淑珍吃。

小淑珍却怯生生地看着阿尼帕,不敢动筷子。

阿尼帕满眼怜惜地说:「孩子,不要怕,吃饱了就不冷了,快趁热吃吧。」

小淑珍从阿尼帕的眼中读出了善意,香喷喷的面勾起了她的胃口,她放下戒备,大口大口吃起来。

吃饱饭后,阿尼帕想给小淑珍洗个热水澡,孩子忽然哇哇大叫着,说帽子不能摘。

阿尼帕这才发现孩子满头都是脓包,渗出的血已经将帽子粘住,无法摘下来。

难怪小淑珍身上散发着恶臭,阿尼帕没有强迫小淑珍,只帮她洗了身体,之后问她:

「你愿不愿留下来?阿姨想办法帮你治病?」

小淑珍听完用力点了点头,乖乖穿上了阿尼帕为她准备的干净衣服。

丈夫阿比包下班回家,看到家里又多了一个孩子,已明白大半。

当时,他们有6个亲生儿女,加上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家里已经有9个孩子了。

阿尼帕知道家里的粮食很紧张,但还是先开了口:

「这孩子有严重的头疮,我想给她治好病,再让她走。一个女孩子,不能没有头发……」

阿比包叹了口气,「家里哪还有钱给她治病?」

他知道无法拒绝妻子的善意,但他当警察一个月45元工资,远远不够十几口人的开销。

「从我的饭里省出一半,她就够吃了。其他的事,再想想办法。」

阿尼帕不忍心把生病的孩子赶出家门,坚持留下小淑珍。

阿比包不再说话,默默地做事去了。

家里的孩子嫌小淑珍臭烘烘的,都不喜欢她,吃饭的时候谁都不想挨着她坐。

阿尼帕对孩子们说:「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谁生病就歧视谁。」

接下来,阿尼帕开始想办法帮小淑珍治头疮。

她四处求医问药,得知镇上有个人小时候也得过这种病,现在已痊愈。

阿尼帕赶紧翻出仅有的钱,找到那名医生,买回药膏。

阿比包回家越来越晚,为补贴家用,他又找了打土块的工作,打一块能赚1毛钱。

夫妻俩没有再为小淑珍的事拌嘴,反而用实际行动,让家里的孩子们接受了小淑珍。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小淑珍掀开头上的纱布,意外地发现长出了毛茸茸的头发。

她激动地跑去告诉阿尼帕,「头发长出来了,妈妈。」

阿尼帕搂着小淑珍,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听到孩子喊「妈妈」,她回:「你若喜欢这么叫,就这么叫吧。」

小淑珍告诉阿尼帕,他们的生父早早去世,母亲改嫁后患病,不久也不幸离世。

继父体弱多病,还有3个亲生孩子要管,无力照料更多的孩子。

兄妹4人只能四处流浪,讨口饭吃。

在得知小淑珍有了新家,还有了新的妈妈,不久后三兄妹找了过来。

看到身量单薄的3个孩子,阿尼帕挨个搂到怀里,不住地安慰:

「孩子们,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我愿意当你们的妈妈。」

4个孩子感动不已,顿时哭成一团,紧紧地抱在一起。

就这样,阿尼帕收留了小淑珍家4个回族孩子。

孩子个个都在长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阿尼帕家里更困难了,但她宁愿付出所有,也不忍看到有孩子没人管、无人疼。

阿尼帕的爸爸是喀什人,小时候一家人住在蒙古国。

母亲身体虚弱,阿尼帕13岁就辍学,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

看到6个月的妹妹嗷嗷待哺,她到处捡麦穗,加豌豆蒸熟,然后用磨碾成糊糊,喂给妹妹吃。

17岁时,阿尼帕一家获批回国,搬到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居住。

1957年,阿尼帕与善良朴实的阿比包结婚,开始了他们的小日子。

不久后,父母因病去世,留下6个弟弟妹妹,最小的弟弟还不到一岁。

阿尼帕主动把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扛在肩上,春天挖野菜,秋天捡麦穗、挖马铃薯,想尽办法解决一家人的温饱。

