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与世界的距离有多远?
在今天,这个抽象的问题可以用一组组具象的数字回应。地图上的两个点之间有精确的空间距离,被放置在现代交通系统中,这些空间距离被汽车、火车和飞机换算成或长或短的时间长度。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更消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人有了天涯若比邻的感觉。
但交通的升级、虚拟时空的建立,并没有拉近小城与世界之间的心理感知。直到今天,「小城」与「世界」仍常常被视作一对语义概念上的两极。这种遥远与并峙一方面彰显了时代发展节奏的不均与延迟,另一方面则提示我们,即便在如今这个时空感被科技发展无限削弱的年代,因地理、信息、语言带来的精神世界差异依旧存在。
2024年春天,由三联人文城市联合策展人崔灿灿共同发起的城市共创项目「小城之春」正式开启第二季。在这一季中,我们邀请到15位(组)共创人——班宇、陈彧凡、陈彧君、程新皓、段建伟、耿军、顾桃、胡尹萍、罗宇杰、苗文翻译局、佘海晴、孙晓枫、伍伟、袁野、张尕怂、朱岚清。「小城之春」纪录短片已陆续在三联新媒体平台发布。
从小城出发,一些艺术家、兴趣小组用各自的方式丈量着小城与世界的距离,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和创作,努力消弭小城与世界的时差,不仅为小城里的人编织更大的梦想,也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小城。
2019年,艺术家程新皓从昆明开始,沿着1910年修建的滇越铁路徒步走向中越边界。这条铁路是云南省最早的现代道路,也为云南带来了新的时间和新的身体感知。程新皓用19天,449块石头,24封信讲述了一个关于云南的故事,也用自己的身体重新与前现代云南的生活方式建立连接。
兴趣小组苗文翻译局的成立,源于捕捉到苗语地区语言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罅隙。「互联网」、「麻辣烫」、「快递」、「高铁站」……这些现代生活里的概念,该如何被传递给苗语母语者?语言不通的表象下,是小地方难以融入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的大困境,苗文翻译局所尝试的,不仅是跨越语言的边界,更是跨越发展的时差、填平认知的沟壑。
艺术家胡尹萍在四川泸州的小镇出生,长大后她发现,妈妈勾出的针织品遭到「冷落」,不再被这个充斥着流水线商品的新潮世界所接纳。于是,她以法国公司CEO「小芳」的名义向妈妈和小镇的阿姨们订货。胡尹萍对妈妈的一个谎言,逐渐变成了一场关于普通人的创意与价值的艺术实践。家乡的阿姨们钩织了许多天马行空的毛线织物。「小芳」带着阿姨们的作品来到爱尔兰和巴黎,原本被大批量、同质化地消费的手工艺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原本隐形于家庭与市场的女性劳动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小芳」虽然没有在物质上给予阿姨们很大的帮助,但却给她们提供了一个精神上的支点。
西瓜是夏季大家都喜爱的水果。西瓜最初来自哪里?艺术家袁野发现,这个问题很少有人想过。来到河南中牟,她从西瓜的前世今生开始探索。路边的西瓜、偶遇的槐树、大片的麦田,气势磅礴的黄河,都成为这座黄河边小城深刻的记忆锚点。而以植物为方法,不仅打开了认识一个小城的另一扇门,也仿佛洞悉了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相互塑造的过往、当下和未来。
口述|程新皓、石甜(苗文翻译局联合发起人之一)、胡尹萍、袁野
整理|张秋雨、榭瑞、蔡时敞、元宵
编辑|王菲宇
程新皓:
一条铁路通向大海
也将云南故事带到云南之
外
小学一年级,我和爸妈从玉溪搬到了昆明。我家就住在现在的云南民族大学里一栋已经被拆掉的红砖小楼上。从小楼往北边看,可以看到一段在当时还在使用的铁路。到了晚上,就会有各种各样拉货的火车经过,你可以看到火车的灯光由远及近,它的汽笛声在城市混杂的声音中如此清晰。
