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在平衡和谐时往往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失衡时才会有感觉,特别是身体。当身体有了「存在感」,往往就是出问题、生病的表现。它们常会以异于其他部位的感觉,比如 疼痛、酸胀 等来表达自己,由此告知大脑:「这里有病!」
比如,我们觉察到胃长在哪儿时,一般是因为胃不太舒服了;感觉到腿的存在时,多是因为走路不给力......身体最能显示其存在的方式,就是给出异样感觉,这就是「身体在说话」。
疼痛是身体在报警
心绞痛发作时有一种特殊的疼痛感,医学上对其有个专门的称呼叫 「濒死感」 ,意思是这种疼痛发作时,病人会有严重的恐惧感,似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
在所有疼痛中,只有心绞痛、心梗的疼痛,才会伴随这种「濒死感」。因为心脏是身体的「发动机」,这里一旦生病绝对攸关性命,所以必须以最历害的疼痛向大脑「喊话」,不仅是告知自己的存在,而且是发出危难预警!
相比来说,那种隐隐的,用手按着、温熨着就可以缓解的疼痛,在中医里被认为是虚性的,在西医学中多被认为是慢性的,这类疼痛并不会马上「要命」,身体才会以能忍受的程度来「说话」。
所以, 身体在说话,是功能受阻时身体的报警。 为此, 医学要做的不是让身体「禁言」,而是要鼓励身体说话,让身体在充分倾诉后自然「收声」, 这才是治本之法。
顺应功能
才能回归平衡
身体说话是身体功能的体现, 医学的目的是顺应功能, 最多在功能失衡时帮扶一下,功能不足时鼓动一下, 让它自然地重回平衡。只要平衡了,身体自然就安静了,不说话了。
这就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器官、组织都是身体的一部分,当所有器官、组织和平相处、默契配合时,它们就是没毛病的,身体就「无病一身轻」了。
这个 「轻」就是轻松、无声、没有异常感觉的意思。一个舒服的、各种需求都得到满足的、各种机能都被成全了的身体,确实没必要「絮絮叨叨」。
END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
|| 如有疑问,可点击 向我咨询
||音频电台等服务,请移步 微信公众号菜单栏
有用请给我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