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讲究礼仪和道德,但是生活中我们不乏会遇到一些惹不起的小人 。 对付小人,常见的方法有三 种, 一是忍耐 , 二是警告 , 三是干掉 。 有句话说得好, 宁愿惹怒君子,也千万别招惹小人 。
王阳明认为,对付小人,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 一: 以刚对小人, 此为 下策
年轻时候的王阳明一身正气,他早年在刑部提牢时,一身正气,看不得一点不公平。
有一次他在巡牢的时候,发现囚犯各个面黄肌瘦,原本朝廷拨下来的口粮,硬是被狱卒克扣下来喂猪,年底杀猪肉吃。而囚犯只得吃面糠,导致一个个面黄肌瘦的。
王阳明十分愤怒,跑到监狱长官的府上跟长官对峙。
其实克扣囚犯口粮,在当时已经是朝廷默认的潜规则,他这样的做法,是让自己做了君子,陷同僚于不仁不义。而王阳明 也是因为这种 太过刚硬的性格, 导致 仕途一直不顺。
第二 : 以柔化之, 此为 中策
当时的王阳明属于朝廷的罪臣,但是由于性格好,品格高,学问也高,很快在百姓心 中树立起了威望 。
在龙场的时期,王阳明悟出了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何假外求 」 的道理,他深信人人生而有良知,即便是坏人,也不例外。
所以,他不得已与小人奸人恶人打交道时,也希望尽量感化他们,令他们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良知。不到逼不得已,他绝不做鱼死网破的事情。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后,面对朝中权贵的恶意中伤和士兵的无理挑衅,他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采取了以柔克刚的方式。他对待那些谩骂和挑衅的士兵,态度温和,时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他还动员城里的居民腾出房屋给士兵住,亲自前往驻地犒劳士兵,并张贴告示希望当地居民体谅这些远离家乡的士兵。通过这种方式,王阳明不仅化解了敌意,还赢得了人心,最终使得那些原本对他抱有敌意的人转变了态度,佩服他的为人。
王阳明的 「 柔 」 并非软弱,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策略。他认为,一味逞强难免会遇到比自己更强的对手,这时候,仅仅凭借强硬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他的 「 柔 」 中蕴含着韧劲,能够在不显山露水的情况下,悄悄地解决问题,把矛盾的摩擦降低到最小。
第三 :化敌为己用,此为上策
在宁王叛乱期间,王阳明意识到直接对抗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风险。因此,他决定利用两位太监之间的矛盾,将宁王交给与自己关系相对较好的张永,从而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
张永原本与王阳明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但在王阳明的巧妙安排下,两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王阳明通过承诺将所有功劳和钱财让给张永,成功地说服了张永接受宁王,从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安全的退出机会。事后,张永不仅没有追究王阳明的责任,反而成为了王阳明背后的精神支柱,支持他的理想和事业 。
王阳明 说: 「 无其事而辩之,是自谤也;有其事而辩之,是益增己之恶而甚人之怒也。 」 他只愿由时间来辨忠奸、真伪、善恶、美丑。