我当时会把它表述成是「民院的火车」,我爸听了就会笑话我,他说那不是民院的火车。那条铁路也比我能看到的长得多,它叫滇越铁路,会通向一片大海。
我总是会想象,这些在黑暗当中划开城市的灯光、划开空间的汽笛声,最后隐隐地指向一条铁路的尽头。那片在黑暗当中泛着隐隐蓝光的海,它不断的在我脑海当中回返,以至于当我开始做艺术创作的时候,我多次想要以滇越铁路为对象做一个作品。
沿着滇越铁路,程新皓路过一座又一座的小城
程新皓【致海洋】,2019年
在真正走上滇越铁路之前,我始终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形式去呈现它。我尝试拍过照片,但又觉得它好像和铁路无关。某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也许一直被我藏在镜头后的身体才是最合适的媒介。在滇越铁路修建之前,在漫长的没有任何现代化交通方式的时间里,对于云南来说,身体是唯一的进入方式。
1910年1月31号,那一列火车的出现让云南和世界的连接就此改变,曾经云南和外界之间旷日持久、危机重重的马帮旅行,突然变成了在车厢之内的、三日能够抵达终点的铁道之旅。云南不再是某种内陆,这条铁路指向一片大海。只有当走上了铁路、步行其中,这条铁路所带来的那种联通和现代化的历史才能被显明而来。
在沿着滇越铁路行进的途中,每走一公里,我就会捡一块石头,把它背在身上。 我想, 这条铁路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时空上的缩短、便利程度的改变,它带来的还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云南的方式。
用双脚的徒步和沉甸甸的石头,这条通往大海的铁路变得可感知
程新皓【致海洋】,2019年
我之前阅读了大量民国时期的云南游记,这些游记中都会提到,旅行这进入云南之后就开始数山洞和桥的数量,拿出气压计来计算海拔高度。公里、海拔、温度……我们似乎需要这样一个抽象的数字,知道自己到底身处河谷的酷热当中,还是位于山底的清凉当中,进而映射到地图上的某一个点。
在19天的时间里,我走449公里。449块石头,接近20公斤的重量,这些沉甸甸的石头使得公里、海拔、温度这些抽象的度量和计数重新变为具体的、可感知的身体感受。因为铁路变得抽象的种种感知重新变得具象,重新折叠到身体的前进当中,具体到身体和某种尺度搏斗的过程中。 我觉得,这样从抽象到具象、从具象到抽象、从铁路之旅到双脚的徒步,就能把这条铁路和在这条铁路存在之前对于云南的感知联结在一起。
关于云南的印象,在铁路之旅中不断被颠覆
程新皓【致海洋】,2019年
1930年代,有一位署名叫「雪山」的作者写了一篇【滇越旅途三日记】。这位作者的的老家是丽江,要去北京上学。他很详细写了乘马、搭乘火车、再转乘的路程。与他他同行的有七八个摩梭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纳西族人。他们是第一次离开丽江、离开老家、坐上火车,他们完全看不懂火车上的一切的东西,于是这名作者就充当起这些摩梭人和现代交通方式之间的中介,给他们解释什么是厕所、抽水马桶要如何用。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当时的滇越铁路要坐三天,但是每天都要停下来,要下火车去找旅馆。第二天早上,到了要赶火车的时候,他就去敲这些摩梭人的门。他们睡得昏昏沉沉,用纳西语说,「天还未亮,鸡还未叫,你起那么早作甚?」等到他们冲到了火车站,他们已经是那班火车最后的乘客。刚跳上火车,汽笛一鸣就离开了车站。
我们最终与世界共享着一套时间
程新皓【月升】,2018年
前现代的云南人是如何感知时间的,是太阳有没有升起,鸡有没有叫。但是对于一个被现代化规训了的身体,时间就是钟点时间,不管你鸡有没有叫,不管你太阳有没有升起,火车一定会响着汽笛呼啸而去。 火车带来了新的时间,带来了一种新的身体,带来一种新的可能在这个土地上存在的方式。 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云南人会逐渐的进入到这样一种方式当中去。曾经的那些鸡鸣、曾经的那些拂晓会被一声又一声的闹钟替代,最终会成为我们和世界在共享着同一套时间。
苗文翻译局:
「互联网」 「快递」 ……
现代生活如何传递给
大山里的苗 寨?
