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8日,位于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她坐在轮椅上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只是与别人不同,这位老人强忍着悲痛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她就是毛主席曾经的妻子贺子珍同志,从她1937年离开延安前往苏联时算起,在之后长达近40年的时间里,因为种种原因,两人只见过一次。
在三个月前,考虑到贺子珍对革命的巨大贡献,邓小平亲自同意增选她为全国政协委员,得知消息后的贺子珍流下了眼泪。
这回来京,也是贺子珍在向中央提出三个要求并且被同意以后,临时做出的决定,当然,这个想法已经在她心里藏了很久,只不过此时距离毛主席逝世也已经过去了3年……
风雨十年期,恩爱两不疑
晚年的贺子珍一直牵挂着毛主席,虽说两人鲜有见面的机会,可毛主席的音容笑貌仿佛一直萦绕在她的心里。
1928年5月,毛主席与贺子珍在井冈山茅坪象山庵结为了夫妻,这是革命最为紧要的关头,贺子珍陪伴着毛主席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期间,她和毛主席一共有了六个孩子,只是当中的五个都受到战争的影响或者离开了人世,或者下落不明,但这并没有击溃一个坚强的革命者,贺子珍本身早在1926年就成了一名党员。
长征路上,她的表现相较于一些男同志更是不遑多让,1935年3月,贺子珍所在的红军休养连经过长途行进来到了贵州盘县一带,刚要扎营休息,三架国民党的轰炸机就朝着这里呼啸而来。
休养连顾名思义,有着很多的伤员,在就地隐蔽的时候,贺子珍发现团政委宋任穷正躺在担架上没有来得及隐蔽,眼看敌机正在朝着伤员射击,贺子珍猛然站起身来,飞快地跑到了宋任穷旁边。
她抬起头看见敌机的子弹正不停地发射,因为来不及躲闪,为了掩护伤员,她果断爬在了宋任穷的身上,结果飞机飞走后,贺子珍的背上十几处受了重伤,当场昏死过去。
当时在场的年轻战士事后一直记着贺子珍的勇敢举动,经过抢救醒过来的贺子珍没有表现出痛苦,反而坚强地说道:「同志们,不要难过,血债要用血来偿!」
彼时,毛泽民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临时医院探望,看着大嫂的伤情,他决定将此事告知给正在前线指挥战斗的毛主席,谁知贺子珍用尽力气拒绝道:「不要说,不要因为我耽误了大事。」
长征路上,贺子珍就是这样一直陪伴并默默支持着毛主席的行动,她的关心给毛主席带来了很大的安慰,直到建国多年以后,两人还时常想起彼此革命时的经历。
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贺子珍因为伤病的原因,主动背着毛主席离开了延安,前往了苏联养病,只是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两人这一别就是二十余年。
期间,毛主席经常抚摸着贺子珍临走前留下的白手帕,睹物思人,他不曾忘记过她,贺子珍也是一样,在苏联,每到痛苦难捱的日子,她总是想着毛主席对她的鼓励,然后坚强地生活下去。
1947年,贺子珍回到了国内,到了哈尔滨暂住,毛主席得知她病体未愈,便专门让有关部门的同志叫她移居到了温度更加适宜的上海休养,再后来,又搬到了南昌,期间,两人经常书信往来。
只是让贺子珍有些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她始终没有到北京去的机会,最近的时候,都到了天津,但也只能望着北京,望着天安门的方向久久伫立。
1948年,贺子珍实在无法抑制心中对毛主席的思念,便主动给毛主席去了一封信,信上没有要求任何的优待,只是平静地诉说着往日的生活。
可那段时间,毛主席为了革命实在太多劳碌,没有时间回复,时间一长,贺子珍心中难免有些落寞。
1950年夏的一天,贺子珍正在屋里读书,突然收到了信,她打开一看,泪水打湿了信封,原来,毛主席没有忘记她,在空闲的时间给她回了信。
「娇娇在我身边很好,我很喜欢她。望你保重身体,革命第一,身体第一,他人第一,顾全大局。」 无需解释,没有赘言,贺子珍知道了毛主席的心意。
就这样,两人在建国初虽然一直没能见面,但通过鱼传尺素也得以了解各自的生活,并且在一些小事中默默地关心着对方。
1958年,李敏带着男友孔令华来到了中南海,毛主席没有多问,只是相视一笑,显然他对这个未来的女婿非常满意。
不过,他没有忘记远在南方的贺子珍,便笑着对李敏说道:「我同意了,你妈妈没同意也不行,你去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如果她也同意,就带着小孔去见一面,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哩!」
正处于病痛中的贺子珍听到女儿转述的这番话,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见到孔令华后,她仔细端详了一下,同样笑着说道:「你爸爸同意,我也同意。」
