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都市丽人最爱的墨镜,是松弛感「素颜神器」?

2024-07-03情感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Lenu

编辑|王海燕

日光猛烈,万物显形。在套着卫衣戴着耳机顶着墨镜挤地铁的某个周一早上,我突然理解了「偷感」这个词。那不是一种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害怕被人群关注,恨不得缩在角落成为透明人的i人属性吗?

而墨镜绝对是治愈「偷感」的重要存在。 无论男还是女,出门戴上墨镜,不仅挡烈日、防沙尘,还能遮住长期熬夜加班的黑眼圈, 还在无形中释放了「本月social额度已透支」的强信号,避免掉一些莫名其妙的社交局里的尴尬场面。

连自律几十年如一日,精致到头发丝儿的贝嫂都表示,内衣可以不穿,但墨镜必须要戴。而「松弛感的神」达妹无论是骑行、逛街还是去吃brunch,出现在街拍中总是戴上复古感十足的方形墨镜。

再想想看时装周秀场上的时尚编辑、设计师及明星们,总是被墨镜挡住三分之二的脸,当夜幕降临或者进入室内,他们甚至也不打算摘下墨镜。华伦天奴创意总监 Pierpaolo Piccioli 谈到自己室内戴墨镜的原因时说, 「它帮助我与自己所做的事情保持距离,令我拥有一种被保护的安全感」。

【穿普拉达的女王】剧照

当然,对于打工人而言,想要获得这种被保护的安全感,还要考虑一下同事及老板的目光。毕竟在室内戴墨镜,总有种「装杯感」。

打工人的室内墨镜更有借鉴意义的搭配方式,或许是半透明镜片以及极简镜框 。遮脸显瘦,修饰五官比例的同时还低调简约,完美契合了近年来流行的「书呆子」风,为OOTD增添了一点书卷气。 刚刚结束的白玉兰奖上,周迅就顶着一副细框眼镜二封视后。

其实,回归到日常,墨镜更常出现的地方是旅行拍照的时刻。 除了功能性的防晒,墨镜深度治愈过每一个镜头恐惧症患者。戴上墨镜,拍照像陈嘉玲(【俗女养成记】女主)一样闭眼也没所谓;方圆脸、左右脸不对称,脸型不流畅等等这些问题几乎统统可以靠一副墨镜解决。再不济,把墨镜直接卡在头顶,既营造了松弛自在的氛围感又拉长了脸型,一秒get高颅顶,视觉显瘦。

在这方面,猫眼墨镜和方框墨镜堪称是最佳选择。 经典猫眼太阳眼镜,深受五、六十年代的造型风格影响,复古时髦,摩登范儿十足,而镜框外边缘线条高高扬起至太阳穴的造型设计也可以在视觉上弱化颧骨的存在感,呈现更柔和的面部轮廓。在【蒂凡尼的早餐】里,奥黛丽·赫本就佩戴了一副超大猫眼墨镜,搭配小黑裙以及一支长烟斗,营造了Holly Golightly这一经典荧幕形象。

【蒂凡尼的早餐】剧照

至于方框墨镜,则对修饰下颌线超级友好,oversize大方框墨镜在瘦脸神器这个赛道上堪称一骑绝尘。 这两年不少品牌都开始做眼镜配饰系列,方框墨镜几乎是其中必出现的经典款的存在。当然,方框墨镜的流行与80年代全球流行文化的兴盛脱不开关系。那一时期,Georgio Armani 推出了权力套装 (Power Suit) ,主打大廓型和夸张的垫肩,来充分展示女性的气场和力量感。

在该潮流之下,不少经典墨镜品牌力推棱角分明、率性劲黑的方框墨镜,再加上流行文化偶像麦克·杰克逊与麦当娜等人的加持,方框墨镜一时之间成了几乎人人必备的墨镜款式。

【玫瑰的故事】剧照

其实,旅行中不一定要非要带全黑方框墨镜才称得上是酷girl,如果想要增加旅途的玩趣感,彩色粗框眼镜则是比较好的选择,搭配同色系的服装,令人眼前一亮。【玫瑰的故事】里,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就有不少类似的造型。

另外,最近被大多数人盯上的墨镜大概是 6月28日在中国大陆预售的苹果 Vision Pro 。回想 Vision Pro 开售前的预热广告,20秒混剪了11部影视作品里关于眼镜、护目镜、头盔等眼部佩戴物的片段。

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功能和造型兼得的眼镜会成为电影及秀场里的经典配饰。

从显性意义上说,墨镜绝对是提供强烈风格化的服饰配件。 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墨镜像是某种制服,矩阵世界里主角们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在隐匿身份的同时也令角色成为无情的杀人机器。然而真实世界的他们穿得无比朴素,连武器都没有,遑论墨镜。