想要成立一个翻译小组的念头,要追溯到大概二十年前。大概在2004年到2007年,当时还是上BBS时代,我就知道一个叫「三苗网」的论坛。论坛成员大多是来自云贵川等西南地区的苗族人,其中一个比较集中的板块,聚焦于苗语的翻译、传播和教学,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苗语断代消失的问题。
原因当然是复杂的,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语言的杂糅。一些约定俗成的汉语词汇,比如火车、飞机,或是菜刀等厨房用品,在苗语里其实也有对应的固定词汇。但是外出打工的苗族年轻人回来以后,往往就直接用汉语借词,而不是苗语词汇。与此同时,孩子们与说苗语的长辈长期分开,会讲苗语、愿意讲苗语的年轻人也在变少。
苗文翻译局参加广东时代美术馆艺术展「河流脉搏——穿越边界交叠的世界」,在建筑上写下苗文
苗文翻译局供图
2019年夏天,我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参加了一期苗文课程。我发现,生活在美国的一群苗族人正在做我们想做的事:他们正把大量现代社会的词语翻译成苗文。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从英语中直接借用词汇,而是用苗语现存的词根,去描述现代社会。
之前我们也讨论,苗族年轻人总是直接把汉语词汇借用过来,长辈会指责他们「很懒」。但我突然意识到,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随时取用的「工具箱」呢?
2019年10月,我和苗文翻译局兴趣小组的几个小伙伴,从最基础的苗语词汇翻译入手,开始在微信公众号上陆续发布翻译成果和推进苗语文翻译事宜至今。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可能也有一点理想主义。至少我们提供了一个「工具箱」。年轻人用不用、如何评价它的用处,那可能是下一步的事情。
苗文翻译局参加广东时代美术馆艺术展「河流脉搏——穿越边界交叠的世界」,在玻璃上写下苗语和汉语的对照词汇
苗文翻译局供图
我们的成员中,有人类学背景的,负责查找苗文资料;工科背景的成员解决技术问题;美术设计出身的成员解决设计、排版美观的问题……多学科的交叉协作,让我们可以更好协作。在选择词汇的时候,我们尽量以十个左右的词汇为一组,选择相应的主题,比如交通工具、家电。
我们不想让苗文成为汉语词汇的拼音,而是希望从苗族本身的文化挖掘对现代社会的描述。比如说「sod」指的是「线」,「dongx」指的是「铜」,「sod dongx」可以直译为「铜线」。在座机时代,大家以局部指代整体,用「sod dongx(铜线)」这个词来称呼电话,后来这个词也用来指手机。这是苗族同胞在生活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也是我们觉得相对满意的一个翻译。
苗文翻译局通常以十个左右的词汇为一组展示翻译成果,有时会把卡片印制出来免费分发
苗文翻译局供图
但并不是所有的翻译都这么顺利,也不是每一次都很有成就感。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件事超出我们的能力了。大家开始寻求「场外支援」。
最后,在讨论、整理、请教之后,大家把翻译好的苗文和对应的中文,在公众号上以分类卡片的形式推送给大家。这是一种成本较低的传播形式,因为我们只是作为非常松散的兴趣小组存在,所以也没有经费。
目前,整个团队有8名成员,我们都是一起协作很多年的伙伴。大家并不期待短期达成目标,所以,可能还是以一种慢一点的方式在推进。对于我们来讲,拥有苗族身份,仿佛就拥有了这个使命。不是一两年,也不是两三年,可能我们会一直做下去,把没做过的翻译,没实现的构想,一个接一个地做下去。
在展览「河流脉搏——穿越边界交叠的世界」中,苗文翻译局的成员将自己剪的苗族鬼师剪纸贴在建筑上,寓意唤回语言巨兽
苗文翻译局供图
在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有很多民族、很多语言都在经历和苗语一样的困境。不仅仅是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也面临着言说者减少、与现代生活接轨困难的问题。 我们的经历和经验,也许可以给大家一点参考,激发每个人探索自己的母语。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和大家一起构建起沟通的桥梁,互相借鉴彼此的经验。
胡尹萍:
一群四川小镇阿姨织的帽子
可以去到多远的地方?