像这样的隔空对话还有很多很多,在那些不曾相见的日子,有了女儿李敏从中协调,贺子珍的生活也变得充满希望,只是,她还是盼望着能见毛主席一面。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1959年,随着全国范围内自然灾害的持续发生,国家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为了保障民生、稳定经济,毛主席在视察完多地情况以后,专程前往了庐山召开会议。
在一次会议的间歇,他遇到了随丈夫前来参加会议的老朋友曾志,两人闲聊期间,曾志提起了前不久看望贺子珍的事,并且把贺子珍的情况告知了毛主席。
毛主席有些动容,因为此时距离两人的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整整22年,他真挚地说道:「我想见见她,毕竟是十年的夫妻嘛!」于是,在曾志的协调下,贺子珍与毛主席在庐山见了面。
1959年7月9日晚,贺子珍在曾志的带领下来到了毛主席在庐山临时居住的别墅,并在水静和一位护士的搀扶下上了二楼,毛主席就坐在二楼阳台的一张藤椅上。
来之前,贺子珍激动得一宿没睡,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毛主席曾经的样子,她盼望着能立刻见到毛主席,想着毛主席当下的情况,然而,见面之后,她却有些恍惚,泪水止不住地流过脸颊。
「以前见不到时,我听娇娇说你总是要见,现在见到了,却又不说话,老哭,以后见不到了,又要说了……」
「主席,我……」
「你最近还好吗?娇娃也有朋友了,听说她带着小孔去看你了,还满意吗?」
「好,好,都是些老毛病了,不打紧,李敏的婚事我没有意见,你做主吧,你最近怎么样?看着比照片上瘦了……」
「……比以前更忙了……」
过了几分钟,两人聊起了家常,毛主席尽力安慰着贺子珍的情绪,端着一杯茶放到了她的身边,贺子珍只是哭泣,边说边抹泪。
谈了许久,毛主席想起了当年贺子珍偷偷去苏联的事,内心不免有些伤感,他点燃了一根烟,不禁轻轻叹了口气:「当初,你为什么一定要走呢?」
贺子珍更是伤心,哽咽地说道:「都是我不好,那时我太不懂事了。」毛主席见她难过,便没有再说。
这次重逢,两人在一起聊了90分钟,可想说的话还远远没有说完,只是夜已深,不得不戛然而止,在卫士的护送下,贺子珍下了山,这晚,她激动得一夜未眠。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京逝世,这一天全国人民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火车站、工厂、学校到处都是哭声一片。
而身在上海的贺子珍听着电视机的广播,却有些出乎意料的冷静,她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直不肯停下,嘴边还喃喃自语道:「他身体不是很好吗?怎么会一下子就走了呢?」
李敏知道母亲越是这样从外面看起来坚强,内心就越是心如刀绞,她赶忙上前安慰,再次告诉了她这一噩耗,听到女儿的劝说,贺子珍再也无法强撑,大声哭了出来,一连几天都泪流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李敏还将最后一次到京看望父亲毛主席的场景如实地告知了母亲。
她说:「见到爸爸的时候,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只是用手在我面前画了一个圆圈,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贺子珍听后更加难受。
原来,李敏去见毛主席的时候是在1976年9月8日,当时正值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日,而贺子珍的小名就叫桂圆,所以贺子珍觉得这是毛主席在思念她,因为早在红军时期,毛主席就知道了她的小名。
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得知毛主席画圆圈的用意,但人们或许更愿意相信它就代表着贺子珍,代表着两人的爱情。
回首萧瑟处,千里暮云平
1978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我国制定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贺子珍也从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嗅到了国家的变化。
于是,一个藏在心里多年的想法开始不停地涌入脑海,那就是到北京去,看看天安门,也看看毛主席。
只是,在饱经沧桑之后,一向十分低调的贺子珍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他觉得这对于自己来说可遇不可求,然而,国家不会忘记功臣。
