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一下:
58岁时,你离异,无孩,一个人独居。
你能接受吗?
大部分人可能会摇头。
甚至,会把这种状态用「晚景凄凉」来形容。
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叶静,却乐在其中。
退休后,她和曾经的学生保持紧密联系。
学生经常上她家串门,她也经常回校园摄影、开讲座。
在学生的评价里,叶静身上的标签有很多:
摄影师,制片人,美食家,文栏作者,北大光华学院讲课老师……
每一个身份,都彰显着她退休生活的精彩。
在家里,叶静养了一屋子的花。
闲暇时,她就窝在自己的小屋里,赏雪、侍花、看鸽子,日子过得悠闲且舒适。
虽然大龄单身,叶静却把生活过出了另一番滋味。
没有自怨自艾,更多的是平和、自洽和从容。
正如她自己所说:
「既然选择了现在的状态,我就应该好好活。」
一个人行至暮年,最好的姿态是什么?
或许在叶静身上,你能找到答案。
叶静曾形容自己是「人生的狡猾者」。
年轻时,她做事追求立竿见影,但凡遇到一点困难,就喜欢绕道走。
老了她才知道,这样的习惯,让自己错失了很多宝贵的体验。
她决定「做点笨事」,把青春重新活一遍。
最早开始的,是跑步。
那天,有朋友以「拍摄秋天」为由,把叶静请到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可到了公园,她的相机却被朋友「没收」了。
朋友把一个陌生人推到她面前,说:
这是中国最好的跑步教练,你以后,就跟他练了。
为了激励叶静,朋友还鼓励她,如果能坚持跑一年,就给她5000块钱。
叶静爽快答应了朋友,她坚持和教练学习,不知不觉,就跑了1000公里。
除了跑步,叶静还报了芭蕾舞班。
跳舞不仅让她的身体得到放松和舒展,也让优雅的气质,沉淀在了她的举手投足间。
叶静年轻时有个遗憾,就是英文不好。
所以居家期间,她坚持背单词,希望以后在不靠翻译的情况下,出国旅行。
「人其实特别容易往下滑,其实我是借着跑步、学习这些事,把自己的生命状态提在一个位置上。」
叶静坦言,人总会走下坡路,但提前做好准备,等那一天到来时,也会从容很多。
除了运动和学习,叶静还有各种方式,充实自己的生活。
作为资深电影人,叶静常去各大高校上课、做策划,做制片人,甚至开了网课,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回到熟悉的领域,她常常能找到发挥余热的价值感。
生日那天,叶静收到了学生们刷屏的祝福。
有学生还专门登门看望,这让叶静感到非常幸福。
叶静曾说:
「我现在就是把时空拧回去,把58岁到68岁的时段,当成18岁到28岁来过。」
虽然年近花甲,但叶静身上,毫无沉重的年龄感。
她打破年龄的刻板印象,在人生的下半程自由奔跑着,满身蓬勃,一如盛年。
叶静曾坦言,自己「并不是绝对的独身主义者」。
年轻时,她有过一段婚姻,离婚后,她也一度想领养孩子。
只可惜很多事事与愿违。
因为机缘不够,她至今仍孤身一人。
每当看到别的家庭夫妻恩爱、儿女欢聚,叶静难免心生羡慕。
但一个人生活久了,她也释然了。
在叶静看来,人生由许多开关组成。
「孩子」这个开关,对她来说是无效的,那就关掉;
「婚姻」这个开关,因为始终没遇到合适的人,所以也可以关掉。
她只需要把精力,投入那些开关打开的地方。
叶静喜欢在朋友圈分享各种美好的事物,潮水般的赞评,常常让她感动于人与人心灵相通的默契。
闲时,叶静常常翻阅一些老信封、旧杂志、相册。
上面记录着她年轻时演讲的风采,与朋友的互相勉励,甚至家人去世的讣告……
对往昔的追忆,就是她与自己的亲密。
叶静特别喜欢自己的一个老师。
老师姓屠,是业内优秀的摄影师,和叶静一样,也是独身者。
2020年的初夏,叶静突然收到屠老师的短信,说她要去康复医院,以后不要给她发短信、打电话了。
那之后,屠老师没过几天,就过世了。
叶静后来才知道,屠老师很早就被确诊了癌症。
但屠老师没向任何人诉苦,而是悄悄交代好所有后事,走得干干净净。
屠老师去世后的某一天,叶静看到老师曾经写的书。
时空在那一刻产生其妙的交错,过世的人,精神依然在跟活着的人交流着、碰撞着。
叶静不觉为之动容。
这世上,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没有缺憾的。
行至暮年,谁都可能面临失去伴侣、膝下荒凉的处境。
但只要心态豁达,一样可以将后半生过得丰富且有意义。
