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还建不起来那么高的楼房,家家户户都有宅基地,都有属于自己的平房和小院。
夏日乘凉,秋季晒谷,门前还会养一只看家护院的土狗……那么多温馨纯真的画面,现在提起却只能说是「曾经」,「以前」。
石墙瓦房拆了,在院子里嬉闹捉迷藏的孩子也已经长大,住进高楼蜗居的我们,念起这老院子总顿觉怅然若失……
出了东门进西门,不是叔叔就是姨。无论谁家有好菜,都会叫上孩子端上一碗送去……这是许多人对以前邻里关系的记忆,现在连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都变少了。
曾几何时,街坊邻居间相互串门,帮忙收衣晒谷串门吃饭都是常事。
现今大家都住高楼,对门的邻居都不见得说过一句话,楼上楼下甚至为了一点漏水,噪音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挤压的居住空间淡漠了人情关系。
而小孩子本该拥有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结伴在院子玩耍,亲近自然释放天性,但现在 若想让小孩去翻筋斗捉蟋蟀弄得一身肮脏痛快也是奢侈了。
没有院落,便没有了风景。何时春来花满枝?何时夏至繁茂时?何时叶落秋色静?何时凛冬看白雪?而狭小的水泥空间带来的只有压抑。
失去后,才知道什么最可贵 ~
从小在农村长大,院落的记忆是一笔财富。想必大多数 80后90后都有这样一段回忆吧 。那曾经你家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呢?
是这样古色古香的木屋天井吗?
或者是只要没拆就富甲一方的四合院?
是北方石头砌成的农家院?
还是南方木砖瓦造的农家院?
更或是难得一见的园林小院 ~
无论是哪一种,能留到今天一定实属不易!如今即便是农村人都已经被挤到高楼的鸽子笼,未来,院子只会是奢侈品!
古人再穷,哪怕用篱笆围屋一圈,都要有自己的小院,院子是中国人安顿生命、安顿家人和安顿精神的场所!
一道墙把一个家庭围起来,隔绝喧嚣,自成天地,而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剪不断这样的院落情结,它代表民族的性格,是一种井然有序的温和 ~
闲适喝茶看书、喂鱼浇花,累了沿着小道散散步,看看葡萄架种菜摘果,这是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审美。它滋养着人们内心的丰富,更提供了安定、宁静、和睦的生活环境。
吾心安处,即为家。院子,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家,象征着家族记忆,是中国人生命体验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在房价飙升,空间拥挤的如今,当真要好好珍惜这拆了就没的小院!留一处祖宅,必定福荫子孙,恩泽后代!
——结伴乡村,抱团田园。 私家菜园订制、农房租赁 ,加微信xhgzwx1 , 成为 开放型、移动式、自助化 「田园养老社区」 的社区会员 ,实现共同的心愿。
免责声明:
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我们对文章的观点保持中立;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 「田园养老社区」 关注本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