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南京,何以成为六朝古都?

2024-05-12历史

时尚城市研究院独家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

南京拥有2千余年建城史,最早的城垣冶城、越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国正式在此地建金陵邑。三国时期,建业成为东吴政权的首都,南京从地方性城邑一跃成为中国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地位在之后的东晋、南朝时期延续下来,前后长达300余年,奠定了南京在中国乃至东亚的重要历史地位。

回望历史,南京为何能成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因为所谓的「天子之气」吗?

最早建都于南京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

东吴建国之初,所控制的疆域主要在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中游仅有荆州南郡部分和江夏郡,不但面积狭小,处于各方交战的前线,容易受到波及,而且远离江东根据地,显然不适合定都。另一方面,孙氏家族虽起家于江东吴郡,但吴郡的位置过于偏东,又有以「八族旧姓」为代表的地方豪族,他们不但经济实力雄厚,而且世代领兵,拥有大量部曲。若建都于吴郡,孙氏政权在政治上必然会受到他们的牵制,因此必须离开吴郡另择地建都。就在此时,秣陵(今南京)进入了孙权的视野。

秣陵地处长江下游的中心,是宁镇山脉西段的丘陵地带,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曾经沿淮水先后建立过几个军事城堡。秦汉时期,秣陵县治位于淮水中游,即现在南京江宁县的秣陵关和丹阳镇一带,距离长江还有30多公里。从地理条件来看,秣陵的位置堪称得天独厚。首先,它据险临江,交通便利,西通巴蜀、荆襄,东接三吴,北面两淮,巴蜀、荆襄足以屏护上游;其次,三吴地区人口繁盛,经济富裕,可以就近为首都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另外,两淮地区水网密布,山峦连绵,为攻守进退之所,有利于南方政权的生存和发展。

【孙吴都建邺图】,出自【金陵古今图考】。图片来源:南京发布

早在赤壁之战前,谋臣张纮便向孙权提议:「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赤壁之战结束,刘备来到秣陵,观察地形后也劝孙权建都于此。诸葛亮策马察看秣陵地形,留下那句千古名言:「虎踞龙蟠,真乃帝王之宅!」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并放弃了秦汉以来经营四百余年、早已富庶繁荣的秣陵旧城,于次年在石头山金陵邑故址筑城,取名「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由此开启了南京的都城建设史。

「石头城」之名来自「石头山」。石头山现名清凉山,其所在的钟山在春秋时被称作「金陵山」,因而成为南京别名「金陵」的起源。它位于南京城西,海拔最高处仅60多米,是宁镇山脉最高峰钟山向西延伸出来的尾端,与同为钟山西延余脉的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鼓楼岗、五台山,构成了南京城北的一道山峦防线。在此以北,长江以南,宁镇山脉另一分支的幕府山、卢龙山、摄山、四望山、马鞍山、石头山、三山等山脉,构成了另一道山体堡垒,是抵御北方入侵的防御天堑。这些山峦呈半圆形围合,具有凝聚气韵之势,被称为「金陵王气」。

石头城。图片来源:南京发布

石头山不但是两条山脉的汇聚点,也毗邻淮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可以因山为城,因江为池,恃江山之险为固,很适合当时战争频繁的军事形势,由此成为东吴的战略军事要地。细数石头山下的江流,有长命洲、张公洲、白鹭洲、蔡洲、如子洲、烈洲等,形成了夹江,又称小江。东吴以水军立国,这一地理水系可以安置大船,部署和训练水军,抵御来自长江上游和江北的敌军。石头城自此成为东吴水军总部,史称「江边有警,必先据石头以为捍御」。

除军事功能外,石头城也是当时长江沿线最大的码头之一,航运事业十分发达。孙吴及后来的东晋、南朝经常以建业为始发站,与东亚、东南亚诸国在政治、经济方面有所往来,留下了许多友好交往的记载。

作为帝王建都之处,除政治、军事方面的考量外,神秘主义理论在精神领域的支持也必不可少。从汉代到隋唐,存在一个绵延近千年的儒家神学主义时代,尤其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高峰。在当时,「谶纬」之学甚嚣尘上,大到国家运数,小到日常生活,天文气象、阴阳五行、历谱运数、形法堪舆,无不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据重要的位置。东吴建都于建业一事,自然也不例外。