丈夫阿比包没有任何怨言,支持着阿尼帕供养全家。

1970年,邻居牙合甫夫妇(丈夫维吾尔族、妻子哈萨克族的再婚家庭)相继去世,撇下3个孩子无人照顾。

阿尼帕跟丈夫商量,「天越来越冷了,咱们不能眼看着孩子们受冻、挨饿啊!」

阿比包闷闷地点了点头,一起把孩子们接到了自家的帐篷里。

这是阿尼帕第一次收养孤儿,此后,她又收养了小淑珍四兄妹。

12年后,小淑珍的继父撒手人寰,留下了3个汉族孩子无人看管。

阿尼帕把他们也接了过来,收养的孩子已经10个了,加上他们自己的9个孩子,全家总共19个孩子。

阿比包早就辞掉了警察这份稳定工作,他到铸造厂抡大锤,一个月能多赚8毛8。

这些钱可以多买些粗粮,阿尼帕用它们做成糊糊分给大家吃。

为了给全家20多人做饭,阿尼帕特意买了一口1.2米的大锅,孩子们最喜欢围在锅旁,眼巴巴等着吃妈妈做的烤馕。

但家里粮食总是不够吃,阿尼帕便悄悄把自己的饭留出来,分给几个大孩子。

常年不停地劳作,加上营养不良,阿尼帕累病了。

阿比包一个人无力照料这么多孩子,提出送几个孩子去亲戚家。

得知这一消息,孩子们哭成一片,谁都不肯走。

「我以后只吃半碗饭,能不能别送我走?」

「我以后再也不喊吃肉了……」

孩子们的哭喊像尖刀一样扎在阿尼帕的心上。

她硬撑着坐了起来,冲着阿比包摆摆手,用虚弱的声音说出了一句承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谁都不用走。」

从这之后,孩子们格外勤快了,男孩子放学捡柴打水,女孩子帮忙做饭,每个孩子都想为这个家出一份力。

阿尼帕病好后,通过公社找了一份洗羊下水的工作,按件计工资,一套两毛钱,每个月按计件大概可以挣上36元。

冰冷的冬日,阿尼帕清晨5点就起床,跑到河边凿开河水才能洗。

掺杂着羊粪的羊肠和羊肚,用凉水洗净特别不容易,阿尼帕全然不顾零下十几度的寒风,干得满头大汗。

这也让她留下了风湿痛的病根,此后每到阴雨天,阿尼帕的关节都会疼痛难忍。

这份收入让阿尼帕有了盼头,可阿比包又失业了。

铸造厂倒闭了,阿比包只能去做放牧员,白天四处放羊,晚上宰羊。

阿比包的新工作能收集到剩余的残羊皮,攒多了,阿尼帕就把它们缝在一起,当羊毛被子给孩子们盖。

寒冬腊月,一家人挤在羊毛被子里,每个孩子都感觉很温暖。

孩子在一起常打打闹闹,阿尼帕告诉孩子们要相亲相爱,她从不偏袒亲生孩子,反而对领养的孩子额外照顾。

有一次,阿尼帕趁其他孩子没回家,单独做了一份奶茶,喊小淑珍来喝。

懂事的小淑珍想叫阿尼帕的亲生女儿一起来喝,却被阿尼帕制止了,「这是为你做的,你太瘦了,我想给你加点儿营养。」

小淑珍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感受到了阿尼帕的母爱,是真挚的,是跨越血缘的大爱。

亲生女儿卡里曼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她看到妈妈给小淑珍买了新裙子,心里难过极了,怪妈妈偏向领养的孩子。

阿尼帕拉过卡里曼,耐心地说:「你是大姐,要做榜样让着弟弟妹妹。你有亲生父母,可小淑珍没有啊。」

卡里曼听完妈妈的话,慢慢想通了,她跟妈妈认了错。

阿尼帕脸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儿子们也不省心,亲生儿子阿本在学校偷走了养子王作林的新球鞋。