1979 年6月,全国政协第五届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期间,一些老同志想到了贺子珍的情况,便纷纷提出议案,建议让贺子珍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大家都夸她是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
邓小平当即做出了批示:增补贺子珍同志为全国政协委员,李敏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给母亲贺子珍打了电话。
那天,已经70岁的贺子珍格外高兴,因为这是党和国家对自己多年来投身革命的认可,她想起了牺牲在革命路上的同志,想起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想起了国家过去三十年取得的发展成果。
那天,她觉得自己心中多年的愿望是时候说出来了,于是,她生平第一次主动找到了中央,在报告中,她提了三个要求,即到北京去、到天安门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如果说前者是她作为一个革命者想要亲眼看一下国家的发展,后者就是作为一位妻子,去看看多年未见的丈夫。
对于贺子珍这三个普通的要求,中央立即批示,表示同意,于是,这年秋天,贺子珍在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的陪同下第一次来到了北京。
是的,这的确是贺子珍第一次来到国家的首都,所以,当接她的专机稳稳地停在北京机场以后,贺子珍的眼神中满含期待,到北京去看看,是很多革命者的梦想。
因为身体原因,来京后,贺子珍被安排住进了301医院,一些包括邓颖超在内的红军时期的老战友纷纷前来探望,畅谈着往日的艰辛,憧憬着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盼。
9月3日,在孔令华夫妇的陪同下,贺子珍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望着城楼中央悬挂的毛主席画像,贺子珍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因为在这之前,她只能从电视上看到。
而在参观完天安门以后,贺子珍便想着完成此行最大的愿望,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可考虑到她身体的原因,工作人员还是决定让她先在301医院休养一段时间。
大家害怕她到时情绪过于激动,影响病情的恢复,就连中央有关领导都指示一定要控制贺子珍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时间,因为当初她只是从电视上听到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就激动得精神恍惚,甚至还大病了一场。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医护人员用心地为贺子珍做着心理疏导,劝她克制情绪,毛主席纪念堂的工作人员也在协调着来这里瞻仰的游客的时间,确保在贺子珍到的当天,现场不能出现太多人,因为他们担心旁人的情绪也会导致贺子珍代入进去,变得激动。
最终,9月8日,一切准备就绪以后,贺子珍坐着轮椅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以应对贺子珍因为情绪激动而出现的突发情况,只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大家佩服不已。
当看到躺在水晶棺里的毛主席遗容时,贺子珍思绪万千,她也很悲痛,但她为了不让大家担心,一直强忍着让自己保持镇定。
而且她没有流泪,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她就用牙狠狠地咬住了事先备好的白手绢,在场的人们看到这一英雄的女性无不十分动容。
瞻仰过后,贺子珍还让孔令华夫妇把提前备好的花圈摆到了纪念堂内的毛主席坐像旁边,缎带上的话是贺子珍亲自交待的,上面写着:「 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
临走的时候,贺子珍还叫上女儿女婿一起,在毛主席的坐像旁照了相,这也是她和毛主席的最后一张「合影」。
北京之行,完成了心愿的贺子珍心满意足,她不愿再继续待在301医院浪费国家的资源,于是,在住了不到2年以后,就主动返回了生活多年的上海。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同志在上海病逝,终年75岁,在她离开后,邓小平专门批示将其骨灰放置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这是对她最大的肯定!
谨以此文向革命先辈贺子珍致以崇高的敬意。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