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野史说崇祯死前非常后悔铲除魏忠贤,这件事可信度高吗?

2024-05-06历史

有一些野史以及现代小说中都说,这崇祯皇帝临死之前曾经非常后悔自己登基后杀了魏忠贤,并且还下密旨秘密厚葬魏忠贤的遗骸。

这个信息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但里面有一点信息却很值得玩味。

我们大家其实都知道,所有的谣言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特定滋生的土壤。那么崇祯后悔铲除魏忠贤这条信息或者说谣言同样也说明它肯定有一定的社会共识,也就是说肯定有一部分人认为崇祯不应该杀魏忠贤。

首先我声明一下,这篇文章绝对不是洗白魏忠贤,单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明末那段历史。

自从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之后,东林党因为拥立有功被天启皇帝重用,纷纷进入了重要岗位,大明一度出现「东林势盛,众正盈朝」的局面。

但天启皇帝即位还不到3个月,沈阳、辽阳就给东林党们搞丢,然后呢,他们开始耍流氓,到处甩锅,推卸责任。天启很愤怒,因为之前的楚党、浙党都已经被废了,手里实在是无人可用,所以没有办法之下才扶持了魏忠贤上台来制衡东林党。

现在我们大家都已经清楚,明末政局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问题。 天启皇帝跟魏忠贤说,你给我搞钱就完了,其它的交给我来处理。魏忠贤的对策呢,是减免农业税,加重对江南富庶地区的商业税,并且他还在文官系统之外搞了一套宦官监军系统,并逐渐的把这套系统伸向了财政领域,开始在江南设卡收税。

这招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很厉害,能切中要害,但实际上不可能是魏忠贤这个文盲能想出来的,极有可能就是天启皇帝通过魏忠贤来实施的政治手段。

因为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已经有了很发达的商品贸易,民间商人通过国际贸易赚取了巨额的财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也正是在这一个时期。而这些贸易的最终受益者就是东林党高官以及他们的家族。

魏忠贤的这些举措就相当于是在割东林党的肉,并且他们也不能容忍一个宦官独揽大权,所以就开始跟魏忠贤死磕。

东林党掌握着朝野舆论,再加上魏忠贤身为一个宦官道德低下,干坏事儿干了一箩筐,所以他的形象里里外外都被黑了个遍,连仅有的一点帮皇帝搞钱的正面事迹也被掩盖了。

而这种形象自然也影响了信王朱由检的看法,他并不理解天启皇帝临终前叫他重用魏忠贤的意图,反而认为皇兄很昏庸,居然被魏忠贤这个死太监给蒙蔽了。

朱由检登基以后迅速铲除魏忠贤及其阉党体系,这东林党也就卷土重来,导致魏忠贤搞得那套收钱的政策也被推翻了,江南地区运转正常的税收系统被撤除,还被东林党美其名曰「不与民争利「。

辽东要打仗,国库没钱怎么办呢?东林党用了一个办法——加重农业税,撤掉驿站,省出钱财充作军费。结果第二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西北一个驿站的邮递员失业了,后来带着广大农民兄弟挖了大明的墙角,这个人就是李自成。

其实天启皇帝临死前曾经专门叮嘱朱由检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天启皇帝在位7年,他是吃过东林党的苦的,同时也清楚阉党的实用性。这个临终嘱托可以说是其言也善了。说魏忠贤「可计大事「,说明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儿方面的清醒和果决。

魏忠贤曾经力排众议,大胆启用辽阳战败之后被罢免的熊廷弼,抛开私人恩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职臣。

你要说魏忠贤有多少家国情怀,大公无私,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是个太监,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依靠,所以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必须要对皇帝负责。如果想要继续大权独揽,就得拿出皇帝喜欢并且想要的结果。所以他才能做到不讲立场,知人善用。

魏忠贤独揽大权期间,国内形势其实还算尚好,辽东局势也比较平稳,这份功绩啊,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以上为正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中如涉及结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更多精彩持续更新,感谢关注。

来都来了,点个 在看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