阿尼帕知道后,狠狠揍了阿本一顿。

王作林感觉很愧疚,趁家人都睡觉时,将球鞋塞到了阿本床下。

阿本看到后,又默默退了回去。

学校开运动会,王作林穿着新球鞋跑完比赛,顾不上自己输了,扭头就跑去找阿本,把球鞋给阿本穿上,盼着他能赢。

阿尼帕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她教导着孩子们跨越血缘关系、打破民族差异,相互理解,互帮互助,互敬互爱。

孩子们常跟外人炫耀,「我们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家里的笑声是最多的。」

日子再苦,阿尼帕夫妇没有放弃一个孩子;

家里再穷,阿尼帕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她知道,只有学好知识,孩子们未来的路才会走得更远更踏实。

阿尼帕收养孤儿的事在县里传开,政府每月补贴她家15元。

阿尼帕没有「独享」福利,常常拿这份「额外」的收入去帮助其他人。

一位叫切克斯的贫困户,是阿尼帕的邻居,他的手有残疾,生活自理非常困难。

从1984年开始,阿尼帕一家常年给他家送面粉,让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在阿尼帕眼中,无论民族、出身和生疏,谁有困难她都愿意帮一把。

如今,阿尼帕的孩子们长大了,陆续离开了家。

原本拥挤的房子,慢慢空了出来。

他们传承了妈妈的爱心,无论谁家有困难,都能拧成一股绳,相互帮忙共渡难关。

这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阿尼帕两个儿子结婚的日子,同时,也是两个女儿出嫁的日子。

原来,阿尼帕收养的两个女儿,分别跟两个亲生儿子看对了眼,谈起了恋爱。

阿尼帕特意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为他们举办一场热闹的婚礼。

她穿了一身红色的新衣,欢欢喜喜地跳起了民族舞。

婚礼吸引了好多村民和朋友们参加,大家纷纷羡慕阿尼帕,既当婆婆,又当丈母娘。

只有她心里最清楚,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孩子们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愿望。

阿尼帕的孩子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大爱,兄弟姐妹团结互助。

1995年,年仅33岁的老二阿本意外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孩子。

大哥王作林第一时间从外地赶过来,趴在弟弟灵前恸哭不已,「阿本,你放心走吧,家里有我。」

他每个月定期给孩子们打生活费,时刻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

长女卡丽曼得知女儿班里有个贫困的同学要辍学,她决定出手资助,让孩子继续读书。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一直带着孩子们住在土块房子里。

后来,政府帮助阿尼帕建起了二层小楼,二层是阿尼帕事迹教育展馆,一楼是阿尼帕的家。

家里宽敞多了,院子也足够大,可以聚齐祖孙四代。

日子越过越好,可陪伴阿尼帕大半生的丈夫,在2008年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享年79岁。

去世前不久,他刚跟阿尼帕庆祝了50年金婚,还以两人的名义为汶川地震的孤儿捐了善款。

这位操劳一生的老人,在妻子身边闭上了双眼,他们共同熬过了苦难的日子,又把苦难过成一首交响曲,让欢乐的音符在家中持续跳跃。

他们培养的孩子都自食其力,无论贫富,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2009年,阿尼帕获得感动中国人物奖,成为新疆「最美妈妈」。

阿尼帕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大家纷纷向她学习。

阿尼帕的无私付出,将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团结互助的精神,浓缩成了一部感人的家书,值得后人敬仰,也值得所有人敬佩。

点亮 【赞】+【在看】 ,愿所有的善良,都能不被辜负。

参考文献:

1、【法制日报】民族大家庭 和谐一家亲 维吾尔族母亲阿尼帕与她4个民族19个儿女的故事

2、新华网:【「传奇妈妈」阿尼帕】

3、中国网:【阿尼帕·阿力马洪:慈母仁心 爱家爱国】

作者 | 馨泽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中国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关注女性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维护。

主播 | 应犹,公众号:枕边经典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