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记者近日从北京、浙江、广东等地的多家医院了解到,不少患儿因发热、喉咙长「泡泡」等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就诊。该病传染性强,虽然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但中小学生,甚至成人也可能感染。
3岁幼儿发烧到39℃
高烧不退就医
在浙江省长兴县妇保院的病房内,一位 3岁的小患者 ,前几天晚上 发烧到39.8摄氏度 , 吃药以后依旧高烧不退 ,送到医院后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经过几天治疗,目前病情趋于稳定了。
医生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 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一般症状表现为 咽痛、流涎、咽峡部有很多疱疹, 因咽痛影响进食。严重的情况可能会 高烧不退、并发肺炎 等。
易与手足口病混淆?
出疹部位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这个季节孩子们容易患上的传染病,而且都出疱疹,所以很多家长发现孩子长了疱疹,就按照经验给孩子按手足口病护理。
专家表示,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在症状和传播途径上极为相似,但
出疹分布部位不同
,要注意区分,对症进行护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张欣介绍,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就是皮损的部位,是在 咽部 ,相对口腔靠深部的位置,比如像在咽后壁比较明显。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主要的皮疹可以出现在 手足 ,还有 口腔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在 肛周 ,也会出现 皮疹 ,相对来说会更广泛。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应如何有效预防 ?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 消化道、呼吸道、病毒污染的物品 传播。日常要 做好手卫生 ,防止病从口入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建议,在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医生建议
1.家长和小朋友外出回到家,或饭前便后,要养成先洗洗手的好习惯,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在饮食上,不喝生水,不吃生冷或不熟的食物。
2.居室要保持通风,孩子的玩具、衣物等多拿出去太阳光下暴晒,定期清洗消毒孩子的玩具、餐具等。
3.流行病高发季,尽量减少去人多空间密集的公共场所逗留,外出时注意做好防护,如戴好口罩,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
4.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每天坚持适当运动,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如有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不适,应及时就诊,请医生先进行诊治,切勿自己乱用药物。
感染疱疹性咽峡炎
应如何科学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护理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状态,做好 正 确退热、口腔护理、预防脱水 等工作。
高热时遵医嘱服用退烧药物,低热可用物理降温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鼓励孩子多喝凉白开水;小龄宝宝,多喝母乳或配方奶;大一些的孩子,多喝水、吃奶、汤粥、果汁等来补液。
转发,提醒身边的朋友吧!
发给自己关心的人看看吧~
放到朋友圈,大家会感谢你的无私分享
!
1、 目前微信公众号不按更新时间排序,易漏看。建议您将本号【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有用的内容了。
2、
查询往期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在文章列表最上方搜索框输入关键字,点搜索即可。
3、 咨询问题:直接公号留言,将分流问题给对应专业人士解答,稍后回复。
4、
提醒: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综合央视新闻、红网、北京疾控
编辑:盖盖
更多相关内容
微信改版了
现在刷到我全凭缘分
↓↓
把本号加星标
第一时间收到
「天下养生网」
推送
关注健康,点
点赞、
转发、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