我在四川的一个小镇上出生、成长,高中便离家上学,对家乡和父母的记忆几乎停留在儿时。小时候,我的母亲是一名家庭妇女,让家人吃饱穿暖是她唯一的工作。在她眼里,小镇之外的世界是遥远和陌生的。
2015年我回老家探亲时,发现妈妈织了一大麻袋的帽子。一次她背着那些用劣质毛线织成的150顶帽子过河,找镇上的收购商,但却没卖出去——她的时间被廉价地收割掉了。
我想以合理的价格收购这些帽子。我告诉妈妈,我前两天碰到一个朋友的朋友,也在收帽子,问她愿不愿意织。她说:「你妈妈都是见活就干活」。
在「小芳」工作室,阿姨们编织的帽子
视频静帧
于是,我委托好朋友假扮法国公司的中国CEO「小芳」,妈妈随心所欲织的帽子,小芳都会买下来。实际上,妈妈把帽子寄给小芳,小芳再转寄给我。通过小芳,我和妈妈建立了某种隐性的关系。不仅是给她打电话、买毛线,从她自由编织的帽子里,我也了解到了她的日常和情绪。
仅在2016年一年,妈妈就做出一百多顶稀奇古怪的帽子,有礼帽、渔夫帽、脸基尼,还有像猫的、像仙人掌、像飞碟的帽子。还有一顶围巾帽,妈妈把围巾变成了帽子的一条长长的尾巴。
慢慢地,小镇上的阿姨们也和妈妈一起,为小芳编织帽子。随着更多的母亲开始编织,小镇上的麻将馆都一度面临倒闭。麻将馆老板娘从生气到理解,最后也加入了编织的行列。一群阿姨在广场上打毛线,妈妈让大家试戴帽子给我看,我说「都好看」。
小镇的阿姨们坐在一起打毛线
视频静帧
第一次有媒体去采访时,我给他们写了一个剧本,让他们以法国公司的名义去到小镇。后来,我又把阿姨们的帽子带到巴黎,做了一个展览。我就是要告诉她们,法国公司很喜欢你们的帽子,请继续织。
为了和更多社会机构合作,我创立了品牌「胡小芳」,开始有经理与阿姨们沟通编织过程中的想法和问题。从2017年起,「小芳」引导着阿姨们进入了创作型织制阶段。那一代人被忽略的创造力,逐渐在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呈现出来。
「小芳」在法国
视频静帧
一开始我觉得,这些阿姨们都生活在四川盆地,我希望有一天能带她们去看一看大海。虽然现在我没有能力,但如果她们能想象着一片大海,为自己和家人织一套毛线比基尼,也是一件挺浪漫的事情。
于是在「胡小芳」的第二个阶段,小芳伪造了一场法国的海边比基尼大赛,邀请阿姨们织制比基尼。我把这个项目叫做「雪白的鸽子」。泳装的结构简单,可以让阿姨们的织制变得自由,让意识超越身体的距离。为了打消她们的疑虑,我把织好的毛线比基尼合成在世界超模的走秀照上,完成了一次比基尼秀。
「小芳」的阿姨们编织的比基尼正在走向国际
胡尹萍供图
「胡小芳」的第三个阶段,则来自于我自身的危机。我在北京的工作室遭到非法暴力拆迁,房东雇凶打砸入室,让我对周遭环境的安全产生怀疑。在北京,我知道用知识和法律来保护自己,但生活在遥远小镇的阿姨们,遇到坏人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保护自己和家庭不受伤害呢?
我通过小芳向她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一开始,阿姨们用毛线做出了各种枪支炮弹。可是在中国,日常生活里没有枪支也没有炮弹。我让小芳再次提问,如果在现实里真的受到了威胁,她们能够拿起的武器是什么?
阿姨们终于开始凝视自己真实的生活。我看到了用各种方法编织成的卷帘门、看门狗,甚至是仙人掌、灯和脏话。阿姨们把心目中的坏人也编织了出来。这些坏人的形象,大多源于真实的遭遇。
面对「如何保护自己」的创作命题,阿姨织出了心中的答案
胡尹萍供图
「胡小芳」作为一个品牌,也作为一个艺术项目,逐渐与现实有了更深的交集。第四个阶段是「联合国」,小芳让阿姨们编织一面面旗帜,来代表一个个家庭。我认为,一个家庭的质感来源于女性,我希望旗子上都是阿姨们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形象。第五个阶段是「标准配置」,我想了解阿姨们心中对幸福的标准。
在不同的文化与意识形态里,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期待或许是不同的。也许非洲阿姨想拥有一头大象,法国阿姨想拥有一个宫殿,朝鲜阿姨想拥有一段河流。在这个四川小镇上,阿姨们则想要随心所欲地织帽子,想要收购商开出更高的价格,想要让人的劳动更值钱。在小镇的KTV里,阿姨们相聚唱歌,说「女人就是活得漂亮,活得潇洒」。
