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
一名初中生校内被多名男生霸凌,
导致下体二度烧伤、4根肋骨骨折。
图源: 新京报
每看当看到这种新闻,
身为父母的我们总是格外揪心!
我们在教孩子善良的时候,
却忽略了孩子与「恶」的距离。
那些「恶」所带来的伤害,
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难以愈合的痛。
当孩子被打时,
家长的态度可能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生。
不知道为人父母后的你,
面对孩子被欺负时,会有哪种反应?
当孩子被欺负后
故事一:
前两天,和朋友在外面吃牛腩粿条。
有一对母子坐在我隔壁,孩子估计读小学4-5年级。
儿子: 今天XX打我了。
妈妈: 肯定是看你不顺眼,你惹同学了吧。
儿子 : 我没做什么。
妈妈: 没做什么,别人怎么会打你?肯定是你自己做了什么。
儿子 : 我没有。
妈妈: 我说了多少次了!你去读书,是学习,不是去闹事的, 你能不能不给我惹事!
儿子 : 我真的没惹别人,他上次也打我了,你帮我去找他妈说一下好吗?
妈妈: 他老是要打你,那他就是个不好惹的人,家长肯定更不好惹,我去惹别人干嘛呀!我跟你说, 你真要好好反省自己了,得先从自己身上找 找 问题 ……
坐在一旁的我们,听着对话,面面相觑。
故事二:
叶子发现,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牛牛被欺负了,真是气炸了。
她在牛牛微信上看到有一连串辱骂的信息。
当下,叶子就火冒三丈,既 气别人欺负儿子,又气牛牛不敢求助。
叶子找牛牛了解情况。
原来,上次考试,牛牛没让班上的李同学抄答案,李同学就言语攻击他。牛牛不服气,告诉了老师。李同学被老师批评后,更加恼火,对牛牛恶言相向。
牛牛无力反抗,打又打不过,只能沉默。
这个事,找家长、老师没有用。
叶子想了个办法,她找来又高又壮的堂弟帮忙 。
让堂弟放学去学校门口等,找到那个李同学,挥了挥花臂,警告道:不许再欺负牛牛。
堂弟走后,李同学一下子老实了。
叶子「大仇得报」。
故事三:
再说一个故事。
5年级的豆豆在公园被霸凌。
放学后豆豆和同学在公园里玩,一个中学生路过,听到豆豆在嬉笑,以为在取笑他,发怒:「你笑什么?!」
豆豆被吓到,但尽力保持镇定,说:「哥哥,不是在笑你。」
中学生不由分说,把豆豆 拽 进厕所。豆豆求饶、道歉,结果还是被重重打了几个耳光。
惊慌失措的豆豆哭着回家,豆豆妈心疼极了。
她说:「 我们报警。」
豆豆看着妈妈流泪的脸,害怕地说:「 算了, 要不别报警了,也没受重伤。」
妈妈告诉豆豆:
「我们不惹事,但有事也不怕事, 妈妈会为你讨回公道。」
「被打了, 心里会委屈,会愤怒 ,有时候小孩处理不了的,大人会跟你一起处理。」
「 幸好你当时求饶了 ,不然,遭受的会是更可怕的……」
「感激你会信任我,告诉妈妈这件事。」
豆豆妈当然知道报警,也可能找不到当事人,只是,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被欺凌后,父母的态度。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你的态度影响孩子的未来
态度1: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记得那天,坐在隔壁桌的男孩,被妈妈否定时,眼神里透露出的无助,它刺痛了我。
我想起有个来访者跟我说过的话。
小的时候,住在奶奶家,隔壁男生一直欺负她。
父母回乡下看她的时候,她哭着说,自己经常被欺负。
爸爸听了却说,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之后,隔壁男生的欺负变本加厉了。
除了被打,还时常被泼水。
因为一点希望也没有,所以不再求助,而是忍,也只能是忍。
向父母求助,等于被伤害多一次,等于再被羞辱一回。
多年后,长大的她,在咨询室哭着说,那种无望感,一直残留到现在。
后来回到父母身边读中学了,在同学群中, 还是很自卑,融不进群体。
「大家都说我孤僻,但我知道,这只不过是我在保护自己,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配,不断地自我否定,也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很多年,我夜里都会做噩梦,本能地叫。」
对孩子来说,求助换来指责否定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独自忍受。
当忍受成了常态,霸凌者便有了通行证。
一切伤害也变得理所当然!
态度2:你给我打回去!
那打回去呢?
当孩子被欺负,不管三七二十一,要求他用暴力打回去。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看过一个新闻,说孩子被打,家长跑到幼儿园里动起手来。
在幼儿园里,孩子与同伴经常会产生冲突。
可是父母要求了,孩子就真的打得回去吗?
