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是一种生活态度。塑造第三生活方式,让大众得以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只有当这种健康且贴近自然生活方式和理念深入人心,露营产业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
露营旅游应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
不同的露营目的地,采取的运营方式侧重点有根本的不同,如根据人群不同划分,适合探险的原始地带营地、沙漠营地:极致美丽的风光背后需要的是旅行者充足的体力与足够的冒险精神;或是全家一起出行的湖泊目的地、森林目的地:相对平缓的路程、健康生态的大自然,具备了亲子露营的必要条件。
营地运营者应充分了解自身营地的特点,在宣传角度上合理划分旅行人群,为旅行者提供不同需求的多元化选择,清晰明了的营地特性对于每一个露营目的地都是必备的要素。如近年来开始流行的相较于传统露营地的高端化「精致露营。这类露营类型面向的群体主要是经济充裕的70、80后。他们相对收入稳定,愿意花费一些钱,获得更为舒适及特别的放松体验。因此精致露营地不再推广简约式露营,而是侧重于较为奢华的享受型体验。
露营旅游需注重个性化体验 。
旅行者在选择了适合的露营目的地之后,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露营生活更加有趣,这就是露营+的概念的衍生。如乡村露营+农业体验,可以让旅行者像当地人一样体验牧场、农场带来的真实感受。
营地不能硬套酒店管理模式 。
酒店管理从70年代由国外引入中国,其中很多酒店管理标准都源于国外,酒店业态基本在城市比较多,其中以住宿,餐饮业态为主,其他都是辅助。传统的酒店经营已经有比较规范成熟的模式,但这套模式对于营地来讲是不能硬套。「住」和「吃」在酒店是主动型需求,而在营地却是被动型需求,这两种需求截然不同,管理方式也会完全发生变化。
营地的管理团队综合能力要强 。
很多人把营地管理当做酒店管理,酒店里的管理只是解决了吃喝住的配套功能。但是最核心的体验功能没有很好的运营和实施。「玩」和「体验」在营地里是最核心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小孩、宠物、以及很多游乐项目,要给自驾游群体做好服务,这是酒店业态不具备。
营地涉及范围更广,涵盖酒店业态、景区业态、游乐业态。这样的业态模式决定了酒店管理不适合营地管理。营地管理需要综合能力更强、复合创新能力更强的团队。
营地管理需要导入多方资源 。
营地是一个户外旅游综合平台,需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才能实现共赢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地方旅游局、自驾车协会、房车协会、政府资源、户外拓展协会、房车制造商、房车销售商、木屋制造商、营地开发商、营地旅游网络运营商、户外旅游产品、露营活动组织、文化影视机构等众多资源。
营地行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营地体量的飞速增长,营地将会作为一个产业成为未来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