自秦始皇以来,便一直流传着江东有天子之气的说法:「初,秦始皇帝东巡,济江,望气者云:‘五百年后,江东有天子气出于吴,而金陵之地,有王者之势。’于是秦始皇乃改金陵为秣陵,凿北山以绝其势。」后来,「汉世术士言:‘黄旗紫盖,见于斗牛之间,江东有天子气。’献帝兴平中,吴中谣言:‘黄金车,班阑耳。开昌门,出天子。’」

二十八星宿。图片来源于网络

仔细分析这段谶语,所谓「黄旗紫盖」是云气占术的表达,大气光象(特别是晕、华、虹、极光等)和彩云,由于色彩绚丽,特别能吸引古人注目,所以通常被视作天降祥瑞之相。南京依山傍水,气候湿润,时常被云雾缭绕,在阳关照射下呈现黄、紫色彩也不足为奇,在古代难免被视作神迹。所谓「斗牛」,是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按古代星野所分, 斗宿、牛宿即对应地上的江东地区。那么何为天子之气呢?纬书【易通卦验】说:「天子之气,内赤外黄,正四方所出之处,当有王者起也。天子欲有游适处,其地先发气,如城阙隐隐在云雾中,恒带杀象,森森然如华盖。天子之气,皆多达于天,以王相日见。」

由此可见,这段谶语表明:天命将垂青于东南,江东将兴起新的帝业。如此一来,孙权以江东起家称帝此时正符合天运,这是孙吴政权从天命观的角度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寻求依据。孙权正式称帝在229年,距秦始皇东巡时所听到的谶语——「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尚差50年,「考其历数,尤为未及」,但孙权还是强行附会,把它当作上感天命、下应人心的证据。孙权将秣陵改名建业,就是在表明这一谶语将应验在自己头上,他将应命建立新的帝业。后来孙权称帝时,在告天之文中,特地提到「权生于东南」,有意将自己的称帝与「东南有天子之气」的说法联系起来。从这些迹象可以看到,在东吴帝业建成的过程中,「江东有天子之气」的谶语一直贯穿其中。

孙权。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东吴数十年的宣传,这一谶语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东南君主为天命所在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甘露元年(265),东吴末代君主孙皓登基不久便从建业迁都武昌。孙皓之如此轻率,原因有三:一是当时蜀汉灭亡不久,东吴直接面临着来自长江上游的军事威胁,西部边防压力大,迁都是为了就近指挥军事;二是意图强化皇权,通过迁都来摆脱建业城中其他政治势力的牵制;三是孙皓极度痴迷于谶纬之说。【江表传】记载,刁玄伪造谶纬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孙皓得知后大喜,立即出兵北伐洛阳,结果惨败而归。此次迁都自然也有谶纬的因素:「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皓徙武昌。」

宝鼎元年(266),孙皓迁都仅一年便又改弦更张,重回建业。其中既有朝臣们激烈反对的缘由,也有民间谶纬的影响。当时流传的童谣道:「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在重重压力之下,孙皓不得不还都建业,「六朝古都」的地位自此始终得以延续。

东吴定都南京之后,才使南京这块土地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也奠定了南京作为中国著名历史古都的地位。此后各个朝代,南京的城市布局都是以此为基点发展和变化,如东晋继而使建康都城「规模始备」,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对城市虽有所改建,但基本仍沿旧制。此后千年间,南京城历尽沧桑,既曾在明初、太平天国再度短暂的成为首都,也曾在战乱中遭遇摧残和毁坏。秦淮河畔婀娜多姿的「六朝金粉」,与石头城外的铁马楼船,共同构成了这幅历史悠久的「金陵春色」。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饶胜文:【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姚亦锋:【长江影响与东吴建都对于南京城市的深远意义】,【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第12期;王亚杰:【谶纬对孙吴政权定都与迁都的影响】,【文理导航】2013年第9期;孙英刚:【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5年

撰文|韩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