【黑客帝国】剧照

至此,黑色及踝皮革风衣和超窄墨镜形成了一种独特「黑客帝国」式美学,代表某种冷酷、神秘的未来主义,众多时尚品牌的广告大片中都曾让模特戴上超窄墨镜,传达一种神秘的、未来主义的气息。肯豆、卡戴珊等人的私服里也无数次出现类似的造型。

而在「墨镜王」的电影【重庆森林】里,林青霞与王菲饰演的角色都爱戴墨镜,只不过两个人是同款不同色。女杀手(林青霞饰演)戴着红框,眼睛被墨镜遮得严严实实,颇有点冷酷的味道,而阿菲(王菲饰演)戴着白框,总爱从眼镜上方看人,灵动俏皮。 眼镜的颜色似乎也成了两种不同性格的符号化标签。

【重庆森林】剧照

而在秀场内外,从椭圆玳瑁眼镜到全包裹式盾形墨镜、再到慵懒迷人的猫眼墨镜,不同风格的墨镜为品牌的成衣系列风格提供了完整度的证明。就像赶去今年米兰时装周看秀的某位演员说过的,「如果我的造型是一个句子,那么墨镜就是那个句号。」

当然了,无论是电影还是秀场,对于都市丽人而言,都始终存在距离。在每个疲惫的工作日里,在人挤人的特种兵旅行路上,墨镜提供的是另一种功能。

【北京爱情故事】剧照

比起冒着精致丑和丢失半小时睡眠的风险,墨镜对于穿搭能提供的减法美学堪称一种魔法,让人将极度精致,简化为很法式、很慵懒的时髦感 (effortless chic) 。一件衬衫+一件牛仔裤,或者直接one piece,戴上同色系墨镜,抛开纯粹的时髦属性,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可称作是一种劳保用品。作为防晒刚需,它不在鼻梁,就在头顶,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在几天没洗头的帽子上,或者是忘记戴项链,需要营造一点「V领」感的衣领上。

墨镜就是像是勤勤恳的打工人,哪里需要哪里搬。喊出「都想避风,谁当港啊」这句话的人,应该来问问墨镜,如果墨镜会说话,它一定会回答,「我就是那个港!」 墨镜令你坚持素颜、拒绝服美役的同时,也能忘记偷感,自由地按下自拍按钮,来一张「随时在路上」的氛围感自拍。

【风吹半夏】剧照

从这一角度来说,墨镜更像是一种低调的自我防御,一种盔甲让人可以放弃表情管理,在社交场拥有片刻的做自己的余裕。

仁科最近在【桃花坞4】里就说,自己喜欢用戴着墨镜消化悲伤,「悲伤是我的底色」,我不需要融入他们,融入进去那就一起,融入不了就散了。所以才有眼镜品牌打出概念,认为墨镜是社恐希望拒绝无效社交时,在感觉尴尬不想被别人的目光处刑时…… 在每一个希望不被打扰的每一个时刻,赋予人们勇于「关门」自由的利器。

事实上,墨镜从一开始出现,就拥有了物理意义上的身体保护以及心理意义上的情绪保护的双重功能。 据说,第一副眼镜被发现于魁北克(十三世纪),爱斯基摩人在打猎时,为了避免被反射在冰面和雪地上的光线晃到眼睛,发明了一种由骨头制成的眼罩。而在大约十二世纪的宋朝还出现过深色镜片的眼镜,判官戴上,会在最终判决时掩饰眼中流露的情绪。

到了现在,爱戴墨镜的文化名人实在太多,从导演界的戈达尔、王家卫、贾樟柯,到音乐界的鲍勃迪伦、约翰列侬以及时尚界的老佛爷和安娜·温图尔,从根源上来说,为什么人们墨镜爱不释手?是出于医疗原因,保护眼睛以免受到强光伤害?还是满足时尚配饰带给他们的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安全感?又或者是在试图建构某种墨镜文化上的自我表达?

瓦妮莎·布朗 ( Vanessa Brown ) 在 【Cool Shades: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Sunglasses 一书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了墨镜近几年在大众市场广泛流行的原因时,她说「在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里,人存在的连贯性受到冲击,这种时刻,一个能够表明坚不可摧、内在镇定和外在坚韧的事物(太阳镜)就会产生异常广泛的潜在共鸣」。

换言之,在疲惫脆弱的生活成为常态时,比起张扬地向世界展示自己, 我们更关心的是拥有喘息的瞬间以及做自己的松弛和余裕,而这竟然可以靠一副墨镜实现,最起码是无限地接近那个理想中的松弛自信的自己。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同同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