我的妈妈也因为这份工作,学会了上网、微信、网上银行等更现代的沟通方式。刚开始寄快递给小芳时,妈妈会在寄件人处填上爸爸的名字,认为男人才是家里的支柱。现在,妈妈会信心满满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了。她织的帽子和艺术品,也去到了更大的世界。
袁野:
植物告诉你
这个黄河边的小城City不City
我一直觉得人对自然的关注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其中。不同的风土,不同的气候造就不同的自然景观。
我出生在南京,小时候住在一楼,后院里种了很多花花草草,还有一棵腊梅树。那会儿,几乎每周都会去爬山,从家里出发,一直爬到紫金山顶的天文台。那时我们经常走野路,靠树木、草丛的形态去辨认方向。
后来,我去杭州读书,因为工作又去到深圳和北京。在外地生活久了其实不怎么想起家乡。反而因为四处走动,对不同地理条件下的生态样貌、风土人情更在意些。而我们对于一座城市的记忆,也往往是与植物联系起来的。
在柳絮飘飞的季节,北京就和小时候记忆中的南京重叠起来,二者给人带来的好像都不是那么美好的体验。植物、气味,甚至一些生活习惯和场景,都会调动我的记忆。我始终好奇不同水土所造成的不同景观,人与其他万物相互联系的方式,地理风物之间的渊源。
在中牟雁鸣湖,袁野开始了对这个黄河小城的植物观察
视频静帧
行走在中牟老城中,植物与街景共同构建了一种城市印象
视频静帧
我一开始选择植物作为创作题材是偶然的。当时参加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我的展场落在深圳坪山区的大万世居中,那是一座始于清代的客家围屋。当我的双脚迈进那个有些荒芜的建筑里面时,一股混合着泥土、砖块、老木头和青草的气味扑面而来。衰败的空间中,各种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在疯长,好像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后来,我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发现随着大万世居的修缮,这些被当做杂草或者破坏建筑的植物逐渐被清理掉。我的作品好像也变成它们存在过的证明。
创作对我来说需要同时调用感性和理性。我去到一个地方,那里的人、植物、事物带给我的体感,构成我的第一感知。到处走走看看,摸一摸,闻一闻,碰到周围的人也多去聊聊。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断地用相机去记录有意思的植物和它们身处的图景。通过相关资料研究,我建立了对一些植物基本的认识,并延展开这背后的历史、文化,也与现代城市和生活相互关联。
【大万植物识别手册】局部,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大万世居现场,2022年
视频静帧
我第一次来中牟,讶异于这座中原小城丰富的植物种类。我去的时间,正好是西瓜成熟的季节。很多路口都有当地的农民在卖自家种的小吊瓜,单手就能拿起的大小,皮很薄,甚至用力大一些,西瓜皮自己就裂开了。
我们从来没有去想过西瓜最初来自于哪里,仿佛我们生来就认识这种水果。虽然历史上,古埃及人就已经改良过西瓜的品种,但那时候它还称不上是水果,就是商贩航船上的淡水储备,是征战途中的战略物资。一直到公元10世纪,后晋官员胡峤终于有机会从契丹逃回家中,写下记录了西域见闻的【陷虏记】,我们才知道西瓜这个「新物种」。再到北宋官员洪皓被金人遣送回南宋,带回西瓜种子,才开始了汉民族广泛种瓜吃瓜的日子。
在这些微小的历史资料被我翻阅之前,西瓜在我的脑海中与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的画作重叠,她在去世前几天画下了这幅以西瓜为主题的【生命万岁】。由此,一场由西瓜开启的古往今来、历史与个人的故事都在我的创作中,与中牟这座城市紧紧相连。
中牟路边的西瓜
视频静帧
从弗里达·卡罗的画作【生命万岁】到街边的西瓜,这种水果寄托了不同文化里不同的情感
视频静帧
我还去到了黄河边,路过大片的麦田。在开敞平坦的农田上,往往会有几棵孤零零的树。当地的司机告诉我,这些树下埋葬着过世的人。于是,我也想到在中牟看见的「曹操栓马槐」,官渡之战的风啸马鸣声仿佛通过槐树的沙沙声穿古而来。人们赋予槐树很多含义,说槐木属阴,是「木中之鬼」。但也更愿意把它视为乡愁之木,让绿槐夹道的场面深入人心。那些有名的槐树现在散落在各地,多少都和人的灵魂有关。可能伤怀吊古与心怀梦想的人都应该在槐树下休憩。