有个妈妈说,儿子总被某个孩子欺负。
她劝告他,一定要打回去。
孩子特别胆小懦弱,她就跑到学校给孩子撑腰,让孩子当她的面打回去。
孩子居然还是站着不动。
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不打回去?
因为没有底气啊。
为什么?
如果妈妈事事跑到孩子前头,有个动静就草木皆兵,孩子永远无法学会独立面对挫折;
如果父母总是打骂孩子,孩子习惯了被指责、被否定,他们自然会错误认为被欺负是生活的常态;
一个人内心强大,是需要安全感作支撑的,而安全感来自于依恋关系。 如果亲子关系糟糕,孩子会很不自信,受到不公,也不敢为自己发声。
没有底气,孩子自然不敢打回去, 当听到「给我打」而自己做不到时,给孩子带来的,会是更大的不自信!
【游戏力】作者认为,对于受了欺负的孩子, 如果情绪还没有调整好,即使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打了回去,也不会因此对自己有更多信心。
我们害怕孩子吃亏,但真正让孩子不吃亏的前提,是要让孩子有底气。
回击,要先有回击的力量。
这个力量,不在于拳头的大小,在于内心力量的大小。
只有当孩子对自身安全和能力有足够的信心时,反抗才真正有效。
态度3:我懂你,我和你在一起。
当豆豆被霸凌后,豆豆妈先共情:
「我知道你一定很委屈,突然被打了。」
「你当时一定很愤怒吧,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
「你求饶了,这是你当时能做的最好的办法了」
接着,豆豆妈表达了态度:
我会报警,当你需要帮助时,我会保护你。
豆豆妈传递出的信息是: 我理解你当下的状态,我接纳你现在的无力感和哀伤,我接纳你现在的痛。同时,我会跟你在一起。
当孩子被接纳时,他的神经化学物质就会发生改变,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会取代压力激素,痛苦会慢慢消散。
真正能让事情变好的转机是关系的联接,是妈妈对这件事的态度。
你被打了, 我接受你的无力, 我不会逼着你马上要强大起来,我用爱滋养你。
孩子可以从态度里感受到,自己是不是被爱和被保护的。
这种接纳,可以建构他们的安全感,帮助孩子更加坚定。
人生的路很久,我们给孩子留下的安全感,如明灯,哪怕有一天,他们会身处黑暗,也能给孩子照亮前路,留下温暖。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我们要怎么做?
孩子被「打」,父母心疼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再来复盘下,到底该怎么做?
首先,要去区分,什么是冲突,什么是欺负?
如果只是冲突,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可以让孩子自己学习处理。
我们需要的,只是倾听、表示理解:
「哦,听起来,你挺难过的。」
「你觉得你可以怎么做呢?」
.....
如果是被欺负了,可以这样做:
1、认真倾听孩子;
2、帮助孩子理解他们的感受;
3、引导孩子对事情做出回应;
4、一起看看作出的回应有没有效果。
如果上述做法没效果,或是被霸凌了
可以这样做:
1、对孩子的感受与情绪表示接纳;
2、该出手了,和孩子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借用李玫瑾教授的一句回答:「打回去!」
让孩子知道,你的反击是有力量的,你的身后是有人撑腰的,他才不会隐忍、胆小,用一生去治愈伤痕。
教育孩子「打回去」,不是崇尚暴力。
用强硬的态度来自我保护、正当防卫,让霸凌者觉得欺负你是有代价的,以后他们才会避免和你起冲突。
3、团结同学、多交朋友
学会反击之后,要记得:团结同学, 多交朋友,不要独来独往。
如果你有一大帮朋友,大家互帮互助,凝聚在一起,除了增进集体对你的接纳,还可以 用友情的屏障把霸凌挡在外面!
无论什么方式,重要的前提是,要理解与接纳孩子。
理解是一种支持,接纳是一种包容,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滋养。
当一个人被这样滋养过后,会体验到爱的流动,会有修复哀伤的能力,会理解自己的情绪,会有能力帮助自己强大起来。
同时,让孩子知道,他是能得到帮助的,主动权掌握在他们手里。
孩子要有不伤人的教养,但也要有不被伤害的气场。
意外会不经意地到来,我们能做的是,让孩子有底气,这样才能对抗,才能尽全力保护自己。
勇敢拒绝暴力!绝不默默承受!
——【小学生安全漫画 男童安全】
帮助男孩强化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马上学起来!
这本书用漫画的形式,
梳理了6-12岁的男孩最常见的3类危险:
性侵、意外伤害和校园霸凌。
用36个安全训练场景, 真实展示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同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让男孩在成长过程中, 高效规避危险,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和 【在看】 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