正如叶静的感悟:
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向外求,但向外如果求不得,一定要向内。
当你向内求自己的时候,这个世界都不在你的话下。
命运的走向想来难以预测,但无论热闹还是孤独,认真生活的人,都不会被生活辜负。
不止叶静,很多人也在退休之后,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最近爆火的广州「钢琴奶奶」邬姨,每周四上午,都会准时出现在门诊大厅,为病人弹钢琴。
邬姨已经89岁,老伴去年年底刚过世。
但邬姨并没有让自己长久沉浸在悲伤里,她重拾音乐爱好,成为了医院的钢琴演奏志愿者。
邬姨的眼睛不好,看不清谱子,所以每次弹琴前,她会都会手抄一遍简谱,直到烂熟于心。
在日记里,邬姨写道:
弹琴使病人可以听音乐,愉快身心。
这是件好事,而我应该去做好事,并且尽力而为。
邬姨从小有个音乐梦,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过乐器。
从指尖流淌出的琴声,让她找回了年轻的热情,也治愈了来来往往的每个病人。
和邬姨一样,「天蝎奶奶」王沛也在桑榆晚景时,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
曾经,天蝎奶奶喜欢跳舞,却因为个子太高,被文工团拒之门外。
退休后,她终于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天蝎奶奶加入了老年大学模特班,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走秀,也登上过央视的综艺节目;
她下载了抖音,坚持发跳舞视频,记录自己镜头前的风采;
兴致上来时,她还会展示钟爱的长裙、丝巾、牛仔裤,分享独家穿搭秘籍。
昔日的舞台梦,在退休后终于实现。
天蝎奶奶说,会继续健康快乐地活着,并鼓励更多人,不惧衰老、活出自信。
当然,还有很多老人在晚年时,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86岁的北大奶奶朱锦沁,老伴去世后,坚持和儿女分开住。
她经常在家打乒乓球、熬夜看比赛,还开了视频账号和网友们唠嗑,生活每天都很快乐。
62岁的「机车奶奶」刘学英,退休后一直想去西藏。
考了驾驶证后,她一人一摩,自驾经过浙江、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份,终于抵达心心念念的地方。
还有「网红」调酒师项阿姨,退休后,本想着去酒吧感受年轻人的氛围。
没想到很多网友被她调酒的风采吸引,纷纷来酒吧与她合影留念,让她感觉「非常幸福」。
人生过半,很多人都在探寻自己路上,活出了价值感。
或许是实现了未完成的梦想,或许参加了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又或许紧跟时代,找到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谁说老了就得呆在家颐养天年,每天围着孙子孙女转?
年龄,从来不是定义某种生活状态的理由。
前半生为了票子孩子房子忙碌不休,后半生,更该肆意热烈地活一回,遇见真正的自由。
很喜欢一句话:
「人的疆域应该是不断能往前够的。」
变老是生命必经的状态,但它从来不代表年轻的终结。
有些人三四十岁,就老气横秋,对未来丧失了希望和热情;
有些人七八十岁,却朝气蓬勃,活出了内在的美丽与丰盛。
个中原因,在于心态的差异。
当你觉得老去意味着身体每况愈下、离不开儿孙照顾,人生自然会走下坡路;
当你认为变老是新阶段的开始,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沉淀、去提升,自然也会迎来人生的启航。
年龄从不是困住自我的桎梏。
无论多少岁,每个人都有权利活出最好的人生。
一如鲍勃·迪伦说的:
「昔日我如此苍老,但如今风华正茂。」
点亮 【在看】 ,愿我们都能在历经岁月变迁后,依旧保持年轻,依旧风华正茂。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主播 | 韩丹,原广播节目主持人,视频号:韩丹下午茶。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