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自身统治,洪武年间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前身机构仪鸾司,至明宪宗成化年间基本发展成熟,成为缉捕谳狱及城市管理为首要职务的锦衣卫。最辉煌的时候,锦衣卫遍布全国,人员多达15万人。可是在明朝灭亡的时候,这15万的锦衣卫去了哪里?
受民间故事和影视剧的影响,锦衣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武装力量中最出名的一个。
在我们的印象里,他们身穿飞鱼服,手持绣春刀,和东西两厂的探子共同组成了大明京师的最高战力。这些人飞檐走壁,武功高强,官员和百姓见到他们无不心惊胆战,瑟瑟发抖。
按理说,这么牛的一个组织,即便没有传说中那般强大,可是深受皇恩的他们平日里作威作福,吃香喝辣,待遇比那些苦哈哈的边军要强上数百倍,再怎么着也不该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丝毫的反应和半点作为吧?
但很可惜的是,这个看起来强大无比的神秘组织,在真实的历史中,除了中前期负责对外情报搜集为作战赋能还有点历史价值之外,到了中后期就变成纯粹的迫害自己人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对外作战的记录的官僚机构了,可以说到了明朝末期,锦衣卫已经变是一个标准的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
锦衣卫是上十二卫之一。上十二卫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置的侍卫禁军机构,这些军士都是通过精选以后经严格训练而入选的身材健壮、武艺不凡的将士分别是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
他们原本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宿卫扈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但因为明太祖当时需要有人帮其监督百官,排除异己。于是这上十二卫中最得皇帝信任的锦衣卫的职责便从护卫变成了情报搜集、侦查跟踪,也就在事实上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特务机构。
这种机构里的人,你让他欺压百姓,折磨官吏,他们个个拿手,可你让他们保家卫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那可能就有点不现实了。
而且,锦衣卫因为是个油水很多的肥差,所以这个职业在大明一直都是世袭制的,被少数既得利益者给垄断了。这帮世袭者们普遍都欺软怕硬,狐假虎威,仗着皇帝的名号嚣张跋扈,但一旦遇到动真格的时候,他们可能连扛着锄头的老农都打不过。
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入北京时,锦衣卫的总指挥使,官居正二品左都督的骆养性马上就捐出白银三万两,跪在农民军面前祈求活命。
而要知道,在不久前崇祯还活着的时候,要求大家慷慨解囊捐款,为前线的战士凑军费的时候,这位骆大人以及其它官员都是理直气壮的声称自己一分钱都没有的。而看到大统领这么识时务,底下的小弟们更是有样学样、望风而降,其中有记载的像王鹏翀、乔可用等锦衣卫高级将领也都跟着争先恐后投降了李自成,并纷纷拿出上万两银子为自己买命。
一时间,北京城大概有5000多名装备精良、平时养尊处优的锦衣卫部队,只要能有机会投降的,一个个投降的比兔子都快。更让人寒心的还不仅如此,农民军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清军打跑了,这些锦衣卫调转船头,又及时上了清军的船,摇身一变成了八旗精锐,尤其是他们的大统领骆养性,还在多尔衮手底下捞了个一品的天津总督官职。
这帮人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三姓家奴的成就。讽刺的是,当初那些推翻明朝,自小被朝廷欺压剥削、饱受艰辛的农民军们,可比这些祖祖辈辈受国家恩惠和优待的锦衣卫有骨气多了。
面对外族入侵,农民军反而可以放下恩怨,为国尽忠,成了南明小朝廷最能倚仗的武装力量。而以锦衣卫为代表的明朝官军却调转枪头,成了敌人的走狗,开始疯狂撕咬曾经的主人。
完
以上为正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中如涉及结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更多精彩持续更新,感谢关注。
来都来了,点个 在看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