我抱着创作的目的来到中牟。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身体力行,去接触、去识别、去判断,按下快门,然后重新发现一种植物外表之下的东西。 认知的变化重建了我与这座陌生城市的关系。看地图时的种种想象具象成路边的西瓜、偶遇的槐树、大片的麦田,还有气势磅礴的黄河,它们也将成为我深刻的记忆。
袁野观察黄河边的麦子
视频静帧
中牟的黄河、麦田、槐树、西瓜,都成为城市图鉴的一部分
视频静帧
视频主创信息
vol.4:小芳和小芳的泸州阿姨们
短片【小芳】由艺术家胡尹萍提供并授权项目「小城之春」使用
vol.5:从云南通往大海的铁路
共创人: 程新皓
出品:
贾冬婷
监制: 王菲宇
统筹: 吴小霜 张秋雨
摄影: 王菲麟 王炳权
摄影助理: 贾中帅 周友刚
剪辑: 阿臣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特别鸣谢: 上海动物园
设备支持: 光影海莱
场地: COHERE SPACE
部分素材来源:
【动物园隔障考】,2024—,程新皓
【象征】,2022,程新皓
【来自铁路的 24 封邮件】,2020,程新皓
【致海洋】,2019,程新皓
【过河】,2019,程新皓
【叠层与漂砾】,2023-2024,程新皓
【你不要到南方去,你不要到北方去】,2022,程新皓
【银·及其它元素】,2020,程新皓
【平行线条的透视法】,2020,程新皓
【月升】,2018,程新皓
vol.6:以植物为方法漫游中牟
共创人: 袁野
出品:
贾冬婷
监制: 王菲宇
统筹: 袁潇雪
摄影指导: 田之收
摄影助理: 周永杰
跟机: 宣聪
视频剪辑: JJ
视频调色: 张达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特别鸣谢: 刘生
部分素材来源:
影像【大万植物识别手册】,大王椰往事触碰,2022,袁野
vol.7:五分钟教你50个苗语词
共创人: 苗文翻译局
出品:
贾冬婷
监制: 王菲宇
统筹: 蒋瑞华
视频剪辑: 王琛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出镜(按出镜顺序排列):
石甜-Reb 陶永标-Zhangk 小花-Ab Bangx Dof
龙王-Wb Xyau 叠贵-Dieel Guik 柴郎-Nab Deul
特别鸣谢:
苏释二、潘晓东、潘文敏、顾晓凤,以及苗文翻译局成员杨文斌、卯当卓辰
特别说明:
本片中分别展示了苗语地区三支方言的词汇,仅作交流之用,无任何倾向性
「小城之春」 第二季展览
展期: 2024.6.29-2024.10.8
地点: 中牟·理想社区共享中心·社区美术馆
策展人: 崔灿灿
联合发起人: 崔灿灿 贾冬婷
出品方: 三联人文城市
主办方: 三联人文城市/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
中牟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策展人&
联合发起人
崔灿灿
策展人,写作者。作为当今艺术领域最有代表性的策展人,主要展览和活动从2012年开始有上百场,涵盖艺术、建筑、设计和电影等。
贾冬婷
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专注建筑&城市报道,2020年起,策划三联人文城市奖及人文城市季。
联合发起人
共创人
班宇
@ 辽宁沈阳
小说作家
陈彧凡
@ 福建莆田
艺术家
陈彧君
@ 福建莆田
艺术家
程新皓
@ 云南滇越铁路沿线
艺术家
段建伟
@ 河南许昌
艺术家
耿军
@ 黑龙江鹤岗
导演
顾桃
@ 内蒙古希拉穆仁
导演
胡尹萍
@ 四川泸州
艺术家
罗宇杰
@ 山西浙水
建筑师
苗文翻译局
@ 苗语地区
兴趣小组
佘海晴
@ 广东佛山
艺术家
孙晓枫
@ 广东汕头
艺术家
伍伟
@ 河南郑州
艺术家
袁野
@ 河南中牟
艺术家
张尕怂
@ 甘肃靖远
西北根源音乐人
朱岚清
@ 福建东山岛
艺术家
「小城之春」项目团队
联合发起人: 崔灿灿、贾冬婷
策展人: 崔灿灿
展览统筹: 宋洋、袁潇雪
展览执行: 俞冰如、吴小霜、吴佩珊
视频出品: 贾冬婷
视频监制: 王菲宇
视频统筹: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雷妮、张秋雨、蒋瑞华
活动统筹: 潘鸿、宋洋
内容传播: 王菲宇、俞冰如、
蒋瑞华、吴佩珊
视觉设计: another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