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乡墅

养殖案例:一田多收,215亩年产3500万

2024-07-13乡墅

近日,位于洋县龙亭镇的「鹮乡稻蛙」乡村振兴产业基地热闹非凡。工人们忙着给牛蛙喂食,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拍照,观赏稻蛙、荷蛙共生的风景。

洋县「鹮乡稻蛙」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是汉中市近几年大力推广的稻渔综合种养典型。该项目由陕西中起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践行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互利共生的理念,实现稳粮和增收双赢。

据了解,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占地200余亩的稻(荷)蛙共生示范基地和15亩垂钓区,年产值3500万元,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网络配图

「稻(荷)蛙共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除了产出水稻和莲藕,牛蛙亩均年产值可超过10万元,是实打实的‘金子’产业。」该公司负责人徐靖介绍。

从今年2月开始,该公司对基地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进行提升改造,提升文旅消费体验。「我带着业务骨干做市场调研,了解周边群众对乡村休闲旅游的需求,又找了专业公司对基地进行规划设计。经过3个多月设计、施工和改造,整个基地景观面貌一新。」徐靖说。

记者看到,基地新建了水上观景平台和美食广场,满足了游客的观景和就餐需求。垂钓园旁边新建了6个凉亭和4条长廊,提升了垂钓体验。基地核心地带还建起两座两层小木屋,里面集稻渔综合种养产品展示、研学培训等功能于一体,让基地服务和接待水平更上一层楼。

以前基地出产的牛蛙主要销往重庆、成都、上海、北京等地,如今为了增加基地的文旅消费业态,该公司专门在基地打造了一个「鹮乡稻蛙·美食专列」。「鹮乡稻蛙·美食专列」的火车车厢从河北运回,该公司对车厢内外进行装修,并更新了食谱—牛蛙火锅,更好满足游客的餐饮消费需求。

从水稻、莲藕到牛蛙,再到水田之上的风景,「鹮乡稻蛙」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实现一田多用。基地对周边农户和村镇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网络配图

洋县龙亭镇龙亭村村民周小娥说:「我们家给基地流转了1亩地,年流转费1000元,在基地务工每天还能挣100元。这真是个让百姓致富的好产业。」和周小娥一样,去年共有100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增收20余万元,40户农户就近在基地务工收入80余万元。

该公司将坚持「稳粮富民、绿色循环」的思路,深化项目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共建万亩「鹮乡稻蛙」共生基地,带动1000户以上农户增收。

「我们还将启动2000亩‘鹮乡稻蛙’项目土地流转,建设田园会客厅、游客接待中心,增加亲子体验、民宿集群等业态,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徐靖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鹮乡稻蛙’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是洋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典范,走出了产业共融、发展共享、群众共富的新路子。

下一步,龙亭镇将继续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挖掘文化资源,围绕旅游主线,将蔡伦纸文化、有机果业、稻蛙共生等旅游要素有机结合,努力将龙亭镇建设成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康养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洋县龙亭镇党委书记张扬说。

信息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