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句简单的俗语,其实蕴含着深刻的识人之道。正所谓是由点及面,从一个细节去看待问题,有时候是可以得出全面的结论的。
有这样的一句识人术,古人就是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运势的。这句俗语是「眼斜心不正,唇露是非多」。我国古代的人们十分注重人的生辰八字以及面相,认为它牵扯着一个人的命运。
【胆 照经】中有这样的记述:
坐而斜视,所思不正。语论见舌,主多口过及见刑伤。
唇不包齿,惹是生非。
下唇短,心不足。唇薄口小,贫相。
意思是说:
一个人坐着的时候,如果目光斜视他物,说明此人大概率是一个心术不正、邪念较多的人。如果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喜欢将舌头外露,则说明这是一个藏不住话的人,喜欢到处传播各种是非。
所谓的唇不包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牙齿前凸,嘴巴大但嘴唇较薄,嘴唇盖不住牙齿,导致牙齿经常暴露在外。牙齿为肾的花朵,嘴巴代表着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这种面相的人大多你性格方面非常的霸道,有着很强的争斗之心,说话也是口无遮拦,一点亏也吃不得,性格方面也非常的任性和冲动,受不了一点委屈,做事只顾自己,往往不顾后果,有着很强的攻击力,经常惹是生非!
下唇短小,是贪心重、不知足的相。嘴唇薄、嘴巴小的人,一生贫贱。
曾国藩 说:眼斜心不正。其中的斜,既是先天性的斜,更重要的是视物时的状态为 「斜视」。但凡一个人内心光明磊落,当然就会正视,大大方方地看。之所以不敢正视、采取斜视,终归是内心有某种念头导致。所以,斜视者,所思不正。
一个人说话,宜谨。语速宜慢,音准清晰。说话的时候,经常吐舌头、或者舌头在里面搅混不清,是不被人喜欢并接受的。那些喜欢搬弄是非者,就是这种表现。
对于 「窃盗」,并非专指偷东西,还包括偷看、偷听、打探等行为,属于看了不该看、听了不该听。
古人云:独处守心、群处守嘴。守心,就是慎独,将此心端正起来,因此目不斜视。群处守嘴,闭紧嘴唇,不露齿、不见舌。一旦话语不慎,就会招致祸端,因而 「刑伤」。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 几乎都集中表现在两只眼睛上。人们常用 「双目炯炯有神」来描述一个人精力旺盛、机敏干练。「目」与「神」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按中医理论 , 眼睛与肝和肾是相通相连的。一个人肝有病变 , 从眼睛就可以看到一些征兆。如果一个人双目有神 , 精光暴露 , 熠熠生辉 , 表明肾气旺盛 , 身体状况良好 , 是健康的标志 。 反之 , 则表明精神状态不佳 , 缺乏活力 , 难以集中精神工作。
曾国藩认为 , 眼睛与人的感情、内心活动等都有联系。血气运行为精 , 透过眼睛可以准确把握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痛等各种感受 , 都会从眼睛中流露出来。甚至人的智愚忠奸 , 都能通过眼睛看出一点名堂来。
曾国藩非常懂得 识人、 相人之道。他在其家书中写道: 「正邪观眼鼻,真假看嘴唇。」这与前面所说的非常相近。
给予我们的启发,那就是平时里多注意自己的行为,坐的时候端庄,目不斜视。若要观看某样物件,则大大方方正视。无事时学会闭嘴,闭嘴才是修身的真学问。
因此 , 眼睛是观察一个人各种能力、品质的窗口。 「一身精神 , 具乎两目 」 , 就是【冰鉴】对上述思想的一种纲领性的总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